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延汗中興(六):掃清割據 分封諸子 劃定版圖 影響深遠

達延汗的分封諸子,對後世草原的政治格局有很大影響,有必要詳細一一敘述。

首先是達延汗的長子圖嚕博羅特,他本來應當作為“臺吉”,即汗位的正統繼承人,一說是漢地“太子”一詞的音譯。但是圖嚕博羅特的命運不濟,死在了達延汗之前,還好留下了一個兒子博迪,後來繼承了達延汗的汗位,受封察哈爾萬戶。

達延汗中興(六):掃清割據 分封諸子 劃定版圖 影響深遠

博迪,阿剌克汗

接下來次子烏魯斯博羅特被伊巴哩太師等人害死在成吉思汗陵,死時年紀尚輕,沒有孩子。三子巴爾斯博羅特,在達延汗收服右翼三萬戶之後,受命統領右翼。四子阿爾蘇博羅特,受封土默特。五子阿勒楚博羅特受封內喀爾喀。六子斡齊爾博羅特受封察哈爾的克什克騰。七子阿爾博羅特受封察哈爾的浩齊特。八子格勒博羅特受封察哈爾的敖罕、奈曼兩處。九子格呼森扎,受封外喀爾喀。十子烏巴傘察,受封阿蘇特和永謝布。

達延汗中興(六):掃清割據 分封諸子 劃定版圖 影響深遠

達延汗

為什麼要這樣一一介紹達延汗分封的情況呢?因為達延汗的這種分封,對於蒙古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蒙古草原上原有的政治秩序大體上是由成吉思汗建立起來的。成吉思汗的基本思路就是將整塊土地分成若干小塊,既分封給自己的兒子與親戚,也會根據軍功分封給異姓部落首領,最後將整塊土地的統治權,交給自己的兒子。

達延汗中興(六):掃清割據 分封諸子 劃定版圖 影響深遠

金蓮川

這種分配方式在北元時期已經出現了弊端。因為元朝皇帝最終被迫北逃,等於喪失了自己的領地和領民,反而原來仍然在草原之上的各個部族仍然保存了自己的力量。到了脫古思帖木兒被殺以後,此後登位的大汗變得越來越有名無實,他們除了擁有一個大汗的名號以外,其實在實力上與一般的異姓貴族沒有什麼不同,甚至比一些權臣還有不足。當達延汗即位時,他能夠掌控的只有從滿都魯汗那裡繼承下來的察哈爾萬戶,其他左右五萬戶,不論是否支持達延汗,都在異姓貴族手中掌控。然而達延汗卻通過發動對右翼三萬戶的戰爭和分封諸子,逐漸將異姓貴族排除出去,而將掌握在異姓貴族手中的土地民眾轉移到自己和自己兒子的手中。原有的異姓貴族本來是部落酋長,後來慢慢轉變為管理領地的行政官員,需要對達延汗或達延汗的兒子負責。這些異姓貴族失去了原來的領地和人民,只是收穫了一個“岱達爾罕”的稱號,可以免於賦役。那麼這樣一來,自然解決了長久以來的異姓貴族勢大欺主的問題。

達延汗中興(六):掃清割據 分封諸子 劃定版圖 影響深遠

察哈爾世系表

達延汗復興蒙古,但並未完成對東西蒙古的統一。達延汗實際支配的領地和人民,也只是他旗下的六萬戶而已。至於支持他進行作戰的科爾沁萬戶,以及依違於蒙古和明朝之間的兀良哈三衛,都並不在他的直接支配之下。也就是說,達延汗的實際支配力是遠小於北元之初的幾位大汗,同時也比不上曾經一統蒙古的脫歡和也先兩父子。

但是他的統治與這些前代人物有很大不同之處,譬如也先,他憑藉一時的武力統一了蒙古,卻使矛盾激化,導致身死人手,使蒙古陷入更加混亂的狀態。反觀達延汗,他的支配範圍雖小,但是統治基礎更加牢靠。

達延汗中興(六):掃清割據 分封諸子 劃定版圖 影響深遠

滿都海紀念碑

正如成吉思汗使得草原各部族看到了他們歸入“蒙古”旗下之後,得到的巨大好處和迸發出的巨大力量一樣,達延汗掃清了他旗下各個萬戶的割據力量,使得六萬戶之間逐漸對彼此的身份產生了血緣上的認同,有助於凝結力量,減少分歧,可以一致對外。故此我們可以看到達延汗的所作所為,在後來蒙古歷史的發展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達延汗中興(六):掃清割據 分封諸子 劃定版圖 影響深遠

在達延汗統治之下,蒙古的力量再次恢復過來,重新壓制了瓦剌。牧民的經濟力量也有了很大提升,牲畜的產量一路走高,人口也在持續增加。達延汗在蒙古近40年的統治,給蒙古在制度和經濟上都打好了重要的基礎,這才有後來俺答汗的稱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