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家庭」天水市中院王梅芳家庭:不忘孝心 续写家风

「文明家庭」天水市中院王梅芳家庭:不忘孝心 续写家风

□记者 余碧波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梦”和“家庭梦”是大家和小家的关系。王梅芳一家,牢固树立“家国一体”的家庭理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年轻一代家庭树立了榜样。

“我离不开婆婆,婆婆就是妈”

王梅芳是市中级人民法院为数不多的80后年轻法官。她结婚后,公公就患重病,那是2012年,当时她怀孕7个月,每到周末她不顾路途遥远,乘车到40公里之外的老家照料公公,直到最后一刻。公公去世以后,婆婆深受打击,成日以泪洗面,看到这样的情况,她主动和爱人商量,要求婆婆和她一起在城里生活。开始周围的人不太相信,但她坚定地说,“我离不开婆婆,婆婆就是妈”。如今,她和婆婆共同生活已5年多了,婆媳关系融洽,家庭氛围浓厚,别人都以为她们是亲母女,投来羡慕的目光。

 “老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孝顺乃人立身之本,不断传承和厚植良好的家风,是王梅芳家的传统。王梅芳家庭是一个四代人的家庭,爷爷奶奶已80多岁了。前些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但老人不适应城市生活,坚持回到老家。为了照顾老人方便,他们借款购买了汽车,下班后回老家,凌晨赶回来上班。有一次遇到雨雪天,道路泥泞,黑夜里她抱着孩子推着陷入泥坑打滑的车,孩子的啼哭声和汽车油门的轰鸣声吵得村里的狗吠叫,也吵醒了熟睡的人,乡亲们蜂拥而来才将车推出泥坑。就这样,她从来没有抱怨过,而是尽心尽力地孝顺着老人。

爷爷提起自己的儿媳、孙子和孙子媳妇、重孙一脸喜悦。他戴着孙媳妇买的助听器,穿着儿媳妇做的布鞋,拿着孙子配置的手机。奶奶说:“我的孙子比去世的儿子对我还好,这辈子我没有遗憾。”

“观书到老眼如月,心怀秋江水不波”是王梅芳家庭延续四代的家训,他们通过给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的行为从模仿转变到习惯和主动,学会了如何做人,也学会了保持一颗善良阳光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