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与范冰冰们的天价片酬

孙佳山

产能过剩,与范冰冰们的天价片酬

怎么个产能过剩?

以电视剧为例,2004年,我国在电视剧领域推出了“4+X”的播出模式,即一部电视剧可以在4家卫视和X家地面频道同时播出,多家电视台可通过捆绑式购买热门电视剧来分摊成本。

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国电视剧市场正式拉开了自由竞争周期的序幕,并在2007年达到三个“第一”的高点——电视剧的生产数量世界第一、播出数量世界第一、观众数量世界第一。到2012年,该年度内全国电视剧制作机构生产出的、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17703集,达到了所谓“中国电视剧的高产顶点”。

而在那之后,产能过剩的矛盾就开始不断释放,电视剧的产量也持续性回落。

拿近年的数据来对照,根据《2018年中国电视产业报告》,2017年国产电视剧生产总量只有13475集(请注意,2004年全年电视剧产量尚且为12265集)——几乎是跌回了我国影视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最初的起点。

产能过剩,与范冰冰们的天价片酬

与产量大幅下滑同步,产能过剩、粗制滥造、制片成本不断攀升等现象必然形成巨大的行业泡沫,潜藏于整个影视行业之中。面对全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广电总局在2015年终结了“4+X”模式,转而实行“一剧两星、一晚两集”的政策,然而“加减乘除”的简单逻辑在持续十年的狂放增长面前,显然是杯水车薪。

况且,产能过剩的局面并未止步于电视剧领域,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其他领域内,其也同样存在。

比如网剧,尽管最近两年,岛友们熟悉的《余罪》《法医秦明》《河神》《白夜追凶》《无罪之证》等“拳头产品”,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网剧的质量,在口碑上也逐渐获得主流网生代观众的认同,但从行业整体数据上看,却远不如它们的高曝光率那样光鲜。

2017年,网络剧也结束了2010年以来的暴涨趋势,产量从前一年的349部缩减至295部,同比下跌15.5%。可见网剧也如其“死对头”电视剧一样,深深受制于“影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这一特定环境。

情形有多严重?就岛叔能拿到的猛料,中国整个电视行业的广告市场规模已停滞在千亿左右规模,从2014年开始增速就基本为负;而视频网站的广告收入、会员付费这两项主要收入即使叠加,也很难保证排在前六名的任意一家网站实现盈利。

总之就是,从广电系统到视频网站的实际收入能力、再到播放平台的实际播放能力,都根本不足以支撑我国目前“存在着巨大泡沫和谎言”的影视行业的现实生态。

产能过剩,与范冰冰们的天价片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