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连步,突围焦虑症

Step1:正确认识“焦虑”

“焦虑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首先,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任何人都会产生焦虑情绪。焦虑产生于忧患意识,忧患意识通常源于一种无意识的“假设”。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是“如果”,如果这样就会怎样怎样,如果那样就会怎样怎样,因为这种假设,人们会不停地担心,进而产生大量的焦虑情绪。

如果我成绩不好就考不上名牌大学;如果我考不上名牌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如果我找不到好工作就找不到女(男)朋友;如果我开车出门可能遭遇车祸;如果我搭飞机出门可能遇到空难……

事实上,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这种“不确定”当中,不确定性使我们感到深深地恐惧和焦虑。无法控制、不能掌控的事情越多,其引发的焦虑感越强烈。

如果长期被焦虑情绪影响就会患上焦虑症。焦虑症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广泛性焦虑症。全球大约有5%的人患有焦虑症,也就是说大约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会在人生当中的某个阶段患上焦虑症。

其实换个角度想想,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假设”,是各种各样不确定事件的随机组合,你永远无法确认下一秒钟将会发生什么,除非它真正来临。事实上人们的担心大多数不会发生,即便真的发生,你的担心也改变不了什么,要从焦虑的包围圈中突围,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再“假设”、去掉“如果”。

四连步,突围焦虑症

Step2:先要确认自己的焦虑来源

“焦虑的生理现象挑战我们的认知,焦虑提醒我们:我们就如动物一样,是身体的囚犯,而我们的身体终会衰弱、败坏、消失,难怪我们如此焦虑。”——《我的焦虑岁月》 by Scott Stossel。无论你是阶段性的焦虑还是长期处于焦虑之中,或者仅仅是担心或害怕某些事情发生,确定焦虑的来源十分关键,是因为工作、子女、健康原因,还是因为生活中的某些事件?你要知道你真正在害怕或者担心什么。

罗洛·梅(Rollo May)在《焦虑的意义》一书中把焦虑看成一种威胁感。在所有威胁之中,最大的威胁就是死亡威胁和人的身份(基本价值)威胁。死亡的威胁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终结的那个点,人终有一死,对于死的恐惧和生的意义的探寻就会转化为各种形式的焦虑。所谓“生死之间,都是小事”。

身份威胁则是伴随着极度物化的当今社会而产生的一种身份焦虑。人们渴求身份认同,希望获得别人的爱与尊重,因此不断地往自己身上贴各种标签:积极、乐观、才华、美貌、多金。我们赖以生存的是一个有“势力倾向”的“标签社会”,人们从来都是通过这些标签来完成对一个的评价的。如果你缺少这些标签,就会因此而产生深深的不适应症和焦虑感。

容易引起我们焦虑的原因还有很多种,比如信息焦虑,当你接触大量的信息,尤其是负面信息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和焦虑情绪,会觉得不好的事情有一天很可能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再比如缺乏性焦虑,当别人拥有一样东西你没有的时候,比如比你好看、比你瘦、比你有钱、比你健康等,你会不自觉地因此而产生焦虑情绪;或者当你面临选择、感受压力的时候;过于担心某些疾病发生的时候;或者干脆就是不明原因,只是单纯的阶段性或生理性或周期性焦虑。

一旦明确了引发焦虑的原因,随着问题的解决,焦虑感自然随之消除。

四连步,突围焦虑症

Step3:确认问题是否可以解决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列子.天瑞》杞人忧天节选

世界上所有的问题和麻烦都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种:能力范围之内和能力范围之外。如果你知道了自己担心、害怕的是什么事情,那么你就可以判断这件事情是不是你能力范围之内可以解决的,是短期问题还是长期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可以解决,那么剩下的只是方式、方法的问题,你的担心没有必要;如果问题不能解决,那你担心也没有用,根本改变不了什么。避免针对你自己,排除了你个人的原因就事论事,会使你更加客观的进行判断。

所有问题在解决和无法解决之间,还有很多无法控制、无法确定的因素存在,大多数事情我们是不能确定的,接受这种不确定性。与其浪费时间在担心上,不如花一点时间考量一下最坏的结果,如果“最坏”的结果都没那么难以接受,这一定程度上也会缓解你的忧虑。

四连步,突围焦虑症

Step4: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

丹麦心理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gaard)曾经说过:

“我们所害怕的,正是我们所渴望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所谓“当局者迷”,当你已经感受到焦虑的时候,你很难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事物,通常会有认知歪曲或带有偏见的被负面情绪所左右,进而影响判断。

有人说保持警觉是好事儿,至少危险来临的时候还可以逃跑,但可能危险来临前那已经被自己吓死了。

当然不是说不要警觉,而是说适度保持警觉,如果整天生活在恐惧和惊慌之中,和杞人忧天有什么区别。

焦虑当然有其积极的意义,焦虑的积极意义取决于你看待问题的角度。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可能导致我们受挫和焦虑,但这种落差同样可以激发人们内心的创造性和无限潜能。

适当的来点儿焦虑,可以让你保持创造力和活力,当一个人能够轻松的面对焦虑,并成功的走出来时,他的自我人格也随随之完善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