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爲什麼挑食呢?家長應該這樣做來治孩子的挑食!

孩子挑食偏食,首先要考慮孩子的心理:究竟為什麼,他們會對某一種食物產生這樣反感乃至牴觸的情緒呢?

家長給孩子的挑食理由

一,食物不能讓孩子滿意

今年三歲半的小雨體重比其他小朋友輕得多,原因是他只喜歡喝牛奶和流質食物,不肯吃媽媽燒的菜。媽媽問小宇為什麼挑食?小雨低下頭撅著嘴巴悄悄的說:“牛奶好喝,不用牙嚼,牙齒不會累。”

原來小雨媽媽做菜的時候,沒有照顧到小雨剛剛長出來的乳牙,而且菜的味道也受到小雨的質疑,小雨這才變得挑食了。

孩子為什麼挑食呢?家長應該這樣做來治孩子的挑食!

特別提醒:孩子往往會留戀母乳那樣的流質食物,而且由於牙齒剛剛長出,咀嚼的時候比較費力,如果這時候家長提供的食物口味欠佳,孩子往往會拒食,進而產生挑食、偏食的行為。

二,家長的不良示範

婷婷一直都很乖,吃飯的時候自己在飯桌邊坐好,每次都把碗裡的飯全部吃光光。最近幼兒園的老師卻發現,婷婷吃到最後總是把雞蛋剩下來留在碗底不肯吃。

老師問婷婷,她振振有詞的說:“雞蛋有股怪味不好吃,問過了婷婷的媽媽,老師才知道,原來婷婷的爸爸就不喜歡吃雞蛋,經常在婷婷面前嘮叨雞蛋的味道怪。結果對雞蛋產生了厭惡情緒。

孩子為什麼挑食呢?家長應該這樣做來治孩子的挑食!

特別提醒:孩子是很善於模仿的,如果發現大人有挑食的習慣,對某種食物不愛吃小,孩子也就不吃這種食物了,實際上是並不是孩子挑食,而是在模仿大人的不良習慣。

三,家長的過度溺愛

小明,最喜歡吃炸薯條了,奶奶特別疼愛小明,天天做炸薯條給他吃,有一次媽媽無意中說了一句:“小明來吃一點青菜吧。”小明把頭一揚大聲說:“我不愛吃那個,我要吃薯條”媽媽有點擔心:“這孩子挑食會不會對身體不好呀?”奶奶拍著小明的頭說:“他喜歡吃什麼就給他吃什麼唄?小孩子嘛,不要緊的。”

孩子為什麼挑食呢?家長應該這樣做來治孩子的挑食!

結果,雖然小明每頓飯都吃很多它喜歡吃的炸薯條,但身體的抵抗力卻一直很差。

特別提醒: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是人的天性,而大人對孩子無原則的依順,孩子要吃什麼就給他吃什麼,愛吃的食物即使營養價值高,也不鼓勵孩子去吃,久而久之,孩子得不到平衡的營養膳食,就有可能發生食物富足型的營養不良。

四,孩子的逆反心理

小凡在吃飯的時候總是把青椒挑出來,堆在桌子上,幼兒園老師怎麼勸說他都不行。到了最後小凡乾脆放聲大哭起來,一直哭到放學。

孩子為什麼挑食呢?家長應該這樣做來治孩子的挑食!

小凡的爸爸來接小凡,老師向他詢問,小凡爸爸一聽就氣不打一處來,一把拽過小凡,對著小凡的屁股就揍了幾下,火冒三丈的喝斥:“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吃飯的時候不許挑食,要吃青椒,你就是不聽,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

特別提醒:孩子挑食,如果家長用強制或粗暴的手段逼孩子吃東西,會使他產生逆反心理,再不情願、不快樂的心理狀態下,不僅孩子的食慾降低、影響消化,孩子也會對食物產生更加厭惡,或者恐懼的情緒。這種強制進食,反而會增加孩子挑食的可能性。

孩子為什麼挑食呢?家長應該這樣做來治孩子的挑食!

巧治挑食小訣竅

1.尊重孩子的自由

儘管孩子還小,但他也有選擇的自由。孩子暫時不願意吃的食物,不能讓他屈於武力而進食,這樣會引起某些心理障礙如,出現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

其實小孩子也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把自己放到跟孩子同樣的高度,做孩子的朋友,從孩子的觀點角度來看問題,這樣,才能讓孩子與你產生共鳴,幫助孩子自覺自願的改掉挑食的習慣,促進自身的調控能力。

孩子為什麼挑食呢?家長應該這樣做來治孩子的挑食!

2.要注意方法和態度

有些孩子因為生病而胃口不好,有時挑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夠確定孩子不是生病,他不願意吃,不要勉強,讓他離開餐桌,這時候要提醒他,只有等下一次開飯的時間 才會有食物提供。下一次讓孩子感覺到餓了,當然會坐在餐桌前乖乖的吃飯了。

儘量迴避吃飯和食物的話題,避免由於父母的強迫和過分關注而使孩子不願意好好吃飯。

3.生動形象的教育方法

對孩子,要儘量站在他的角度來看問題,不要一味批評,要慢慢誘導孩子,讓他懂得吃各種食物的好處。比如對男孩子,家長可以說,多吃各種食物和蔬菜可以快點長高、跳的高、跑得快、力氣大。

孩子為什麼挑食呢?家長應該這樣做來治孩子的挑食!

而對女孩子,家長可以說,好好吃飯長大了才能用聰明又漂亮。這樣的評論和推薦很容易吸引孩子使他們對食物產生廣泛的興趣。

4.安排小朋友們一起吃飯

父母可以安排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進食,有時候雖然她可能不愛吃某一樣食物,但是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吃得津津有味,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再融洽的就餐環境下,選擇去嘗試。

相信在我們父母不斷的努力下,孩子一定會好好吃飯,擁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