朱元璋分封宗室,此人堅決反對,卻被下獄囚死,後來字字應驗

大家都知道歷代王朝興始之時,往往會總結前朝覆亡的弊端,並加以糾正,但是很多都是矯枉過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認為元朝滅亡完全是皇室闇弱、權臣疊出,以致社稷傾覆,所以朱元璋為了確保大明王朝的長治久安,想方設法地加強皇室本身的力量,其中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分封諸王。

朱元璋分封宗室,此人堅決反對,卻被下獄囚死,後來字字應驗

當時,朱元璋把自己的25個兒子和1個從孫分封到全國各地當藩王,並賦予了藩王們很大的軍事權力,想憑藉他們來屏藩皇室。朱元璋是這樣說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朱元璋的這種做法和漢高祖劉邦、晉武帝司馬炎所行的分封別無二致,但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西漢和西晉曾發生過大規模的皇族內訌,一個是西漢的七國之亂,一個是西晉的八王之亂。

朱元璋分封宗室,此人堅決反對,卻被下獄囚死,後來字字應驗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有一個人站了出來,好心提醒和勸告朱元璋,指出了大封宗室的危害。此人就是就職於當時平遙縣教育部門的葉伯巨,葉伯巨對朱元璋說:“藩王勢力的膨脹,勢必對中央政權構成威脅,藩王勢力過重,數代之後尾大不掉,到那時再削奪諸藩,恐怕會釀成西漢“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的悲劇”。

朱元璋聽了之後,不僅沒有認真反思,反而大怒,以離間骨肉親情為由,下令將葉伯巨下獄囚死。此後,再也沒有人在敢對朱元璋分封宗室有任何的異議,於是朱元璋以為大明江山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了。此後,首先看出問題所在的不是別人,恰恰是朱元璋的嫡孫——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在當皇太孫的時候,有一次陪同朱元璋視察藩王們的軍隊。

朱元璋分封宗室,此人堅決反對,卻被下獄囚死,後來字字應驗

當時,朱元璋看見兒子們雄壯的軍隊十分開心,還信誓旦旦對朱允炆說:“看看你這些叔叔們,將來肯定會為你剷除那些懷有異心的人。”可是,沒想到朱允炆卻說:“萬一叔叔們懷有異心,那該怎麼辦呢?”朱元璋聽了之後,一時啞口無言。不久,朱元璋駕崩,朱允炆繼承了皇位,成為了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採取了削藩的策略,逐步打擊藩王們對朝廷的威脅,由此引發了以燕王朱棣為首的藩王們的反抗,歷史上又一場皇族內鬥——靖難之役拉開帷幕。

朱元璋分封宗室,此人堅決反對,卻被下獄囚死,後來字字應驗

經過三年多的戰爭,朱允炆落敗,丟掉了皇位,朱棣登基稱帝后,繼續執行朱允炆沒有完成的歷史使命——削藩,最終逐步解決了藩王們對中央皇權的威脅。縱觀我國古代歷史,也就西漢、西晉和明朝這三個王朝出現了大規模的皇室內鬥,究其原因不外乎一種,就是大搞分封制。或許,朱元璋當初將葉伯巨下獄囚死之時,並沒有想到事情果真會像葉伯巨所說的,明朝會出現西漢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