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實盤大賽,冠軍的交易理念和交易技巧(收藏)

做好期貨的核心其實很簡單,做好資金管理與順勢而為。資金管理,是生存的核心,順勢而為是成功的核心。而順勢其實就是多週期的共振。大的有宏觀面,基本面,技術面三個共振,每次的大行情,如11年的棉花,16年的黑色系,無一不是三者的共振,在這樣的行情中,唯一要做的就是持有,如果想創造神話就盈利加倉。但這樣的機會是5年左右來一次,不多的機會。還有就是技術面的多週期共振。共振的目的就是打破原有的平衡,創造一波趨勢行情。不同級別的共振有不同的行情大小。

市場操作者,分炒單,日內短線,中線,長線,但只要技術型選手,大多時在突破中找到自己的進場點,還有基本面的選手,做得好的,是在宏觀面與基本面共振後,如果開倉盈利後就會盈利加倉。

每個手法講究的都是如何快速脫離成本,只是每個手法的資金容量不同,下單週期不同,但要想快速脫離成本只有在多同期共振時才會有。短線看分時圖,長線看周線,找到突破點,然後再操作。

日內行情分成看得懂與看不懂的兩種。能看懂的基本只有20%,看不懂的佔了80%。這就要耐心等待機會。最不能看懂的是每個休息後開盤的前15分鐘與收盤前的15分鐘,這時候基本不怎麼操作。因為它的形態是很不穩定的,沒辦法把握共振,也就看不懂了。有一個比較有把握的,是結合大週期,再配合開盤5分鐘,價格能站在它上面就做多,在下方就做空。而收盤可操作的困難主要在過夜的跳空不好把握,最後的5分鐘,波動劇烈而形態的作用不大,這樣就不是能把握的行情了。

去掉波動最大,最難把握的時段後,再控制操作慾望和設置小止損,那麼基本上能小虧大賺,明白這個道理後就是等待機會了。很多人要問到底等待什麼機會,在這裡因為時間原因也只能講一些原理。

突破就是說做形態突破。最簡單的形態就是三角形收斂,矩形突破,橫盤突破,所有的東西都有收斂再突破的過程,在收斂到極致時就是要突破時,這時要結合大週期,判斷它突破的方向。這樣的突破才是有力,有效,有空間的突破。除了大的結構,小的形態還有W,M,V經典有效的小結構,也是結合大週期,阻力支撐去判斷它的有效性,只在有效後再操作,這樣一天的可操作的機會就真的不多了,當然也有錯誤時,那就止損,止損一定要小。止損設置,也是要結合形態,靠近的高低點,去設置的。

形態可靠,要結合大週期去判斷,設置止損,要在小結構上下功夫,這樣做日內就會小虧損大盈利,那穩定盈利也是很應該的了。

在日線的突破,最近的鐵礦橫盤突破。小週期可以放大,從分時,到日線再到周線。而道理是相通甚至是一樣的,只是在操作中的心態有變化,這時就要突破自己以往的習慣了。

突破的表現,往往伴隨著量的變化,所以把量能的突破也放在這裡說一下。量的突破是指突破一個均值,在同期上的不同用法,上漲過程和下跌過程中量的要求是不同的,上漲過程需要持續均勻放量,5分鐘K線中均勻的放量,說明漲勢還將繼續,如果出現大幅減量或者出現一個非常大的量,上漲就可能告一段落了。下跌就不同,下跌只要在下破一些關鍵位置的時候放量,下跌趨勢就還會繼續。同樣放大到日線上道理也是成立的,甚至是周線。

對自己的突破,就是堅信自己一定可以在期貨上生存的,有全身心的專注。這就是我對多週期共振的突破的理解,是不斷地修行,只為遇到無為的自己,最終對自我的突破。很多人把期貨當賭博,那麼它的操作就可能有更大的隨意性,對輸贏就會比較在意,而且對盈虧的結果往往是認為運氣所致。而把交易當作修行,那每天在意的就是進出場的一致性,對自己交易系統的完善,最後是突破自我,每次操作只有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