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干傑:旗幟鮮明講政治 爲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強保障

點擊上方「中國環境新聞」可以關注我們

黨的十九大提出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隨後又對推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政治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結合生態環境部門實際,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深刻認識加強政治建設對生態環境部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對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具有重要意義。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的重要保障。生態環境保護事關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直接影響民心向背,影響黨的執政根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持“兩個維護”,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令行禁止,保證黨的領導有力有效體現到生態環境工作各方面和全過程,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轉化為生態環境保護生動實踐。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要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把贏得民心民意、彙集民智民力作為重要著力點。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能一邊宣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邊生態環境質量仍然很差,這樣人民不會認可,也經不起歷史檢驗。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站穩人民立場,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加快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以實際行動詮釋忠誠擔當。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以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環境也到了必須加快改善而且有條件有能力改善的關鍵期、攻堅期和窗口期。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倒逼和助推作用,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新舊動能接續轉化,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扛起主體責任推進黨的政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生態環境部黨組始終把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扛在肩上,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持續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組織、作風和紀律保障,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

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組織開展“大動員”“大培訓”“大調研”“大討論”“大宣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就祁連山生態破壞問題、洋垃圾進口問題、中央環境保護督察、長江經濟帶大保護等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取得明顯成效。印發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方案,指導推動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深入落實。

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兩個責任”。嚴格規範黨內政治生活,認真落實組織生活制度,部系統黨支部“三會一課”交叉檢查實現全覆蓋。每半年組織部系統黨組織書記、紀委書記向部黨組集中述職,層層簽訂全面從嚴治黨和廉政責任書,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深入開展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執行情況“回頭看”整改,組織黨風廉政教育月系列活動。深化政治巡視工作,安排五年內實現部系統黨組織巡視全覆蓋。對出現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的單位,要求及時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逐一解決問題,逐個提升水平。每年組織“兩優一先”先進典型評選表彰,大力開展“一圖一故事”宣傳,通過一線事例、身邊典型、鮮活故事,教育黨員幹部向先進典型學習,營造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著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時強調,要在務實戒虛上下功夫,把更多精力放在解決一個一個實際問題上來,解剖麻雀,把問題想深、想細、想透,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是誰的問題就由誰來解決。各地區各部門要把貫徹落實黨中央改革決策部署作為政治任務,以嚴明的紀律確保改革紮實推進。生態環境部門貫徹中央要求,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推動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改善。嚴格生態環境執法督察,有效解決一批垃圾、惡臭、噪聲、揚塵等群眾身邊突出汙染問題,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明顯提升。開展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情況“回頭看”,採取邊督察邊整改邊曝光的方式,查實一大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推動解決一大批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在2017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煤改氣”、“煤改電”專項督查中,生態環境部派出2367人組成839個組,到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25220個村和社區、涉及553萬戶,駐村入戶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建檔立卡,發現問題立即督促整改,確保老百姓溫暖過冬。

持之以恆抓好生態環境系統黨的政治建設

生態環境部門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在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作表率,在全面深入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上作表率,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建設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範機關。

把準政治方向,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展第一位的問題,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興衰成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所要堅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就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生態環境部門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就是要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按照中央部署認真組織開展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守正確政治方向的堅強戰鬥堡壘,教育領導幹部堅定不移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確保領導幹部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得到全面貫徹落實,有令即行、有禁即止。

堅定政治立場,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打好打勝汙染防治攻堅戰是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必須跨越的關口,必須站穩民心這個政治立場,增強政治領導本領,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加強各級領導幹部宗旨教育、作風教育、政德教育,把精力和心思用在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這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生態環境總抓手上,用在破難題、克難關,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生態環境問題上,不斷完善策略方法,確保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涵養政治生態,以政治清明促生態文明。堅持把營造良好政治生態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基礎性、經常性工作抓好抓實。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把準選人用人風向標,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著力選拔培養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貫徹落實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讓黨員、幹部在黨內政治生活中經常接受政治體檢,增強政治免疫力。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孟偉嚴重違紀案件為反面典型,在全國生態環境系統開展“以案為鑑,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專項治理工作,認認真真搞一次政治生態的“大掃除”“大修復”,通過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促進恢復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以永遠在路上的堅定和執著,堅決把正風肅紀、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嚴明政治紀律,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嚴格執行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引導黨員幹部嚴格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關鍵是堅持黨的領導,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教育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做到“五個必須”、防止“七個有之”,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突出政治考核、作風考核、實績考核,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為。堅決落細落實落小,馳而不息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整治“四風”突出問題,著力形成“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加快打造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保鐵軍。

(作者系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部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