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美國青年:我在美國的生活很壓抑,慶幸來到了中國

在美國,華人通常佔最好的大學人數的10%左右,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華人在美國人口中所佔的比例還不到6%。看起來,美國華人是高等教育的佼佼者,在通往學術成功的光輝道路上前行。然而,沒有人注意到,很多華人在壓力、失望和抑鬱中精神崩潰。

華裔美國青年:我在美國的生活很壓抑,慶幸來到了中國

華裔美國青年陸狄宗(Dik-Chung Luk)說,“我在美國的生活很壓抑,我慶幸來到了中國”。陸狄宗出生於美國緬因州奧古斯塔(Augusta,ME),今年32歲,目前效力於美國一家金融公司的中國區分公司,在中國從事金融投資顧問(Financial investment adviser)的工作。

陸狄宗說,對於我和很多美國華人來說,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從小就給自己施加過多的壓力。種族歧視、父母的期望,如果得不到好成績,往往意味著你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從而辜負家人的期望,並繼續生活在美國最底層,遭受歧視。因此,我們學會了僅僅通過教育學的視角來衡量世界和自己。

華裔美國青年:我在美國的生活很壓抑,慶幸來到了中國

我還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上學時,我試圖從卡馬尼爾塔上跳下來。我以前從來沒有得到過B,直到矢量微積分壓倒了我。我的家人花了很久才說服我,但是我仍然感覺自己很累。

與其他群體相比,華人不願意與人討論他們的心理問題,更不可能依賴心理健康服務,許多人寧願依賴文化上可以接受的紀律和家庭秩序傳統來解決他們的問題。

華裔美國青年:我在美國的生活很壓抑,慶幸來到了中國

我經常在家庭衝突和學業可能失敗的關係中糾結,我的父母拒絕提供專業手段診斷我的抑鬱和心理健康。他們擔心任何心理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我,並會玷汙我的名聲,他們認為我可以僅依靠意志力或紀律就能克服疾病。我不敢公開承認自己在美國很壓抑,而羞恥感使我變得更加孤立。

直到我離開美國,來到中國,才感到能夠呼吸到輕鬆的空氣,一切都變得越來越好,我的壓抑感也不再存在。事實上,我慶幸來到了中國,在這裡,人們真誠待我,不用擔心種族主義和莫名其妙的壓力。我再也不想回到美國,每當想到那裡,我的心情都會很沉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