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焦虑”该何去何从

疫情成为了"焦虑"的最好出口,

它让我们合情合理地慢下来,

却没有负罪感。


疫情下的“焦虑”该何去何从


作者|陈珂含


此文写于1月29日,正月初五。

假期第五天,从日本订购的一批口罩已经寄出,预计一周后可到达北京;昨天从超市买回一批消毒液,算算够用上一阵子了,又检查了一下储备的食物和日用品可以让自己宅上十天不出门了,心才稍安。

量量体温正常,放假前一天感冒了,便将量体温、消毒作为每天的头等大事来抓了;早上睁开眼睛先拿出手机查看当天的确诊数字,成了假期的一个习惯。

不断上涨的数字看了让人有些心慌和不安,依然持续关注疫情的最新进展,不仅是为健康而焦虑,也是因为节后的工作安排随时面临调整。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的计划,它迫使我们不得不宅在家里和焦虑共处。

这些年,大众对心理学的认知提高很快,令人欣喜。

疫情一开始便有人组织心理学同仁援助武汉,这两天更有大批高校心理专业人员和一些线上平台加入到心理援助的大军中,朋友圈更是五花八门各种应对焦虑的方法不断刷屏,仿佛“焦虑”成了头号大敌而不是疫情本身。

同时我们也需要知道心理学不是万金油,在应对危机事件中,心理学有它适用的局限性,心理工作者本身心理素质的高低也都会成为风险因素,对此我们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评估,以及对疫情下的焦虑情绪有个正确的认知。


其实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映,焦虑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实性的焦虑,一种是病理性的焦虑。


  • 现实性的焦虑让我们在危机面前迅速做出反应,以解除威胁。


在这次突然爆发的疫情中,焦虑的出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它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去买口罩、消毒、四处警告亲友、传播防疫信息、自动隔离、做好防护等,以降低被传染的风险。

在这种焦虑催化下,发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抗击疫情的大会战,极大地提升了普通民众的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

这种现实性的焦虑不需要消除,当疫情过后它也就跟着消失了。


  • 只有当我们因为“焦虑”而焦虑时,焦虑反而会演变为一种不正常的、病理性的焦虑,那时就真的需要治疗了。


在工作室日常咨询的病理性焦虑案主身上,常常会看到这种因焦虑而焦虑的症状,导致焦虑的事件反而是模糊不清的。

这种焦虑往往是一种“上不去下不来”的情绪,上去了可能表现为愤怒和一种激情,下来则是悲伤和眼泪。

来访往往不允许自己出现愤怒或悲伤,将正常的情绪视作不正常,想尽办法去避免和消除,反而被卡在了中间,上不去也下不来了。


疫情下的“焦虑”该何去何从


在这场不期而至的疫情中,大部分普通民众的焦虑更多的是来自于医学常识的缺乏、信息的快速传播、以及对未来种种不确定性的恐惧中,特别是这种病毒的无药可治,只能依靠自身免疫力调节的无助。

如此,每个人的心态就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因素。

仔细回想,在疫情发生之前,焦虑情绪就已经无处不在了。每个人都被滚滚向前的洪流裹挟着一路奔跑,唯恐慢一点就会被社会淘汰掉,荒废了一生。

为此,我们购买各种课程,参加各种团体、会议和培训,积极创业,努力创新。前段时间去过几次创业者大会,现场热血沸腾、群情激昂,美好的未来好似已然握在手中。

回来后自责了好一阵子,显然自己还不够努力,不够有激情、不够聪明。调整过来后慢慢明白了,在这个越来越快节奏的大环境中,无人能不被裹挟,一边喘息着、咒骂着,一边奔跑着,因为我们奔向的是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

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焦虑早已潜伏在每个人的内心蠢蠢欲动,像雾一般笼罩在整个社会的上空,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疫情无疑成为了它最好的一个出口,可以让它一泻而下。


疫情下的“焦虑”该何去何从


我们可以尽情地指责、愤怒、忧伤、恐惧、带着某种兴奋和激情奉献爱心,找到一种久违的存在感。

同时它又迫使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慢下来。尽管每个人都渴望,但在我们的意识层面不敢也不能慢下来。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的内心召唤了它的到来。

当然不是说我们喜欢病毒,但还有什么能像这场疫情一样,让我们合情合理地停下来、慢下来,内心又没有负罪感呢?

我们被困在自己小小的空间里,带着面对未知的焦虑不得不去思考,生命究竟是什么?对生命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相信,我们都会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疫情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