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人眼中只有寶玉一人,最終還是有緣無分,嫁給優伶蔣玉函

讀過《紅樓夢》的人都會記得,在寶玉身邊有個叫襲人的大丫環。襲人原名花蕊珠,寶玉初見襲人時,便想到了陸游的詩句“花氣襲人知驟暖”,於是襲人因此得名。她原本是賈母的婢女,生性純良、心思細膩,深得賈母的喜愛。因寶玉性情頑劣,恐難以管教,賈母便將襲人送去寶玉身邊。

襲人眼中只有寶玉一人,最終還是有緣無分,嫁給優伶蔣玉函

而在紅樓夢所提及的眾多女性角色中,襲人是遭受非議較多的一位,甚至有人認為襲人根本就是賈母和王夫人安插在寶玉身邊的一名“間諜”,晴雯的死也與襲人的告密不無關係,而襲人由於與賈母、王夫人的心意“不謀而合”,提出“以後竟還叫二爺搬出院外來住,就好了”的主意,更加堅定了她在賈府長者心中的好形象,王夫人甚至每月從自己的月利中扣錢也要分給襲人一份。

襲人出身貧寒,為了不“看著老子娘餓死”,家人便將她賣入賈府做丫鬟。襲人自幼便離開家,賈府便是她唯一的依靠。最初的襲人是單純執著的,她一心侍奉賈母,跟了寶玉後,心中也便只有寶玉一人。後來她的母親和哥哥想要將她贖回,卻換來了襲人的一場哭鬧,她甚至說出“至死也不回去。”又責怪道:“當日原是你們沒飯吃,就剩了我還值幾兩銀子,要不叫你們賣,沒有個看著老子娘餓死的理;如今幸而買到了這個地方兒,吃穿和主子一樣,……這會子又贖我做什麼?權當我死了,再不必起贖我的念頭了!”這也足以證明在襲人心中已將賈府視作家一樣,對賈母和寶玉的依賴認同使得她不再願意回家。

襲人眼中只有寶玉一人,最終還是有緣無分,嫁給優伶蔣玉函

襲人也是寶玉的初試雲雨對象,在襲人看來,賈母已將自己送給了寶玉,那“今便如此,亦不為越禮”。而云雨過後,寶玉待襲人更是不與常人一般。在襲人心理,漸漸地產生了對寶玉的佔有慾,她自知自己不若黛玉寶釵那般身世出眾,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做了寶玉的妾,服侍他走完這一生。

於是她變了,變得世故和機心深重,特別是晴雯死後,她對寶玉的面貌便有些猙獰起來,當寶玉說出那株海棠花先就死了半邊的話時,襲人變了臉:“那晴雯是個什麼東西?……他總好,也越不過我的次序去。就是這海棠,也該先來比我,也還輪不到他。……”

襲人眼中只有寶玉一人,最終還是有緣無分,嫁給優伶蔣玉函

正如佛家所講的人生有八苦,其中一苦叫做求不得,而襲人遭受的便是這種求而不得之苦。當寶玉遊太虛幻境時他和襲人的感情便已做出了預告: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襲人最終和寶玉天各一方,襲人嫁給了優伶蔣玉函。幸而蔣玉函溫文爾雅,待襲人也是照顧有加,在外人眼中襲人算得上是紅樓中人的幸運兒。可蔣玉函終究不是寶玉,在襲人心中,自始至終只有寶玉最好,只是她再也見不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