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

九月晴天


常寶華可能並不為大多數人所知,這也跟他出現在大熒幕上的頻率比較低有關。相比於熒幕,常寶華結緣最多的領域是在軍隊。

年輕時他曾不顧一切去朝鮮為當時抗美援朝的英雄們做了不少慰問演出,回國後他仍然活躍在軍隊裡。直接參加了文工團,以便給士兵們帶來歡樂。他的一生也經歷了很多坎坷,但是文化大革命的不幸經歷讓他迸發出了更多的靈感。所有的經歷都是財富,常寶華在逆境中吸取到了精華,他創作的作品也不計其數,他的榮譽將永遠留存。

當今的互聯網時代似乎讓生活中的一切都加快了腳步,曲藝界也不例外。其實曲藝節目從來沒有間斷過,只是相比之前的節目形式,現在的曲藝融合了當代的元素。郭德綱將相聲更趨向於日常的生活靈感,可能在某些方面失去了相聲的獨特韻味,但是卻將這門藝術獻給了更多年齡層次的觀眾。

近些年來曲藝綜藝也不斷,《歡樂喜劇人》成為每年觀眾們最期待的小品合集,開心麻花也在小品上精益求精,諸如他們的節目和演員不勝其數。

只是在當代的快時代背景下,一些節目和藝人難免沾染了浮躁氣息。曲藝藝術的創作是一個慢過程,每一個優秀作品的出爐,都曾經歷過一個個大師精心細緻的研磨。我們不缺乏好的觀眾,也不缺乏後起之秀,我們只似乎少了一些匠心精神。沉下心來好好做一件事,不迎合市場和流量,才會打磨出一件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


影視口碑榜


有人對常寶華的評論是:一個牆頭草老油子,見人什麼人說什麼話,比如他和郭德綱的關係,郭德綱的節目和活動邀請他去他就會去,並且高度讚揚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去北京電視臺參加節目就會很隱晦的批判郭德綱的作風和臺上的作品,可是他的愛徒侯耀華因為當年侯耀文的事情現在和郭德綱是勢不兩立啊!可能他們圈子裡都知道他的作風吧 這歲數了也不好說什麼。但是要說水平的話我個人認為他早年使的一些傳統段子還是不錯的,比如很多年前我在網上看過他和常貴田在小劇場裡的傳統段子 福壽全 看過他倆的好幾個版本了 確實還是不錯的 像他們這個歲數的人一些傳統活的底子還是要比現在的年輕演員要好的 只是因為常寶華這些人早年都在部隊文工團工作 處於各種原因很多傳統段子無法在他服務的那個舞臺上演


體育吃貨一鍋燴


不過以前好象感覺一些網友對常老的說道評論有失公道,一會認可一會又全面否定!事後才明白,常老說了些讚美認可的話,博得了郭德綱及綱絲們的認可皆大歡喜!可後來不知因為何事又批評了郭德綱,引起了綱絲們的強烈不滿罵聲一片。什麼這老頭也不是什麼好東西,這老東西老糊塗了等等!其實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難道郭德綱就不會說錯話辦錯事嗎?難道不應該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去面對嗎?從這點上可以看出常老不是那種愛講假話阿諛奉承之人,而是一位剛正不阿敢講真話實事求是的老前輩。這才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尊重之處!


公儀閱


常家的相聲非要加個標籤進去,也就算了是規矩吧

小蘑菇走的早,所以留下的影音不多,不好說

但是其他的幾位蘑菇似乎也沒有什麼太耀眼的作品

好多人拿常家跟馬家,侯家比,講道理可比性是有的,三個都是家族式的相聲培養,但其他的可比性就沒那麼強了

至於藝術家,一級演員,可能我們村裡這種榮譽不多,但是在北京天津,估計應該挺多的

不管怎麼說,也是一位藝術家,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身體搞好,活久點!


怪獸仙僧


藉此,比評判姜某人更能反映一個人的相聲觀。

但我實在不喜歡此人,也不想說他什麼,尤其在他新逝之際。

這本身就是一種評價。


圖文無關一世


對於常寶華的印象小時候有點印象以後就沒有了我八二年的,近些年郭德綱的崛起讓我知道了常寶華但是對於他的作品相知甚少可以說對於我來說沒有,有可能人家在相聲門裡做的貢獻比較大不被外人所知道只限於門裡,這只是我自己的認識,人“老”(死)為大,老先生一路走好。


奮鬥折騰


我不喜歡老常 對他 不想過多評價 但對於“藝術家”我想說一句 別把誰都冠上藝術家的稱呼 就和季羨林一樣 他也是國學造詣深厚 但他依舊配不上大師 別因為活的久 就變成大師了 好嗎? 留一些稱謂 讓後人敬畏吧 大師 藝術家這類稱呼 在我看來 就是“子”的稱號 難道能因為年紀大 就稱為“子”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