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继尧的7万滇军,为什么打不过李宗仁带领的2万广西军?

王若云


准确的说,唐继尧是6万大军。民国历史上,滇军和桂军都以战斗力强劲著称,但是在发生在1925年的第一次滇桂战争中,李宗仁为首的桂系三巨头率领新桂系,却以少胜多,击败了唐继尧的6万大军。此战之后,李宗仁也奠定了自己新桂系的领导人和对广西的统治地位。



为什么在滇桂战争中,同样以以战斗力著称的滇军会败给人数更少的桂军呢?

第一,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等桂系三巨头率领的定桂讨贼军正处于上升时期,不但领导人团结一致,麾下的部队士气也十分旺盛,因此此时的定桂讨贼军,战斗力十分强劲。任何一个处于上升时期的势力都是不容小觑的,定桂讨贼军当然也不例外。


在滇桂战争之前,在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的率领下,只有2万余人的定桂讨贼军已先后击败和消灭了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林俊廷等势力,已有统一广西之势。可以说,数战皆捷,连战连胜的桂讨贼军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支强军的骄傲和气质。

第二,定桂讨贼军是主场作战,目的是保卫桑梓,战斗意志极为强劲,对战不熟悉当地环境的滇军,可以说同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自然气势如虹。相反,此时的滇军师出无名,士气本来就并不高。再加上唐继尧逆历史潮流而动,公然反对孙中山的广州国民政府,不得民心。士气低落、劳师远征的滇军,自然不是桂军的对手。



第三,李宗仁等人有孙中山的广州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早在1923年时,黄绍竑就曾前往广州,向孙中山表达了加入革命行列的意愿,得到了孙中山的大力支持。

在唐继尧发动的第一次滇桂战争之时,李宗仁在退出南宁、待机反攻之时,也向广州国民政府求援。而广州国民政府则派出了驻粤滇军范石生部2万余人援助广西。因此,虽然李宗仁部只有2万余人,但是,加上范石生的2万余人,一共4万余人的兵力,面对6万多人的滇军进攻,实力相差并不悬殊。



第四,正确的战略战术。第一次滇桂战争爆发时,李宗仁34岁,黄绍竑30岁,白崇禧32岁,三人正值巅峰之时,不但精力充沛,之前数年的战争也使三个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面对唐继尧滇军的进攻,三个人充分的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华。李宗仁、白崇禧采取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先率部击败龙云部,迫使另一路成为孤军的滇军,退回云南。


第五,唐继尧的滇军内部不稳。虽然唐继尧野心勃勃的四处出兵,意图成为真正的西南王,但是,由于连年征战,云南及滇军内部对唐继尧的不满由来已久,再加上内部实力派如龙云等人的虎视眈眈,唐继尧的滇军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强大。而在第一次滇桂战争之中,各路滇军心怀鬼胎,保存实力,也是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鸢飞九天2018


我在广西长大,经历过文革武斗,大致知道广西出骄兵的民风基础。广西族群有三大类:说桂柳话的北方族系,说广东白话的岭南族系,说壮话的壮语民系。其他瑶族黎族也有不成气候放下不表。三大族系里当兵打仗最狠是说桂柳话的北方族系,其次是说广东白话的岭南族系,再其次是说壮语的壮族。李白桂系军队的中坚分子都是说桂柳话的人。文革武斗打得最狠也是柳州桂林,两派民兵武斗不要命,什么手段都敢用,死磕,没底线,绝不退缩,要面子不要命。至于为什么说桂柳话族群喜欢打狠斗勇,可能是历史上生存环境造成的,不如此不能生存。大家知道广西山多,外来族群要生存必须抗住土著的围攻,不把土著打进山里,外来人没有土地生存,于是世世代代就在打狠斗勇的环境中,练就了能打死磕不要命的风气,一旦有人把他们组织起来,所谓骄兵悍将,战场上就是虎狼之兵谁见谁怕。


吕齐白


首先更正一点,当时滇军人数是6万建国军,桂军有一万多人,加上孙中山派来的国民军,总共3万人。

彭德怀元帅曾经说:“滇军黔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只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说的就是李宗仁的新桂军。



历史上广西就是一个出精兵的地方,广西兵骁勇善战,明朝就有“广西狼兵,雄于天下”的说法。美国将军史迪威说过,广西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抗战时期,全国共有200多万伪军,却几乎没有广西人。广西人最恨叛徒汉奸 每个广西男人都会在关公神像前发誓,绝不当汉奸。广西人全民皆兵 战斗力远超中央军。广西主将李宗仁和白崇禧,治军有方 能征善战,在北伐中打下了钢七军的赫赫名声。李宗仁在台儿庄大战中显示出超强指挥能力。白崇禧人称小诸葛,在血战昆仑关中,战斗惨烈,血流成河。白崇禧带领的广西新兵,把日本人号称钢军的第五师团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这样的广西精兵,在当时中国,真正可以说兵精将勇,罕有敌手了。


而反观滇军,名声比臭水沟差不多。他们当时号称“烟兵”,在攻打广西时,唐继尧提供的奖励是四百万两烟土。历史上的滇军在蔡锷带领下号称冠于全国,到了唐继尧,个人沉湎享受,疏于军务,把云南当成私产,行事卑鄙。在蔡锷护国讨袁时就故意拖延 ,不发军饷。在云南任用私人,处事不公,人民生活痛苦,部署离心离德。
这这样一只队伍远劳师远征,出师名不正,言不顺,主将又不得军心。而对手得到国民政府支持 ,又是本土作战。桂军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主将能力严重不对等,滇军失败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随后唐继尧就被手下将领兵谏下台,结束了他独裁统治的政治生涯。


沧海历史春秋


我是广西桂林人,我来说句公道话吧,往事已成历史,广西人也好,云南人也好,桂军也好,滇军也好,怏怏大中国都是炎黄的后代,都是炎黄的血脉,虽然年代已久,终归是一家,说桂军历害的兄弟也好,说滇军历害的兄弟也好,历害的与不历害的都是哥哥与弟弟而已,生这两个兄弟的照样是他的父亲,同宗同脉。两兄弟谁历害谁不历害都不丢脸也不光荣。所以没必要争论这个问题,实在要争论只能争论哥哥和弟弟谁不当汉奸才是好兄弟,骄傲的说,我们广西人身为中国的一部分,也是炎黄的一部分,历害也好,不历害也好,始终没出过一个汉奸,所以我为广西人骄傲,其他省的兄弟,你们既然历害,你们为什么还要做汉奸?为什么就不敢做一个行的端,走的正,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呢?


用户131448833113


桂林保卫战麻烦了解一下,桂系军民和敌人的鲜血染红了漓江水,连敌人都有高度评价的中国军人,英烈不容你们玷污。云南王抗日战争一心守着滇地,不为抗战出兵出力,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消极抗战这个词对龙云来说,一点也不为过。

自护国大将军蔡锷病逝后,滇军对革命的积极性大幅倒退。如今的污蔑桂系,洗白滇军的观点是错误的,且不尊重历史事实的。台儿庄大捷怎么来的?国民革命钢七军的称号是怎么来的?是数百万广西儿女用鲜血换来的。

对越自卫战二十多年间,多少桂家男儿告别老父弱母,离开新婚妻子,奔赴前线战场,为国家抵御外侮,从此天人永隔,埋骨他乡。在拥护国家统一的思想与行动,桂系无愧天地。


Ivy_薇薇


就别说滇军了,老蒋的中央军都不能拿桂系怎么样,滇军又怎么可能是桂系的对手?桂系,自民国以来,有一派势力一直活跃在我们近代的军事、政治舞台,就是桂系,其代表人物也不断变化,从原来旧桂系的陆荣廷,到后来新桂系的黄绍竑、李宗仁和白崇禧,其中以李宗仁、白崇禧时期最为出名,也被合称“李白”, 以“李白”为代表的新桂系。

有三个特点:第一是持续时间长。新桂系在1925年统一广西后,一直活跃在各个历史时期,直至被第四野战军彻底消灭。第二是军纪严明,作战勇猛。这一点几乎是公认的,从北伐战争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再到抗日战场,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桂系表现得都相当出色,甚至赢得了对手的称赞。第三个特点有点尴尬,那就是桂系军阀屡次“反蒋”,是国民党内的“反蒋”专业户。蒋介石一生中有三次下野,桂系全部参加,而且每次老蒋下台,“李白”二人都出了大力。

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那就是虽然桂系一直反蒋,弄得蒋介石颜面扫地,但蒋介石却依然不除掉他们,反而还一直重用桂系,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有几个原因了,为国军崛起立过功劳,内部团结,桂系在国军内外支持的人挺多。


李三万的三万里


第一次滇桂战争,前后历时四个多月,唐继尧滇军死伤加上被俘的总计达到四万多人,只有两万多人逃回了云南,可以说被李宗仁的桂军打的是一点脾气都没有了。



滇桂战争爆发在1925年,当时孙中山先生刚刚在北京病逝,国内各大军阀趁着这个机会就想着继续扩大自己的地盘,滇系唐继尧就是代表。当时他兵分两路,分别以龙云和唐继虞为首,妄图以自己的优势兵力占领当时正值内乱的广西。龙云的一路很顺利,很快就打下了广西省会南宁,而唐继虞部则被拖在了柳州无法前进,这成为唐继尧失败的重要原因。


李宗仁听闻唐继尧派兵来犯以后,抓紧击败沈鸿英,然后立即回师驰援柳州。桂系三杰中的白崇禧,黄绍竑率先赶到柳州,攻克白马山,炮击浮桥,唐继虞部立刻浮尸遍江,残部溃逃。随后,李宗仁,白崇禧等又立马赶到了南宁,当时龙云知道唐继虞失败以后只能退回云南。

李宗仁能以区区两万人马守住广西,原因无外乎三条。其一,桂军能打,中国近代史上桂军的作战能力一直备受肯定,其中“钢七军”为代表。其二,李宗仁得到了广东革命政府的支持,当时粤军李济深派人帮助桂系守梧州,对战争最后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三,滇军内部不统一,当时唐继虞部比龙云入桂晚了一个月,这让桂军有了机会等到击败沈鸿英部再掉头攻击滇军。


一树梅花一放翁


唐继尧代表不了云南的实力。

一句话,古往今来,很多人都不懂云南的情况。

首先说一点,云南的战斗力主要是少数民族。不管是广东,还是广西,都干不过云南少数民族的。即便是现在,一两个云南少数民族可以把广东广西几百人的工厂搞得鸡飞狗跳,这一点足以说明云南少数民族的强悍。

唐继尧为什么会失败呢?

第一点,唐继尧是汉族,而且还是接受过东京教育的。这样的人,是根本不能领导云南少数民族的。可以说,历史上很少有人能够领导云南的少数民族,特别是汉人,根本不可能。中国历史上也就只有毛主席一人做到而已。

所以,唐继尧身在其位,但没有什么可拿得出手的忠心军事力量,早晚会吃失败。

第二点,唐继尧虽然是云南军阀,但他的“政绩”主要不是在军事上,而是在“筹办市政”和试图“兴办教育”等等这些方面,这个人,虽然学过日本的东西,读过什么“日本军校”。但他并非一个军事人才。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政客,或者说是省部级的政府工作人员而已。只不过在那个年代恰好被搞成了军阀,其实他不懂军事,没有那个能力。

所以,唐继尧会吃败仗是肯定的。

第三点,唐继尧的部队有问题。他是会泽地主出身,汉人,光绪三十年间就留学日本。这样的人,他不懂得联合云南少数民族的力量,云南少数民族也是不会真心忠于他的。所以说,唐继尧手下并没有真正为他卖命的军队。都是什么建国军之类的。也就是说,大家要么就是在他手下混口饭吃,要么就是被形势所迫而在他手下混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唐继尧不吃败仗那才怪。

但是。不要忘记了,百年前的护国第一枪是在云南打响的。没有当初那个护国起义的举动,给人们留下“一个中国”的概念,很可能中国就会四分五裂。

这是一片被遗忘和严重低估的土地。时至今日,它的力量都没有机会展现出来。

而且,云南的情况非常复杂,很多人都不会懂,搞不明白。

这就是为什么云南一直被忽略和遗忘的原因。

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历史上光是一个小小的大理国,存在的时间就超过了大明朝,大清朝。这种文化和力量是非常特殊的,一旦爆发出来,是非常强大的。

当然了,也是很多人不了解的。

要领导汉人不容易,但是是要领导云南就更不容易。难度之大不是一个档次,因为中国人有奴性,但少数民族没有。云南又是多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所以……云南的情况非常的复杂。


二蛋天王


民国时期,发生过的一次战争,其中这个战争有一个令人费解的地方,便是唐继尧和李宗仁,一个七万人,一个呢,却是两万人,可最后结果是以少胜多,这是为什么呢?

在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形式都异常的复杂,各个不同的势力都盘踞一方。当然,这时期的形势,不止是我们所熟悉的北洋军阀混战,而是在全国的各个范围里,从东到西都是如此,我们可能是由于影视艺术作品或者其他的原因,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忽视了各个地方派系之间的斗争。

1924年,滇军唐继尧,企图吞并两广,称霸西南,于是发生了滇桂之战,又被称为第一次滇桂战争。最后,这次的战争结果也是对西南地区甚至是南方地区的革命形势和政局形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至于为什么结果是这样呢?要从以下的几个不同的方面来加以分析。

首先,它是一场比较特殊的斗争,这个特殊又特殊在哪呢,还是在于它是新军阀对旧军阀。即使唐的军队也是骁勇善战,但说到底还是属于旧军阀,其思想过于陈旧,这是属于性质上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历史总是由落后到先进的,落后的东西自然是要被淘汰的。


其次就是军阀的内部不和了,唐的内部组织和协调能力都不够突出,当然,这也是他之所以被称之为旧军阀的一个原因,虽然表面上有很多滇系的老部员和老将领还是称他为老大,但是在背后很多人都是不服气的,特别是掌握了滇军中的强大势力的两兄弟,龙云和卢汉,这两人早有取而代之之意了,在滇军巅峰之时,这两人早就已经背地里暗自筹谋了,在和桂系的交战中,故意保存实力以希望有天可以取而代之。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军事上出现的错误。唐采用了分进合击的方法,这个策略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他没有考虑到广西的地形地势,没有结合作战的实际情况,过于生搬硬套了。最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常说的得人心得天下了,唐当时选择攻打广西比较的尴尬,师出无名,孙中山此时已经成为了大元帅,人心所向,唐在四川等地都没有取得胜利,就别妄想霸占广州取代孙中山了。

综合来说,数量不能代表一切,双方交战,要考虑到战略战术,人心道义。

以上


木剑温不胜


新桂系驱逐滇军之战,前后历时4个多月,滇军死伤、被俘4万人左右,最后只剩3万人逃回云南。记得2016年9月,我在南京大学参加“新桂系研究工作坊”,广西师范大学的刘文俊老师带来大作《桂系战史》,我对滇桂之战由此产生浓厚兴趣,后来又通过广西区政协获得全套《新桂系纪实》。


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北京,云南军阀唐继尧试图趁机扩大地盘,派出唐继虞、龙云两路滇军进兵广西。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的部队当时正与广西军阀沈鸿英展开激战,省会南宁很快就被龙云攻占。但唐继虞这一路行动较慢,又在柳州遇到大麻烦,桂军不仅修筑了大量碉堡,还在碉堡外面挖掘了壕沟,壕沟里外都布满竹签。

滇军攻不下柳州,李宗仁抓紧时间击败沈鸿英,然后急忙回师对付滇军。李、黄、白所部桂军确实只有2万人,不过他们有广东革命政府支持,粤军李济深、郑润琦帮助驻守梧州,另一支滇军范石生部1万5千人全部入桂参战。李宗仁的计划是先把龙云、唐继虞各个击破,然后由范石生乘胜驱逐唐继尧,取而代之。因此,范石生特别来劲。


1925年5月,黄绍竑在柳州沙埔大战唐继虞,白崇禧率部赶到,一举攻克制高点白马山,又指挥炮兵炸断了沙浦江上的浮桥,唐部滇军浮尸满江,残部纷纷溃逃。范石生负责南宁攻城,无奈南宁城垣坚固,架云梯、挖地道都告失败。6月下旬,李、黄、白率领得胜之师加入南宁攻城,龙云得知唐继虞兵败,只好弃城退回云南。
总结李、黄、白胜利的原因,桂军素质相对较好,战斗力较强,同时得到广东革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滇军官兵虽然也不弱,但正值夏秋之交,很多人水土不服,患病死亡时有发生,再加上唐继虞入桂比龙云晚了整整一个多月,配合协调又差,不败才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