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楼市:年内各地楼市调控近400次 房价能否“降温”?

一句话楼市:年内各地楼市调控近400次 房价能否“降温”?

一句话楼市,带给你每天最新的热点楼市新闻!

1,距离广东省房协内部讨论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的材料曝光不到20天,全国首个商品房现房销售试点项目——深圳龙华金茂府亮相了。这意味着,深圳这座内地最先引进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城市,在预售制度改革方面也率先迈出一步。不过,对于取消预售制度是否有必要,业内争议较大,多数业内人士建议在一些城市逐步落地预售制度改革试点,不应该“一刀切”全面取消。众所周知,现房销售对房企资金要求非常高。因此,9月21日,广东省拟取消商品房预售制的传闻一出,立刻引起了房地产市场的恐慌和地产股的下跌。随后,广东省房协回应称,传闻内容只是就拟定内容进行内部讨论。中国金茂有关负责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也坦承,与预售来比,资金方周期加长,资金成本自然增加较多。谈及当初拿这块地的初衷时,他称,“当初拿地就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履行央企担当,中国金茂作为央企要在房地产改革的创新道路上探索一条未来之路,为今后的政策转型奠定基础。同时,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把龙华金茂府做好,做出品质,做成行业标杆。”

2,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渐恶化,在国内外融资环境严峻背景下,房企2019-2020年想要“活下去”,最需要警惕就是融资困难导致的资金面问题。同策研究院数据统计显示,9月40家典型上市房企融资总额为443.11亿元,跌破“黑五月”最低值451.17亿元,环比2018年8月的602.73亿元大幅减少26.48%,再创2018年全年度历史新低。从走势来看,自2018年5月以来,房企融资情况一直不太乐观,虽7月、8月小幅回温,但融资额与2018年前四个月相差甚远。9月融资总额更是降至冰点,创本年度历史融资额新低。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10月12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讲,除了正常的融资渠道,只有开发贷相对来说还能进行。开发贷之外的融资渠道,基本上全被关闭了,包括有一些创新型的融资渠道。也就是说,目前能够提供开发企业解决资金问题的融资渠道非常有限。

3,三季度以来,房地产销售持续放缓,各大房企纷纷打折促销,市场下行信号明显。波动的市场往往会带来行业的洗牌。在2008年的市场调整中,一些曾经靠前的房企现在已经落后,如招商蛇口、富力、合生等,一些房企后来居上,如恒大、碧桂园、融创。影响房企在逆境中生存的指标之一,是净负债率,较高的净负债率将带来风险。近两年来,佳兆业集团致力于降负债、去杠杆,2018年上半年净负债率较2017年下降约42个百分点,但258%的负债率仍处于业内较高水平。不少房企的净负债率不降反升。据亿翰智库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蓝光发展净负债率为115.6%,较2017年末上升22个百分点。富力地产的财务状况也日益趋紧。2018年中期报告显示,富力地产上半年的净负债率由2017年12月31日的169.6%,增长至187.5%。房企巨头中,恒大的净负债率较高。自2017年中期以来,恒大也把降低负债率作为阶段性目标,力图优化债务结构。但从中期报告可以看出,相较2017年年末,2018年上半年恒大的净负债率降低了56.4个百分点,为127.3%,仍处在高位。

4,今年9月,虽然类似“930新政”的集中式调控政策并未出现,但各地发布的调控措施仍然密集。据中原地产统计,9月单月,全国各类型房地产调控政策发布次数高达70次。截至10月初,年内累计房地产次数更是接近400次,比去年同期增加8成。从政策类型上看,以治理市场乱象为主的做法占据多数,这也体现出现阶段楼市调控“打补丁”、“管秩序”的特征。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由于前阶段政策执行并不严厉,这些查漏补缺的措施对市场的稳定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市场人士认为,政策力度不宜进一步收紧,以防市场过度降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