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融资贵”不应该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融资难,融资贵”不应该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融资难融资贵

前几年,我国为应对“钱荒”,就出台了一个四万亿的政策,大部分资金流向哪里,大家心知肚明,时至今日仍然成为大家口中的诟病。昨天,李总理在浙江台州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指出,现在许多银行内部事实上存在一条“隐形线”:给国企贷款出了风险责任轻,但给民营企业贷款出了风险问题就大了,所以不乐意给民营企业贷款。融资难融资贵成为阻碍民营企业的绊脚石,事实上真的是银行舍不得贷款给民营企业吗?

除了政策性银行,剩下的银行最终的目的是什么:盈利。民营企业需要为每位员工负责,同样银行也要替每位投资的股东负责。相同一笔贷款,如果放给国企和民业,哪个的风险更高?在鱼龙混杂的社会里,有专门的一群人就盯住银行的疏忽,趁机假借贷款名义骗取银行资金,小到个人套现,大到公司跑路,假合同、假公章、虚假交易,真的让银行日防夜防。相反国企在哪个地区都是香馍馍,僧多粥少,不说资质,但凭这一点就成了一半,加上后面关系和以后的发展方向,都是有利于银行的各方面。

以前有钱可以乱花,现在有钱没钱都要省着用。时代不一样了,过去一个小小的企业主,单单凭一张营业执照就可以放下款,信用卡的额度也高得离谱,那时银行只负责发放贷款扩大业务,各大银行为了争夺市场设计出五花八门的产品投向外面,最后石沉大海。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逐渐暴露出问题,风控在后面擦屁股。可怜的企业仍幻想着以前的经济环境,就说今天的融资难融资贵,要知道基准利率已经三年都没有调了,美国已经是第8次加息了。我们坚持不加息,就是要降低企业的成本去活跃市场,不仅仅是利率方面,在税和费的方面都在不断利于企业降低成本优化方面发展,但貌似企业发展的方向不太对,基本都是投向了房地产行业,除了建房子还真的不会干别的东西,美国对我们出口商品进行强硬征税,显得我们真的什么都不会,连像样的几家本土企业都跑到别国去上市了,剩下一些老弱病残没卵用。企业自身有问题就说资金不够,说银行不给钱,未免有些无理取闹了。真正的有能耐企业决不会因为这样的小小问题就被难到。

大家都是这个经济上趋利避害的人,不帮你未必不是好的事,帮你就有可能两败具伤。银行也是经营风险的机构,多少也是有把握才会放贷款。今年上面是有下发对于小企业扶持的

政治任务的,额度有限,条件也要有,是优先考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