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3.1. 長飛光纖:一直只專注於光纖預製棒、 光纖和光纜

3.1.1. 主營業務收入快速增長: 2015-2017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4.35%

主要產品包括光纖預製棒、 光纖和光纜,其中光纖預製棒、 光纖和光纜三類產品, 三類產品合計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均保持在95%以上

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Ø 光纖預製棒:

2015年度、 2016年度及2017年度,公司光纖預製棒產品營業收入分別為146,699.56萬元、 170,202.91萬元及164,320.20萬元。光纖預製棒產品營業收入2016年度較2015年度增長16.02%,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光纖預製棒的銷售價格持續上升,且2016年度隨著公司光纖預製棒產量增長, 自產光纖預製棒銷量上升,但部分被外購光纖預製棒銷量下降所抵消。 光纖預製棒產品營業收入2017年度較2016年度下降3.46%,主要是因為隨著光纖產能大幅提升, 自產光纖預製棒中自用生產光纖的比例提高, 因此銷量大幅下降,但部分被外購光纖預製棒銷量和售價上升所抵消。

自產光纖預製棒:

2015年度、 2016年度及2017年度,公司自產光纖預製棒營業收入分別為90,515.98萬元、 120,529.59萬元及92,956.82萬元。

公司自產光纖預製棒營業收入2016年度相比2015年度增長33.16%,主要是因為:(1)報告期內國內光纖光纜市場需求旺盛,光纖預製棒供應緊張,單位平均售價持續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產光纖預製棒營業收入規模;(2) 2016年下半年公司調整了自產光纖預製棒原材料的供應方式,短期內的原材料供應量增加提升了光纖預製棒產量, 但同期光纖產量增長有限, 促使自產部分銷量和營業收入實現大幅增長。

公司自產光纖預製棒營業收入2017年度相比2016年度下降22.88%,主要是因為:國內光纖光纜市場需求旺盛,隨著公司子公司浙江聯飛和長飛潛江投產,公司光纖產能大幅提升,因此公司用於自產光纖的自產光纖預製棒數量大幅增加,對外直接銷售數量明顯減少, 從而促使自產光纖預製棒的營業收入相應下降,但部分被光纖預製棒銷售價格上漲所抵消。

外購光纖預製棒:

2015年度、 2016年度及2017年度,公司外購光纖預製棒營業收入分別為56,183.57萬元、 49,673.32萬元及71,363.39萬元。

公司外購光纖預製棒營業收入2016年度相比2015年度下降11.59%,主要是因為2016年度公司自產光纖預製棒產量較上年提升,公司外購光纖預製棒總量下降,但部分被光纖預製棒銷售價格上漲所抵消。

公司外購光纖預製棒營業收入2017年度相比2016年度增長43.67%,主要是因採購自包括長飛信越等供應商的光纖預製棒數量大幅增長,公司外銷的光纖預製棒數量有所增長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光纖預製棒銷售價格進一步上升。

Ø 光纖

2015年度、 2016年度及2017年度,公司光纖產品營業收入分別為228,948.22萬元、237,111.56萬元及305,974.43萬元。光纖產品營業收入2016年度較2015年度增長3.57%,主要是由於對外銷售的光纖單位平均售價整體大幅增長,但部分被銷售量下降所抵消。光纖產品營業收入2017年度較2016年度大幅增長29.04%,主要是由於公司光纖整體銷量和售價均較上年有顯著增長。

與光纖預製棒類似,公司報告期內基於市場需求和自身光纖產能情況,自關聯方及第三方處採購光纖,用於自身光纜生產加工及對外銷售。

自產光纖:

2015年度、 2016年度及2017年度,公司自產光纖營業收入分別為110,585.87萬元、 112,926.17萬元及220,177.18萬元。

公司自產光纖營業收入2016年度相比2015年度增長2.12%,主要是因為(1)受光纖預製棒單位平均售價持續提升且三大國有電信運營商於2016年度提高光纜集採價格影響,光纖產品的單位平均售價隨之上漲;(2)由於自產光纜產能大幅上升,自產光纖中用於自產光纜的數量上升,因此對外銷售量下降,部分抵消了單位平均售價提升的影響。

公司自產光纖營業收入2017年度相比2016年度增長94.97%,主要是因為(1)公司光纖產品的單位平均售價上漲; (2) 2017年本公司子公司長飛潛江及浙江聯飛投產,光纖產量大幅上升, 自產光纖對外銷量較上年大幅提升,因此營業收入較上年有大幅增長。

外購光纖:

2015年度、 2016年度及2017年度,公司外購光纖營業收入分別為118,362.35萬元、124,185.39萬元及85,797.25萬元。

公司外購光纖營業收入2016年度相比2015年度增長4.92%,主要是因為光纖單位平均售價在報告期內持續增長,但部分被對外銷售的光纖數量下降所抵消,這主要是因為公司光纜產能提升,用於自產光纜的外購光纖數量顯著增長。

公司外購光纖營業收入2017年度相比2016年度下降30.91%,主要是因為2017年度公司自產光纖產量大幅提升,外購光纖數量整體下降,且公司自產光纜產能大幅提升,因此外購光纖用於自產的數量顯著增加,用於外銷的數量相應減少, 但部分被光纖單位平均售價的增長所抵消。

Ø 光纜

2015年度、 2016年度及2017年度,公司光纜類產品營業收入分別為264,327.46萬元、358,073.94萬元及503,489.67萬元。 光纜產品營業收入2016年度較2015年度增長35.47%,2017年度較2016年度增長40.61%

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受益於國內三大國有電信運營商4G網絡基礎設施的全面鋪設,和中國政府“寬帶中國”、“互聯網+”等國家戰略的持續推進實施,國內光纜行業市場需求旺盛,且近幾年公司提升光纜產能,並不斷開拓境外市場,帶動光纜產品整體銷量持續增長。同時光纜產品的單位平均售價在報告期內基本保持穩定

自產光纜:

2015年度、 2016年度及2017年度,公司自產光纜營業收入分別為80,320.31萬元、140,307.21萬元及216,326.77萬元。公司自產光纜營業收入2016年度相比2015年度增長74.68%, 2017年度相比2016年度增長54.18%

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長飛瀋陽、長飛蘭州和長飛非洲光纜的先後投產並擴大實際產出規模,公司光纜產能有所提升,自產光纜產量逐年攀升。在光纜整體銷量快速增長的同時,自產光纜銷售規模及佔比均呈上升趨勢

外購光纜:

2015年度、 2016年度及2017年度,公司外購光纜營業收入分別為184,007.14萬元、217,766.73萬元及287,162.89萬元。公司外購光纜營業收入2016年度相比2015年度增長18.35%, 2017年度相比2016年度增長31.87%

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國內光纜行業需求旺盛, 公司擴大光纜對外採購量,並銷售給終端客戶以滿足市場需求。

3.1.2. 毛利潤: 2015-2017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6.20%

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潤分別為129,216.65萬元、 164,176.16萬元和276,183.00萬元,2015-2017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6.20%。

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1) 毛利率:2015年度、 2016年度及2017年度,本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9.54%、 20.65%和27.01%,整體成上升趨勢。

毛利率詳情:

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2) 平均售價和平均成本

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3) 前十大客戶:公司前十大客戶的銷售額佔公司全部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64.39%、 69.93%和 66.75%。存在關聯交易。

2017前十大客戶:

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2016前十大客戶:

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2015前十大客戶:

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3.2. 中天科技:業務結構和亨通光電最相似,2017年因光棒產能低被超越

業務結構:和亨通光電最相似。

其中:從佔比上看,光通信及網絡貢獻了26%左右的收入,卻貢獻了60%左右的毛利潤,2017年毛利率提高了1.7個點。電力電纜貢獻了20%左右的收入,貢獻了20%左右的毛利潤,2017年毛利率卻下降了3個點。海洋系列貢獻了3%左右的收入,貢獻了5%左右的毛利潤,2017年毛利率提高了5個點。其他幾類業務加起來貢獻了50%以上的收入,奈何這些盈利能力太差,加起來貢獻了不到15%的毛利潤。

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新能源業務實際上是光伏業務,毛利極速下降,2018年可能會更差。

其中,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光纖預製棒,2017年淨利潤,22,896.17萬元,在17億的合併報表總利潤中,佔比並不高。

3.3. 烽火通信:穩定增長期的尾巴,主營轉為通信系統,光纖光纜佔比26%

3.3.1. 近6年的業務結構已經穩定

業務結構:業務結構趨於穩定,主要收入和業務來源都是通信系統,收入和毛利潤都佔到了63%,光纖光纜只佔到26%左右,還有10%的數據網絡產品。

但是,光纖光纜2017年毛利率提高了兩個點。

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近6年的業務結構已經相當穩定。其中光纖光纜從2001年的收入佔比55%、利潤構成68%,在2017年左右穩定在收入構成26%,利潤構成19%。通信系統,從2001年的收入構成44%、利潤承購31%,在2017年穩定在收入構成63%、利潤構成60%。

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3.3.2. 收入:2004年-2009年是公司高速發展時期;2010-2013年,增速明顯回落;2014年至今業績增速逐步企穩

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3.3.3. 利潤:與收入增速基本匹配,略低於收入的增速

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3.3.4. 毛利率和淨利率,逐年下滑

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3.3.5. 地域分佈值得借鑑,國外業務增長速度快於國內業務。2009年國外業務開始增長

2009年國外業務開始增長,從2009年的3%的佔比,提高到2017年的25%的佔比,高於同行業公司。國外業務的增速高於國內業務的增速。

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從收入複合增長率來看,近兩年國內業務增速為22.29%,國外業務增速為35.38%

從毛利潤複合增長率來看,近兩年國內增速為18.05%,國外業務增速為21.48%

3.3.6. 市場地位:光通信設備在國內僅次於華為和中興通訊,光纖光纜在三大運營商曆年集採市場份額中也保持前五。

3.3.7. 目前可能處於穩定增長期的末期

Ø 基礎紮實:公司前身為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團)系統部和光纖光纜部

目前主要經營通信系統、光纖光纜及電纜和數據網絡產品三大業務。

公司上市之初,光纖光纜及電纜是主要收入來源;自 2002 年開始,光通信系統業務收入比重持續提升;

2003 年,公司通過外延併購開拓了數據網絡產品業務;

2015 年,公司發佈 FitCloud 雲網一體化戰略,開始從“光通信專家”向 ICT 轉型

Ø 關於ICT: 2015 年,公司提出 FitCloud 雲網一體化戰略,加速 ICT 轉型。這也是目前大部分研報所看好的方向

ICT是指IT和CT 的融合,全程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舉例:華為從賣通信設備,到給電信提供天翼雲解決方案,到成立2017年Cloud BU宣佈進軍公有云服務行業。

問題:如何判斷烽火通信的ICT轉型是否能成功?目前來看,很難判斷烽火通信的ICT前景。

Ø 從成長階段來看,烽火通信經歷了快速增長期和穩定增長期,目前處於穩定增長期,目前可能處於穩定增長期的末期。如果沒有能夠爆發式的業務出現,公司渡過穩定增長期後,可能就是利潤下滑期。

Ø 背靠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郵科院與電科院合併,業務可能與大唐有整合,反受拖累。

3.4. 競爭總結:亨通光電在行業內有優勢,盈利能力最強;光纖規模穩居行業第二

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從市場份額來看,長飛和亨通在光纖光纜行業不相上下。但長飛專注於光纖光纜,亨通圍繞光通信開展多元化經營。

亨通光電與同行業內公司對比系列三:同行業業務結構對比

鏈接: https://www.aganjinrong.com/post/1084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