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超脱之美

「道德经」第二章:超脱之美

1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2

简译

天下人认定了什么是“美”,并给“美”制定了标准,以此来对事物加以评判,“丑”就产生。天下人认定了什么是“善”,并给“善”制定了标准,以此来对事物加以评判,“不善”就产生了。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天地配以阴阳,正反相合相生,因此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总是成对出现,体现了道的运行和演化。

正是因为圣人意识到大道自然演化,无须人为干预,因此他(她)也效仿道,处事不妄为,教化不妄言,一切顺应自然。万物生而不加干涉,成长而不据为己有,做事而不自恃,事成而不自居。正因把事成看成是自然的演化而不是自己的促成,所以圣人合于道,事成合于道,一切也皆在道中。

3

各家之言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河上公章句》:自扬已美,使显彰也,有危亡也。有功名也,人所争也。

《王弼注》: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而偏举也。

《道德经讲义》(黄元吉):

虽古来神仙赞叹道妙,曰美曰善,要皆恍惚其象,非实有端倪。以为美也,就有恶对;以为善也,就有丑对。

《四帝注》:

清世祖:真美不可知也。皆知美之为美,非美也。真善不可知也,皆知善之为善,即非善矣。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河上公章句》:见有而为无也;见难而为易也;见短而为长也;见高而为下也;上唱下必和也;上行下比随也。

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庄子•天道》: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贵夫无为也。

《河上公章句》:以道治也,以身帅导之也。各自动作,不辞谢而逆止。元气生万物而不有。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功成事就,退避不居其位。福德常在,不去其身也。

《王弼注》: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

《四帝注》:

宋徽宗:万物并作,随感而应,自形自化,自生自色。各及其高大,而随其性,孰有之哉?……(圣人)在己无居,物莫能迁,适来时也,适去顺也,何加损焉?

4

重点解析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第一层意思:违背道而人为的制定美的标准、善的标准,往往会事与愿违,走向对立。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吴王喜欢剑客,民间百姓竞相械斗,不少人都是伤痕累累。楚王喜欢细腰的女子,宫中的女人竞相节食,不少人都活活饿死了。

真善美是多元化,当我们试图用一种或几种简单的标准,来界定什么是“真”、“善”、“美”,往往会导致畸形的竞争和效仿,此时罪恶就产生了。

同时,标准的设定往往也掩盖了,“真”“善”“美”的实质,而将其单一化,肤浅化、庸俗化。这样的标准往往与罪恶同生。

「道德经」第二章:超脱之美

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

著名剧作家毕希纳在《丹东之死》中刻画了一段法国大革命中极富戏剧性和现实感的场景:

市民们纷纷高呼:“谁能念书认字,就打死谁!”

“谁想溜走,就打死谁!”

“他有擤鼻涕的手帕!一个贵族!吊到灯柱上!吊到灯柱上!”

“什么?他不用手指头擤鼻涕!把他吊到灯柱上!”

当人民振臂高呼打死贵族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的领袖罗伯斯庇尔试图纠正和引导人民的观念,他说:“以法律的名义!”市民反问道:“法律是什么?”罗伯斯庇尔答:“法律是人民的意志。”市民答:“我们就是人民,我们不要什么法律;所以我们的这种意志就是法律。”

而法国大革命期间,吉伦特党人的女神罗兰夫人,在被推上断头台之前也说了一句话:“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当法律、自由变成简单的口号,也就彻底沦为了暴力和罪恶的工具。

第二层意思:美和恶,善和不善,都是道的表现形式。

美中有恶,恶中也有美,美极变恶,恶极变美。正因为美与恶,善与不善,相伴相生,所以恶与不善都是“道”的必然性的产物。因此老子在《道德经》中列出了,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进一步说明,正反的相生相合,必然产生,相生相长。

黑格尔有一句名言: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表现形式。

当我们把道的运行看成是一个辨证的运行和演化过程,美和善是道的运行和演化,恶和不善同样也是道的运行和演化。

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

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2、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何为圣人?

庄子在《逍遥游》中,将人划分了四重境界:

第一重,以世俗的评价来获得对自我的认同。以担任一官的职守来体现自己的才智,以顺应一乡的志趣来体现自己的品行,以投合一君的心意来体现自己的德性,而取得一国的信任,以致于认为这就是自己。

第二重,世俗的评价与自我的认知各自分清,互不相扰。正如宋荣子这个人,全世界都夸奖他,他也不感到振奋,全世界都非议他,他也不感到沮丧,他能界定内在和外界,辨别荣辱。

第三重,放下世俗的追求,回归自然。就像列子能够御风而行,顺应自然的境界。但他是有所凭借——风。列子也只是能分清,我是我,自然是自然。

第四重,无待。徐观复先生说,人生之所以受压迫,不自由,乃由于自己不能支配自己,而须受外力的牵连,即会受到外力的限制甚至支配。这种牵连称之为“待”。

而无待的境界就是,我即是道,道即是我,我与道冥合为一。精神与宇宙一体化,物我的界限消除,从形相世界的局限中超脱出来。

达到“无待”的境界,也就是老子所谓的“圣人”。

正因为圣人是与道合一,所以圣人不会把道的运行和演化所达成的事情看作是自己的功劳,据为己有,而只是把自己看成是“道”的践行者,只是在执行“道”所要他做的事。

5

现实之思考

美是多样性的,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可以看到不同的美。

1.对于美的感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的美,刺激人的感官,而产生快感。

美酒、美食、美女、帅哥。满足感官,这是人最根本的欲望,人不可能摆脱。而这种感官层次的快感所激发的美,本质上是本能的反应,欲望的刺激。

第二层的美,感动人的心灵,而产生的共鸣。

当我们看到枯藤、老树、昏鸦,和背井离乡的自己产生了共鸣,那种孤寂的美油然而生。当我们看了《我不是药神》,和在现实生活中焦虑挣扎的自己产生了共鸣,对于电影的感受也更加深刻、更加感同身受,更加认同。

能欣赏这样的美,本质上是自我的延伸和扩张。

第三层的美,是超脱的美,超脱于物之外,不喜不悲,既冷眼旁观现世,又对现实保持智慧,抱有慈悲。

庄子在《知北游》中说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天地大美皆在无言之中,而人静默观照,直指本心,去欣赏天地之美。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之美,去留无意,赏云卷云舒之美。

能欣赏这样的美,本质上是因为内心的平静。

2.天下人皆知的美之为美,对应的是第一、第二层的美。

刺激感官的美,标准是显性的,最容易人为规定,但是也极容易引发畸形的竞争和效仿,诸如那些千篇一律的整容脸、雷同抄袭的电视剧。然而,美是永远复制不出来的。

美的反义词不是丑,而是美的堆砌。

如果人们认为把一切美丽的事物,叠加在一起,越多越好,就能够获得更大的美感时,恰恰是让美走向了它的对立面,庸俗而零碎。

中国艺术,有“留白”一说,作品本身不会被色彩、旋律所填满,而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

「道德经」第二章:超脱之美

《寒江独钓图》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

美有其内在灵魂,而不是无意义的堆砌

过于追求感官之美会让人止于感官而忽视更重要的内在。

美丽的外表,悦目,有趣的灵魂,赏心。悦目和赏心,对于美而言何者更持久、深刻呢?

共鸣之美,虽然是隐形的标准虽不易制定,但却容易成为操控人的手段。当人们的焦虑、愤怒、被利用、被放大,或成为他人牟利的工具,或成为控制舆论导向的工具时,大规模的恐慌、无意识的盲从、不可抑制的网络暴力,也极有可能随之而生,恶也就出现了。

归根结底,感官之美和共鸣之美,向恶的转变,都是有人为的因素在作祟,或人为制定标准,或人为处心积虑的操控。

只有超脱之美,摆脱了人为的因素,一切都是顺应自然,在内心平静中,去追求个体的完善,去实现自我的独立,去感悟生命的自由,美也好恶也好,善也好,不善也罢,一切皆在道中。

6

延伸思考

在老子看来,历史究竟由谁创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