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安防带来的影响

安防行业是人工智能领域业绩最先落地的行业,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公司在安防方面的平均收入超过去年同期收入的三倍。目前,人工智能在安防行业已出现拐点,安防龙头企业有望成为安防智能化红利的最大受益者。政策、技术、资本三重驱动下,安防行业迎长期利好。

安防智能化给产业格局带来四大影响

1、行业集中度空前提升;

2、智能化将是后端带动前端的过程;

3、将加速安防厂商向运营模式转变;

4、龙头公司将不再局限于安防行业,将AI能力向多领域横向复制。

2018安防带来的影响

AI芯片正快速向安防监控各环节渗透

AI能力正在渗透进前后端的各个系统环节中,芯片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最主流的选择是GPU。算力是决定AI最终表现的重要因素。传统的ARM或者X86架构的中央处理器CPU构造复杂,擅长处理复杂运算场景,单次逻辑运算能力强大。然而AI算法不同于传统算法,其程序指令并不复杂,但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多次重复运算,CPU并不擅长此类工作。同时摩尔定律如今逐渐失效,CPU性能发展遇到瓶颈,想获得大幅的突破十分困难。而图形处理器GPU则是专门用来进行图像数据计算的处理器,在执行AI算法上有着天然的优势。CPU上用于计算的晶体管单元(ALU)只占20%左右,而GPU则高达80%,运算效率明显占优。

技术壁垒成为行业优胜劣汰、加速集中的重要推动力

客户需求趋于复杂化,项目建设需要顶层设计,会倒逼下游市场加速集中。以平安城市为例,未来行业进入技改升级阶段,需要更加综合与智能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共安防已不再局限于扩张视频监控覆盖广度和密度以及清晰度,而是由扩密度的安防1.0时代向注重实战业务能力的安防2.0时代迈进。伴随需求的复杂化,技术层面:硬件上,视频监控设备升级是前端由模拟到数字再到IP 的过程,后端则是由本地到云端的过程;软件上,智能分析与大数据应用是未来趋势。

2018安防带来的影响

AI产品进入导入期 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一线城市因为城市安防和会议的要求,开始部署AI类的产品,16和17年是试水,18年开始规模化导入,按照监控信号前后端整体计算,AI类产品价格大致是普通产品的2-3倍。AI产品主要以应用落地为主,安防厂商还未形成较强的核心壁垒,应用产品开发速度快的企业容易获得订单。由于覆盖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以及乡村地区,一般以整体解决方案的方式招标为主,龙头企业的渠道和资源整合优势体现较为明显,相比于平安城市的项目,竞争者反而减少,政企安防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盛世机遇多,谋大局者胜。在安防人工智能的绝对趋势之下,产业未来局势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市场持续更迭的过程中,除了不断夯实自身的业务能力之外,企业还要培养自身高瞻远瞩的格局,向死而生的勇气,开放共赢的气度,如此,才能行稳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