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中國成語百科」一曲「高山流水」,覓得知音來!

這世間有一種懂得,叫流水知音,有一種瞭解,叫知己知彼。一種友情,淺遇深藏,一種對望,靜守碎念。今天我們要來講的成語典故是——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成語“高山流水”可以用在兩個地方,一是比喻知音或者知己,二是比喻樂曲高妙。

它出自先秦時期的著作《列子·湯問》,隱藏著伯牙與鍾子期的一段千古佳話。


「古建中國成語百科」一曲“高山流水”,覓得知音來!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叫伯牙的人,他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

年輕的時的他,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鬱蔥蔥,如入仙境一般。

「古建中國成語百科」一曲“高山流水”,覓得知音來!

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響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仲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

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

「古建中國成語百科」一曲“高山流水”,覓得知音來!

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

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

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兩人分別約定,來年中秋此時此刻還在這裡相會。

「古建中國成語百科」一曲“高山流水”,覓得知音來!

第二年,伯牙如期赴會,但卻久等子期不到。於是,伯牙就順著上次鍾子期回家的路去尋找。半路上,他遇到一位老人打聽子期的家。這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位老人正是子期的父親。

老人告訴伯牙,子期又要砍柴又要讀書,再加上家境貧寒,積勞成疾,已經在半月前去世了。子期去世時,擔心伯牙會這在裡久等,叮囑老人一定要在這一天來通知伯牙。

聽到這個消息後悲痛欲絕。他隨老人來到子期的墳前,撫琴一曲哀悼知己。曲畢,就在子期的墳前將琴摔碎,並且發誓終生不再撫琴。


「古建中國成語百科」一曲“高山流水”,覓得知音來!

在伯牙看來,沒有了知音,自己彈琴也沒什麼意思了。自此始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典故,後有稱頌其事,在此築一琴臺,以表紀念。

古琴臺,又名伯牙臺,據記載,伯牙臺建於北宋,清代重修,後破敗,解放後修復。碑廊門額上有“琴臺”二字,相傳為北宋書法家手筆。

歷經風雨的伯牙臺,東對龜山、北臨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麗,幽靜宜人,文化內涵豐富,是武漢的著名音樂文化古蹟,也是湖北省、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文物其一。


「古建中國成語百科」一曲“高山流水”,覓得知音來!

殿堂裡金碧輝煌,殿堂前是相傳為伯牙撫琴的漢白玉築成的琴臺。稍遠處駐足默立時,湖光山色,濃蔭繁花中,可以看到碑廊門額上的那四個字:高山流水。它成了一個召喚,永遠迴響在世人的耳邊!

高山流水的故事,之所以能在兩千多年裡廣為流傳,其中也包含了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

先秦時代百家爭鳴,人才鼎盛。很多士人國家觀念淡薄,並不忠於所在的諸侯國。這些恃才之士在各國間流動頻繁,他們莫不企盼明主知遇。

「古建中國成語百科」一曲“高山流水”,覓得知音來!

他們希望能遇見象知音一般理解自己的諸侯王公,從而一展胸中所學。這幾乎是幾千年來所有讀書人的夢想。

然而,能達到此目標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一生懷才不遇而汲汲無名,有的或隱身市肆,有的則終老山林。

“高山流水”,這個故事背後的寓意是人生遇合的美妙,及人生不遇的缺憾,千百年來引起無數人的共鳴。

古建中國-未來建築的產業鏈孵化平臺。融合建築、文化、文創三大行業,彙集“資訊、商務、文化、交流”四大服務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