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最核心市場營銷課,乾貨都在這裡了,適合每個想提升的人

“再小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品牌”,這是微信公眾號13年就提出的產品口號,激勵了無數新媒體從業者註冊賬號開始寫作,短短几年坐擁百萬粉絲,收穫巨大流量並最終變現,實現大多數人羨慕的財務自由和時間自由。

在互聯網時代,品牌早已不是企業的專屬,想要立足新媒體,品牌建設成為重要的一環。學會品牌思維,也能讓普通人不再普通。在歷史上,品牌是市場營銷發展歷程中重要的一環,品牌的產生,是從市場粗放型野蠻擴張,到精細化分區後,在白熱化競爭下企業找到的異於其他企業的突破口,最終形成品牌的概念。

也許有人說,我又不運營微信公眾號,品牌和我沒關係。真的嗎?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擁有社會化的角色,經理、職場新人、學生、自由職業者......當希望自己的聲音被外界聽見,品牌化的形象可以讓我們更容易獲得外界認可。品牌思維應該成為互聯網時代的現代人的基本能力。營銷(或品牌)的理論和概念的重要在於,幫助我們認清環境,看清對手,挖掘自身,理論是導向,方式是手段,我們的目標會有不同,但是導向和手段卻始終通用。因此,《MBA輕鬆讀:市場營銷》對於市場營銷行業從業者,抑或是學生,職場人士,所帶來的思維提升和方法論,也可以作為個人能力建設重要板塊,適合每個人自我提升。

MBA最核心市場營銷課,乾貨都在這裡了,適合每個想提升的人


《MBA輕鬆讀:市場營銷》是日本顧彼思商學院推出的MBA最核心的六門課之一,課程主要針對工商管理碩士及企業經理培訓,提供了很多知名企業具體營銷案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適合入門瞭解市場營銷基本概念與邏輯,並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市場營銷是什麼?有效利用預算、時間和勞動力等有限資源,創造“讓他人持續購買的機制“。換個角度看看,對我們個人,營銷方法讓我們有效利用自身能力,時間,勞動,創造讓他人認可,購買的機制。我們可以說我們自己本身,或者我們創造的成果,讓他人(企業)付費,並且願意付出更多費用。

我們先從發展歷程捋清楚核心概念:

市場營銷1.0時代-市場營銷2.0時代(STP、4P)-品牌化(認知科學領域)-市場營銷3.0時代(元認知)

1.0時代是僅銷售產品的市場營銷:產品中心主義,通過大量生產來降低成本,擴大市場份額;

2.0時代以顧客為主題的市場營銷,使用兩套方法:STP和4P(marketing mix)來吸引顧客。

從1、2到3的這種變化依賴市場的進步,技術的革新,傳播環境的變化。我們來詳細看看幾個重要理論模型:


一. STP理論,初代基本概念

市場營銷1.0是很爽的時代,市場上產品不多,處處藍海,企業推出的產品滿足基本的功能性需求,大家就會毫不猶豫地買買買。從前大家都用馬車,汽車的橫空出世,又方便又逼格,買!以前用晚上用蠟燭,電燈來了,簡直福音,買!

慢慢的,市場上生產這些產品的企業越來越多,市場飽和了,顧客的選擇越來越多,東西不好賣了,怎麼辦呢?這迫使企業開始進行3C分析:分析顧客,分析對手,分析自己,這就進入了市場營銷2.0時代,其中重要的概念就是STP。

S(segmentation)細分

將整個市場根據地理、年齡、喜好、行動方式等標準進行細分,變成一個個的精細市場,他們具備相似的需求與特徵。面對10歲和50歲的顧客,他們的需求一定是不一樣的,企業推出的產品也必然不同,採用的手法也各異,這就需要企業在最開始想清楚,產品是賣給誰的?

T(targeting)目標

在細分市場中選擇目標市場,針對細分市場精細產品,集中投入資源。特別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針對特定分區集中投入就顯得特別重要。中國有三十多個省份,每個省份文化、氣候都不同,那麼從中選出一個適當的目標市場,就是這裡的T。需要注意的是,分區如果過細會導致市場過小,市場難以建立。那麼,如何正確適度劃分?有一種好用的方法是使用邏輯樹的方法。

P(positioning)定位

從顧客角度出發,讓顧客如何認識本公司商品的行為。

1960年,本田進入北美摩托車市場,與當時市場主導企業哈雷進行全面競爭,搶佔市場,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幾乎將老大哈雷逼到了絕境。本田是如何使用STP來做到這一切的呢?

當時,哈雷已經在市場建立起大型摩托車=哈雷這樣的固化認知,如果去硬搶這部分市場,幾乎是必敗無疑,因此,本田亟需打開新市場。在S中,本田將市場區分為:騎摩托車的人(騎大型摩托車的人,騎小型摩托車的人),不騎摩托車的人。在T中,將目標集中在騎小型摩托車的人和不騎摩托車的人,目標用戶集中在大學生和都市近郊的上班族,建議他們採用小型摩托車作為代步工具。在P上,將小型摩托車定位為善良普通市民的交通工具,

這一區別於哈雷的STP取得了巨大成功,本田的銷售額急速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STP作為一套營銷策略,並不是一條直線,和之前《完全寫作指南》寫作步驟的轉盤一樣,是可以從任意位置開始的,我們可以先進行定位,再來選擇市場和目標,驗證可行性準確性。


二.4P營銷組合(marketing mix)

要求企業從四個維度分析,制定產品策略以達成目標。《孫子·謀攻篇》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市場營銷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4P理論就是一套知己知彼的實用技巧。

product產品

包括產品的基本性能、產品的附加性能、產品的形狀、產品的附加價值,可以通過定位圖快速瞭解產品在市場中所處的位置。

MBA最核心市場營銷課,乾貨都在這裡了,適合每個想提升的人

產品會因為潮流、用戶喜好、功能需求的改變而不斷變化。但目標始終是迎合消費者促進消費。

price價格

以什麼樣的價格進入市場,並進行戰略調整。通常情況下,降低價格,會帶來銷售的上升。當主導企業面對挑戰企業的進攻,可以模仿挑戰者的方針,以更低的價格將產品投入市場(利用一定規模的經濟性的“同質化戰略”),來吸收大半挑戰者的顧客群。

place渠道

消費者在哪些地方可以買到?需要考慮銷售地區、銷售地點、銷售時間、供應所需時間,不同的產品對渠道的要求不同,如果是飲料類產品,一個基本的要求是渠道的大量鋪排,當消費者想喝的時候,走進任意小店,都能夠輕輕鬆鬆買到。

promotion宣傳

使用什麼樣的方法讓消費者知道並瞭解產品?傳統意義上的promotion主要是指廣告宣傳、促銷工具、包裝設計、用途建議等。這部分的行為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感性認識。後來的營銷將4P增加了一個到5P,8P,但還是從4P演變而來,核心依然不變。

可是,即使是相當成熟的4P,也無法阻止市場的進一步成熟,當市場無法再細分,競爭不斷白熱化,又該怎麼辦呢?


三.差異化進階——品牌

市場的嚴重飽和讓企業不得不致力於差異化,為商品提供更多附加價值,也就是品牌的建設。

品牌是什麼?

品牌是體現產品品質和等級的某種明示信息,將其用“標誌”來表現的功能。直白的說,品牌是以一種標誌來展示產品信息。當想起某種產品、服務時,消費者對其固有價值有所認知,即一個商品或一系列商品的價值。

比如,奢侈品LV,國民日化六神,汽車寶馬奔馳,可口可樂,蘋果,迪士尼等等,不用任何人介紹,我們對他們的價值已經非常熟悉,並且在選擇購買時,很少再去詳細比較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品質、價格、包裝,而會直接根據我們已有的認知,作出選擇。

品牌,就是讓消費者不再去將各種商品進行橫向對比,而是對產品品牌本身價值的認同而選擇購買。常規來說,品牌包括了5種價值,並且是以上多種價值的組合。

  1. 品質價值:質量、工藝等
  2. 傳統價值:如歷史沿革、老字號品牌等
  3. 文化價值:如與生活方式相結合的品牌
  4. 造型價值:服裝品牌、獨特設計感等
  5. 羨慕價值:代表身份地位的品牌等

如可口可樂包含獨特的傳統價值、文化價值;LV包含突出的品質價值、傳統價值、羨慕價值、造型價值。

如何評估品牌價值?或者說如何制定品牌戰略?

品牌衡平法(品牌資產價值)主要是從四個維度進行衡量:認知性、知覺品質、品牌聯想、品牌版稅。就像品牌的四個支柱,提升這四個支柱的方式,就是設計品牌的戰略。

品牌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對消費者認知的建設和改變需要長時間的浸潤,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並且過程中可能出現各種問題而偏離方向,高價值商品進行廉價推廣會損害品牌價值,甚至因為流行變遷而產生“負遺產”,品牌印象大打折扣,這個時候是選擇壯士斷腕,痛下決心徹底改變,還是繼續按原方向經營,是非常頭疼的問題。

品牌的運營管理難度極高,不僅需要技巧精湛的操盤手,頭腦清晰的掌舵者,還需要適時出現的送力東風

。在品牌建設的過程中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與突發情況,《MBA輕鬆讀:市場營銷》還提供了理論在實踐中,遭遇問題的分析角度與分析方法。過程雖然艱險,但是品牌一旦建成,帶來的收益也是難以估量的。不信嗎?拋開企業來說,一個網紅也是一個獨立的個人品牌,爆紅的papi醬,收益我們都有目共睹不是嗎(當然,不僅僅是經濟層面啦)。


市場營銷第一次出現,可以追溯到1950年俄亥俄州立大學商學院名為“市場營銷”的課程。當時是非常初級的認知,認為是商人的生產活動階段。市場營銷2.0是科特勒從1970到1980年代提出的理論。隨著市場的成熟化,理論也逐步豐滿,發展到如今,市場營銷理論藉助互聯網東風正在下沉到生活工作的各個層面,《MBA輕鬆讀:市場營銷》提供的理論知識的重要意義在於,提供了一個以產品的角度看待我們自己的機會,當我們不再是一個人,拿產品的標尺對我們進行衡量,在職場交易市場,在婚姻交易市場,在友情交易市場,我們如何進行自我剖析,如何打造個人品牌,如何讓我們在眾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可能。

MBA最核心市場營銷課,乾貨都在這裡了,適合每個想提升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