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66年後,讓我們再憶那場震撼世界的戰役

2018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爆發66週年。

——題記

1

1952年的深秋,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45師宋科長趴上圖版,在作戰地圖上格外遒勁地劃出一支鋒利的箭形隊標,直射向597.9高地。

地堡中敵方機槍在咆哮,子彈如雨點般襲來,戰士們前進時,腳下的每一步路都被鮮血染紅。

45師集中了一個炮兵營,都未能摧毀這座地堡。地面上的鮮紅越來越多,越來越濃,局勢刻不容緩。

一位年僅十九歲的貴州苗家戰士,悶聲不響地掂起爆破筒,一貓腰便向地堡曲折躍進攀爬過去。

戰士腳下的這片土地,克拉克稱其為“朝鮮戰場的凡爾登”,有人形容其為“肉磨子”,而我們一般稱其為,上甘嶺。

2

66年前,1952年10月14日,這個當時連地圖上都沒有標註的地方,爆發了一場舉世矚目的戰役。

第一天,上甘嶺就打出了7位志願軍戰鬥英雄,秦基偉將軍在回憶上甘嶺時說:上甘嶺之戰是我一生中最殘酷的戰役!

如果非要用數字來記載這場戰爭的慘烈,粗略一數就足夠震撼。

戰鬥打響快一週時,15軍做了粗略的統計:

“這些投入戰鬥時最少的有140人,最多的達210多人的連隊,到20日為止——

一、二、三連至17日,共剩30餘人。二營四連剩30人。五連除連長、指導員外無兵。六連不詳,七連無兵,八連11人,九連無兵……”

兩座高地表面工事全部被毀,山頭被削低2米,山石炸成粉末,人走在上面如陷沼澤。陣地上,隨手抓一把土,數出32顆彈片,一面不到2平米的紅旗上有381個彈孔,一截一米不到的樹幹上,嵌進了一百多個彈頭和彈片……

戰後,不論從哪一方的戰果統計來看,這片3.7平方公里的山地,早已被鮮血浸透了。

3

整個上甘嶺戰役中,天上沒有出現過一架我們的飛機,我們的坦克也沒有參戰的記錄,我們的炮火最多的時候,也不過是敵人的四分之一。

整個戰役“聯合國軍”投入部隊6萬餘人,105毫米以上口徑火炮300餘門,坦克170餘輛,飛機約100架,在這兩個山頭上共傾瀉炮彈190萬發,航空炸彈5000餘枚;而我們只有40多萬發炮彈,大部分都是後期才用上的。

當年的美國隨軍記者貝文·亞歷山大寫道:“(中國)部隊進攻時,通常主要依靠輕兵器、機槍和手榴彈。只有對付最有利的目標時,才肯動用迫擊炮。”

我們沒有飛機,沒有足夠的大炮,甚至沒有足夠的手雷。敵人可以調動飛機轟炸一個班,而我們手裡的蘇式反坦克手雷,用來炸碉堡都算奢侈。

不過,當後人總結這場戰役,總會提到一句話:這不僅是兵力、武器裝備的較量。

4

若干年後,美軍的老兵們在回憶那場戰爭的時候,仍然會對一些東西感到疑惑不解。比如我們之前說的那位戰士。

他叫龍世昌。行進中左腿被彈片齊膝削斷後,他拖著斷腿爬到地堡前,將爆破筒往地堡裡捅,爆破筒被敵人擋住,他就用胸膛頂住往裡壓……一聲巨響中,這位年輕的戰士化作碎片,似飛揚的碎雪,融入土地。

戰爭中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戰鬥英雄,有記載的就有38位。135團7連排長孫佔元,一條腿被敵人炸斷、另一條重傷,爬行指揮的他,打退敵人兩次衝鋒,最後拉響手榴彈;134團6連排長葛洪臣,用衣襟裹著流出來的腸子,擊退了敵人6次進攻,拉響了最後一顆手雷……

15軍戰後編撰的《抗美援朝戰爭史》這樣描述:“上甘嶺戰役中,危急時刻拉響手雷、手榴彈、爆破筒、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捨身炸敵地堡,堵敵槍眼等,成為普遍現象。”以致各級指揮員不得不下令: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任何人都不能堵敵槍眼和射孔。

魯迅先生曾說,“一個民族要屹立不倒,要看他的筋骨與脊樑”。

5

在上甘嶺山頭被炮彈、炸彈削低2米,岩石被炸成1尺多厚的粉末,表面陣地全部失守的時候,志願軍仍像釘子一樣牢牢地紮在陣地,創造了記載史冊的坑道戰術。

坑道的苦,通過電影《上甘嶺》中也能管窺,然而戰爭卻遠比這殘酷:

炮彈如雨般落下,火光聲中,泥土飛濺,樹木與堅石化為齏粉,每一次巨大的炸裂聲都伴隨著劇烈的震動,坑道如同波濤洶湧的海面,戰士們如同乘坐著小船在大海上顛簸,有的小戰士被活活震死。

坑道里擠滿了戰鬥員、傷員和烈士的遺體。硝煙味、血腥味、屎尿味混合在一起。糧沒了、水沒了、藥也沒了……

6

“誰能送進坑道一個蘋果,就給誰立二等功!”

從志願軍後方的陣地,到上甘嶺的坑道口,近的只有500多米,遠的不過1000多米。

可是,這段距離上,只要出現志願軍的運輸員,立馬就會被美軍的炮火覆蓋。

每走一步,都可能流血犧牲。派去一個班,活著進坑道的只有三分之一,為送一壺水,甚至要付出幾條生命。

軍長秦基偉的警衛員王六申請上前線,秦基偉特意讓他帶一挎包蘋果進坑道,但王六在途中就已犧牲。

運輸員劉明生向前線運送彈藥途中,在一個炮彈坑裡撿到一個蘋果,帶上597.9高地坑道。一個蘋果在坑道里8個人傳了一圈,又完整地回到連長手裡……

7

有人問?

為什麼經過如此強大的炮火覆蓋,堅石都化作齏粉,卻還有志願軍戰士存活?

為什麼在運輸供給線被封鎖後,志願軍戰士斷水斷糧中仍堅持戰鬥?

為什麼敵人剛佔領陣地,志願軍戰士就踏過屍體瘋狂衝鋒,氣勢恢宏?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

戰士們知道,五聖山是朝鮮中部平原的天然屏障。而上甘嶺,正是五聖山的命脈。

戰士們知道,朝鮮的後方,是鴨綠江。

戰士們知道,鴨綠江的那邊,有祖國,有親人。

為了守住上甘嶺,他們在乾枯地表下,將生命與精神之鏈,繃到了極限;為了戰火不重回鴨綠江邊,他們在焦土上,用信念與鋼鐵碰硬;為了祖國的和平與家人的安康,他們在炮火的洗禮中,用鮮血交換安寧。

身後,不曾有退路。

8

當一個輝煌了兩千年的民族破落後重新找回自己的時候,這種精神的力量是可怕的。

從1952年10月14日戰役發起,到11月25日勝利結束,歷時43天的上甘嶺戰役早已成為中國人團結戰鬥、英勇頑強、犧牲奉獻、戰勝困難的精神圖騰。

如果我們將今天的中國看作一座高聳入雲的大廈,那麼支撐這大廈的柱樁裡,就有以堅守上甘嶺的軍人為代表的那一代中國人。

秦基偉將軍在回憶錄中寫道:“以後有人說過,美國人真正認識中國人,是從上甘嶺開始的。”

66年前的硝煙早已散去

但那座高地卻永遠被敬仰!

66年前的細節逐漸模糊

但那群英雄卻永遠被銘記!

66年前的場景無法複製

但那種精神卻永遠被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