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會更好,但是需要丈量今天

一首《明天會更好》的歌曲當年紅遍了大江南北,今天聽來依然叫人有淡淡的憂傷卻倍感熱血奮進,成為讓人堅強生活的一股精神力裡,因為明天會更好。就像跋涉在漫漫征途上,飢渴難耐的時候,別人告訴你堅持住,過了這一段,前面就是一大片成熟得紅透了的梅園,這便是望梅止渴。無論是"明天會更好",還是望梅止渴,都是為了讓你更有力量前行,到達目的地,然而,飯需要一口一口吃,路需要一步一步走,飛也可以,擔是你得要有翅膀,至少要有飛機這樣工具,或是這樣的支撐體系,沒有?就得一步步走!

明天會更好,在情感上很鼓舞人,以理性的角度看,那就是不一定的。今天有今天的好,明天有明天的好;今天的有些好,到明天就不存在了;明天有些好,要到明天才到出現。就像一筐蘋果,有好的,有壞的,既有好蘋果,就先把好蘋果吃了吧,吃到只剩爛蘋果的時候也就甘心了。如果先吃爛的,好的留著明天再吃,可時光推移,等到明天時,今天好的蘋果也開始爛了,一直就追著爛蘋果吃了。所以呢,明天未必會更好,要珍惜今天的好,當然,無論怎麼珍惜,一如滾滾東逝的大江流水,終究要流去,只是,有"一江春水向東流",也有"唯見江心秋月白",同樣的大江,不一樣的風景,經歷過,沉澱過,也就如此而已。

只是時光如白駒過隙,昨天的明天很快就成了今天,而今天又很快成了明天的昨天,而今天的明天卻成了今天,一天又一天,天天相連,不曾落下一天。雖上一天的有些東西隨時間如風飄逝,然而,有些東也如淤泥沉積於江底,最終由於昨天而影響到今天,也由今天而影響到明天。

所以,明天會更好,得有一個前提,就是要丈量好今天。如何丈量?各人年齡不同、行業不同、資源不同,思想價值觀念更是千差萬異,不可能有一把統一的尺子來丈量今天。然而,有些大的原則卻是一致的,比如"吾日三省吾身","每日覆盤當天的所作所為",早睡乎?早起乎?晨跑乎?看到多少頁書,見了多少客戶,賺進多少銀子,拜見了哪些朋友,為近期和遠景做了什麼佈局等等,這些,是丈量今天的尺度,也是承接明天的基礎,只有這樣丈量好今天,明天才會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