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與中原政權八十年戰爭,被唐太宗、高宗父子以滅國結束

唐王朝建立的時候,高句麗國已經存在了六百多年,開始是一個夫餘國在遼東的分支小國,後來東至大海、西至遼東、南有朝鮮半島,竟然頗為強盛。

高句麗並非不想逐鹿中原,但東去之路一直有鮮卑、前秦、北魏、東魏、北齊這些強大勢力,而這些政權注意力都在富庶的中原,對高句麗只是防守。弱小的高句麗只能向中原政權稱臣,縮在朝鮮半島二百餘年。

高句麗與中原政權八十年戰爭,被唐太宗、高宗父子以滅國結束

遼寧桓仁滿族自治縣紅葉,高句麗早期王城

在前隋的時候,高句麗開始不聽話了。

隋朝開始,高句麗與隋王朝接壤,並開始向東發展,侵佔遼東、遼西大片土地,挑起了與中原政權的八十年戰爭。

隋文帝父子先後四次反擊討伐高句麗,但天氣、地理、頑強抵抗等原因,隋朝征伐失敗,並帶來了國內局勢變化,隋王朝因此滅亡。

但高句麗也開始見識到了中原一統王朝的強大。

高句麗與中原政權八十年戰爭,被唐太宗、高宗父子以滅國結束

隋文帝

李淵時期的高句麗,相互之間還是很友好的。

李淵封高句麗王高建武為遼東郡王、高麗王,朝鮮半島上其他小國新羅、百濟也得到郡王封爵,這些國家都多次入長安朝拜,其中新羅與唐王朝關係最好。

李淵也下詔書給高句麗,要求放歸前隋期間流落高句麗的漢人,高建武先後禮送回數萬人。

但唐朝人都對前隋期間高句麗反覆降叛很是不滿,知道這是一個必須除掉的隱患。

高句麗與中原政權八十年戰爭,被唐太宗、高宗父子以滅國結束

陝西省三原縣唐高祖李淵獻陵

李世民時期,試圖畢其功於一役,但沒有取得預期效果。

貞觀初期,高句麗按李世民要求毀掉了前隋將士屍骨壘成的京觀,高句麗得以繼續到長安朝貢。但到了貞觀十六年,高句麗權臣蓋蘇文弒主,殺掉了高建武,另立新王;之後高句麗和百濟開始入侵半島南端的新羅,這些事情讓唐王朝大為不滿。

這時唐王朝已經消滅了東突厥,天可汗之名響徹寰宇。李世民任命李績、張亮分統水陸大軍,親征高句麗,要一舉解決遼東問題。

初戰告捷,先後攻破蓋牟、遼東、白崖等城,張亮率水軍渡海襲佔卑沙城,俘男女數千口;在安市城下圍城打援,大敗高句麗十五萬援軍。但之後連續三個月沒有攻破安市城,天氣轉冷,只得班師。

從五月渡過遼河到九月班師,遼東的天氣只給了李世民五個月的時間,雖然沒有畢其功於一役,但消滅了高句麗大量有生力量,達到了一部分戰略目標,唐軍傷亡也不大。

至於半島上有些人把這個過程描述成唐朝大敗,安市城守將楊萬春也被譽為戰神,甚至李世民中箭瞎了一隻眼睛,這些只能當個笑話聽了。

從遼東回長安之後,李世民在房玄齡、褚遂良的建議下,調整了對高句麗的戰略,開始用偏師消耗高句麗國力。先後數次派遣牛進達、李績、薛萬徹等將領,水陸並進突襲高句麗要地。

遼東到朝鮮半島西海岸,千里海岸線處處烽煙,甚至延鴨綠江深入遼東,高句麗疲於奔命,國力受到極大損耗。

四年後,李世民去世,李治繼位。

高句麗與中原政權八十年戰爭,被唐太宗、高宗父子以滅國結束

吉林集安:航拍“東方金字塔”高句麗長壽王陵

李治時期,改善了李世民的戰略,先滅百濟,南北夾攻滅掉高句麗。

唐高宗李治雖然性格懦弱,但唐王朝強盛繁榮,又有武則天及一批名臣輔佐,繼位19年後,在668年滅掉了高句麗。李治時期,也是唐王朝武功最盛、疆域最為廣闊的時期。

十餘年的戰爭,高句麗已經疲憊到了極點,國內饑荒不斷,只是憑藉蓋蘇文的鐵腕勉強維持。程名振、劉仁軌等唐朝將領不斷渡海襲擾,攻沙卑城,破獨山陣、貴端水,往往是以少勝多,殺傷繳獲很多,走前再一把大火焚城,一點點榨乾了高句麗的元氣。

最後的決戰要開始了,李治命蘇定方率十三萬大軍渡海,從山東出發,直奔朝鮮半島南部熊津江口,與新羅聯軍一道佔領了百濟都城,百濟滅國,南北夾攻態勢已成。之後劉仁軌、劉仁願等百濟留守將領大破高句麗、百濟、倭國聯軍,在半島南端站穩了腳跟。

這時,高句麗的關鍵人物蓋蘇文死亡,高句麗再無強勢人物,蓋蘇文幾個兒子發生內亂,高句麗滅亡進入倒計時。

李績等人從遼東出發,一路高歌猛進,佔新城(遼寧撫順北)扶余(吉林四平),渡過鴨綠江,直抵平壤城下。李績、劉仁軌、郝處俊、薛仁貴會師平壤城下,經一個多月圍困,攻破城池,俘虜了高句麗王和蓋蘇文的兩個兒子,高句麗滅國。

高句麗與中原政權八十年戰爭,被唐太宗、高宗父子以滅國結束

河津寒窯

高句麗的下落。

高句麗原有城池一百七十座,人口六十九萬七千戶。唐王朝在平壤設置了安東都護府,分為四十二州一百縣,遼東、朝鮮半島從此成為唐王朝的土地。

之後對高句麗人民移居內地,共計二萬八千二百戶,大概有十幾萬人,安置地包括山東、江淮以南,以及全國各地空閒地區。這些人逐漸融入到了中華民族當中,再無痕跡。

再之後,原來的高句麗王,已經當上了唐朝的工部尚書,被封朝鮮郡王,派回來安撫當地百姓。高句麗殘餘勢力也曾經發動過叛亂,大部分被消滅,剩下的逃到了新羅。

晚唐時期渤海國應該和高句麗後人有一些關係,渤海國也接受了唐朝的冊封;

高句麗滅亡250年後,王氏高麗王朝建立,自稱是高句麗後人。但一千年後半島上的人很是糾結,如果說是高句麗後人,就要承認從漢唐開始就是中國屬國;如果說是檀君後人呢,又否定了自己祖宗的話,很難自圓其說。

高句麗與中原政權八十年戰爭,被唐太宗、高宗父子以滅國結束

遼寧丹東鳳凰山高句麗山城

蓋蘇文這個高句麗梟雄,是高句麗滅亡的主因。

必須承認,蓋蘇文這人是個人傑,只是生不逢時,如果晚出現二百年沒準能入主中原。

蓋蘇文殺了高句麗王,本來就是唐王朝興兵討伐的很好理由。再加上蓋蘇文不服從唐王朝號令,拒絕了李世民停止入侵新羅的要求,出兵高句麗就成為必然決策。

唐朝大臣們唯一勸阻李世民的是不要親征而已。

按高句麗高家傳統,在打不過的時候就主動投降,這才逃過了數次隋朝的征討。但蓋蘇文掌權後強硬到底,直接造成了高句麗的滅亡。

高句麗與中原政權八十年戰爭,被唐太宗、高宗父子以滅國結束

山西太原;駿馬伴主龍興晉陽雕塑

後世子孫不肖,再無漢唐遺風。

中晚唐時期,唐王朝整體戰略收縮,更是無力顧及東北及半島。加上五代、宋朝連續大分裂時期,這塊土地與中原政權分離了數百年,直到明朝才重新恢復統治。

有點兒遺憾。

高句麗與中原政權八十年戰爭,被唐太宗、高宗父子以滅國結束

白山松水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

原創聲明:本人作品為個人獨立原創,每週一至週五《今日頭條》首發,圖片為《今日頭條》提供的免費正版圖片或原創圖片,歡迎關注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