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歷史名人如上杉謙信一樣自詡神明化身?

惡大於天


我是小老鼠的救贖,我來回答。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上杉謙信。上杉謙信(1530年2月18日—1578年4月19日),日本戰國時代名將。越後國守護代長尾為景幼子,幼名虎千代,成年後稱長尾景虎。由於繼承了關東管領“上杉”姓氏,並先後得到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和將軍足利義輝的賜名,故又稱上杉政虎、上杉輝虎。

天文十七年(1548年)十二月,上杉謙信作為長尾晴景的養子繼承家督和守護代職。天文二十一年(1552年)上杉謙信開始進軍關東,翌年爆發了對武田氏的第一次川中島合戰。武田信玄在弘治元年(1555年)第二次大舉進兵川中島,兩雄對峙了一百五十多天。弘治三年(1557年),武田軍進逼栃尾城,第三次川中島合戰爆發,但無果。同年,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將關東管領職、系圖、重寶等一起轉讓給了上杉謙信。永祿四年(1561年)爆發了與武田氏的第四次川中島合戰,連斬武田信繁、山本勘助、諸角虎定等眾多敵方名將。元龜三年(1572年),武田信玄突然病死於進京途中。死前曾囑勝賴與上杉謙信修好,並以為依託。天正五年(1577年),上杉謙信平定了越中最後的幾個據點,並順勢掃平了能登除七尾城以外的所有地方。

天正六年(1578年)正月,上杉謙信下達了關東征討的總動員令。即將出陣前的三月九日,因飲酒過量而造成腦溢血,三月十三日(4月29日)去世,年僅49歲。官位為“從五位下彈正少弼”,死後由正親町天皇追贈從二位。因其軍事建樹,後世又稱為軍神、“越後之龍”。


上杉謙信雕像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長河中,能夠稱得上為軍神的大將,確實是非常的稀少,這些人無疑都是當代的豪傑,每一位帶兵作戰的能力堪稱冠絕古今。心思縝密的籌謀每一場戰爭,穩穩的拿下戰場,這就是他們的無可匹敵的統兵能力。

下面,咱們就來看看中國古代堪稱軍神存在的五大人物:

一、韓信

韓信,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早年家貧,常從人寄食。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羽,後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蕭何向劉邦保舉韓信,於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對劉邦分析了楚漢雙方的形勢,舉兵東向,三秦可以奪取。劉邦採納了這一建議,立即作了部署,很快佔取了關中。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於是,劉邦遣張良立韓信為齊王,次年十月,又命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漢朝建立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




二、霍去病

霍去病,西漢名將、軍事家,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閃電戰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

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三、徐達

徐達,中國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民族英雄,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農家出身。

元末,他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1363年大敗陳友諒。1364年,朱元璋任他為左相國。1367年,率軍消滅張士誠地方割據勢力。同年任徵虜大將軍,與副將軍常遇春一起揮師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殘暴黑暗的統治,

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滅亡。以後又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餘勢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國公。他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勳。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




四、岳飛

岳飛,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

他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五、項羽

項羽,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鉅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



新中國已經成立70餘年了,中國人民為了新中國的誕生付出了巨大代價。在近代史上也出現了幾個軍神級的人物,我們再來談談近代幾位軍神。

一、劉伯承元帥

第一位軍神那就是劉帥,他善於出奇制勝,以神機妙算、足智多謀著稱。朱元帥曾讚譽他“具有仁、信、智、勇、嚴的軍人品質,有古名將風,為國家不可多得的將才。

就連鄧小平都說伯承同志是我黨我軍的大知識分子,大軍事家。他的軍事指揮藝術和軍事理論造詣,在國內外屈指可數。其主要軍事著述有《劉伯承軍事文選》。譯著有《蘇軍步兵戰鬥條令》、蘇軍《合同戰術》等。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稱帝,隨之爆發了護國討袁戰爭。1916年三月中旬,為支持雲南護國軍在川南戰鬥,二十四歲的劉伯承率領四川護國軍第四支隊,攻克了豐都城,截斷長江交通,陰止袁軍對四川的水陸增援。在激烈的戰鬥中,一顆子彈由他的腦頂打入,從右眼窩飛出。一位德國醫生為他動手術時,劉伯承為了保護腦子,堅決拒絕使用麻醉藥。醫生用顫抖的手摘除了右眼球,又把周圍的壞肉一刀刀挖去,劉伯承緊扶著柱子,渾身冷汗,他咬緊牙關,沒吭一聲。手術後,這位德國醫生翹起大拇指感慨地說:“真不愧為英雄。我當了這麼多年的外科醫生,還沒遇見一個像他這樣的人,他真有你們中國古代關雲長刮骨療毒的氣概!”


二、蔡鍔將軍

民國初年的傑出軍事領袖,早年留學日本就讀東京陸軍士官學校。他思想活躍,成績突出,與同學蔣方震、張孝準,同被稱為“中國士官三傑”。

而蔡鍔將軍一生中,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時期在雲南領導了推翻清朝統治的新軍起義;另一件是四年後積極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維護民主共和國政體的護國軍起義。

1911年10月30日革命黨人李根源等在昆明領導新軍響應武昌起義,蔡被推為臨時革命總司令。旋成立雲南軍政府,任都督。起義成功的消息傳到雲南後的第三天,蔡秘密約集同志劉雲峰、劉存厚、唐繼堯、韓鳳樓、沈汪度、殷承瓛、雷飈、黃永社等計劃響應,預定於十二日發動,推蔡為總指揮,以新軍為骨幹。不料事機洩漏,初九日,雲貴總督署的總文案熊範輿、劉顯冶把新軍不穩的消息密告李經羲和統制鍾麟同,李、鍾會商後擬下令解散新軍以杜絕亂源。10月30日(農曆九月初九)夜,蔡鍔等知道事機迫切,千鈞一髮,遂約同李根源率講武堂學生自西北攻城,蔡自己率三十七協一部分攻東南門[10],次日中午,起義軍勝利攻佔雲貴總督署。由於10月30日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故史稱昆明辛亥起義又被稱為“重九起義”。

還有一件事就誰袁世凱復闢帝制的活動,使蔡鍔氣憤已極,他決心以武力護國討袁,蔡鍔的護國軍出師,對袁世凱震動很大,及至1915年12月25日雲南宣佈獨立,在當天召開的國務會議上,袁世凱竟然語無倫次地抱怨說:“雲南自稱政府,照會英法領事,脫離中央。此事(帝制)餘本不主張,爾等逼餘為之。”眾默然,可見袁世凱的驚慌程度。

護國第一軍在川艱苦奮戰半年之久,中間幾月戰事尤其激烈,處境艱難,在餉彈兩缺,後方接濟時斷的情況下,與號稱精銳的北洋軍奮戰數月,雖沒有奪佔瀘州,卻牽制住了敵軍主力,阻止了敵軍的推進,有力地配合了其它方向軍隊的行動,推動了全國反帝制運動的發展壯大。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被迫宣佈取消帝制。瀘州前線總司令張敬堯,見勝利無望,也在1916年3月31日與蔡鍔達成停戰協議。

當護國戰爭勝利之後,蔡鍔卻病了而這一病,就再也沒有好過,幾次向北京政府請假就醫,都未能獲准,反而臨危受命為四川督軍。當時蔡鍔在全國威望極高,被視為“軍神”,一到成都,“萬人空巷,都想一望風采”。

由於病情惡化,他草草處理了川省善後事宜,東渡日本治病。可惜在1916年11月8日上午,終因醫治無效,病逝於日本福岡,年僅34歲。一位代軍神就這樣英年早逝。

到1917年4月12日,蔡鍔魂歸故里,北洋政府在長沙嶽麓山為他舉行國葬,蔡鍔也成為民國曆史上的“國葬第一人”。

三、彭德懷元帥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是毛主席對彭德懷的評價,可見彭德懷元帥那也是軍神級的人物。



彭德懷於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擔任中國工農紅軍師長、軍長、三軍團總指揮,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長征後期擔任過陝甘支隊司令員;到達陝北以後,擔任過紅軍前敵總指揮。抗日戰爭時期,擔任八路軍副總司令,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書記。解放戰爭時期,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新中國成立以後,先後擔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建設大三線副總指揮。他曾任黨的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政治局委員。他還當選為第一屆和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朝鮮戰爭爆發後,正是彭德懷的關鍵表態,才堅定了毛主席出兵援朝的決心,並擔任志願軍總司令。

這個人曾經打敗了美國的麥克阿瑟。麥克阿瑟成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人被稱為“遠東之王”,曾經被授予陸軍五星上將,因為在菲律賓戰役中打敗日本而出名。

可是這樣的以為備受美國人推崇的將軍卻在朝鮮戰爭中輸給了中國的彭德懷大元帥,打破了他“遠東之王”的名號。麥克阿瑟甚至說出“千萬不要跟中國軍隊在地面上交手,誰跟中國陸軍打仗誰有病”這種話。

當年美國攻打朝鮮時,美國人絕對沒有想到他們會在這塊小小的土地上遭遇這麼大的挫折,彭德懷帶領中國軍隊將信心十足的美國人打得落花流水,美國人稱人十七個國家聯軍最後都攻不下一個彭德懷,由此可見他們對彭德懷元帥的評價有多高。


小老鼠的救贖


自詡神明化身,這種沒羞沒臊沒皮沒臉的事,史上劉邦可是頭牌,來自公元前的頭號影帝。

就因為他幹得太火太知名太經典,所以後來各朝各代,世界各地,慕名來抄作業的人絡繹不絕。不說上杉這種小角色了,舉較近的兩個出名例子:

1837年洪仁坤大病痊癒,聲稱夢見天父耶和華身著白袍在夢境中賜寶刀璽印給他,因此改名為洪秀全。

1616年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在滿州深山老林建國,號稱建元於天命之時。自稱“天命汗”

其實,劉邦也是抄作業抄來的。

陳勝吳廣這兩個民間人才,大澤鄉起事時就用這招炒過。

陳勝用硃砂在白綢子上寫陳勝王三個字,塞到魚肚子裡。還有叫吳廣躲到沒人的廟裡,夜裡點上篝火,學狐狸聲音叫:大楚興、陳勝王。這兩件事,在漁陽戍卒中炒的都比較火。日後殺官造反就有了知名度,打下了群眾基礎。

可陳勝吳廣又是跟誰學的呢?答:秦始皇。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六年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暗示始皇。從這之後,秦始皇定黑龍為大秦水德的象徵,再加上後來秦始皇果然不久死於沙丘,所以大家都稱秦始皇為祖龍。

大秦官員和軍隊旗幟上的那條黑龍,就是這麼來的。陳勝遠遠看見了,心生羨慕,所以有效而仿之,取而代之的念頭。

不過公道地說,這作業陳勝吳廣抄的很一般,唯獨抄到劉邦這裡,就抄出了一段經典。

話說沛縣泗水亭亭長劉邦,奉命帶民夫到驪山,為始皇修皇陵。不料路遇大雨,剛過芒碭山就過了工期,按秦時規,延誤工期者當斬。劉邦就把民夫聚起說:去也是死,返回也是死,不如就此起義吧,說不定還可以絕處求生。弄得眾民夫一致贊同後,便決定回沛縣老家,殺縣令扯大旗,造反。

回到芒碭山南坡,有人稟報:前面遇大蟒擋道!劉邦急忙上前,果見一條大蛇橫臥路中間,攔住歸途。劉邦抽出腰間寶劍,大喝一聲,把大蛇斬為兩段,頓時路上血如泉湧,染紅一片土地。

劉邦帶著眾人繼續跑路。走出數里,遇見一白髮老婦人啼哭,眾問為何,老婦人答:我兒白帝子剛被赤帝子所殺。言罷化作一縷青煙飄然而去,山間傳來一陣怪叫:赤帝子,還吾兒命來!

劉邦仰望空中,哈哈一陣大笑。等到將來再說吧!

經過這一番動靜,民夫都深信劉邦是赤帝子,跟著他定能成就大業,所以對劉邦格外赤誠,作戰倍加勇猛,最終幫助劉邦開創了漢朝帝業。

後來,為紀念劉邦這一場偉大的秀,在芒腸山鐫立了一塊石碑。名為漢高祖斬蛇處。位於河南省永城市芒碭山主峰南麓。

後人有詩《漢高帝斬蛇碑》贊曰:中原競逐鹿,一蛇阻中原。揮劍白帝終,蛇母秋郊哭。

都知道劉邦是個流氓皇帝,所謂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劍取得天下,建立大漢基業。

他最聰明的地方,就是會借力。借人才的力,借形勢的力,借神明的力,所謂能鬥心眼時決不鬥力。就這麼耍著心眼無賴,把史上力量最猛的楚霸王給搞得精疲力盡。真乃天降奇才,哈哈。


竹史鐵驪


先介紹下,上杉謙信這個人吧!

上杉謙信由於卓越的軍事才能而被後世稱為“軍神”或“越後之龍”。主要體現在出兵迅速及退兵的時機把握恰當使得生涯大多數戰爭多以勝利告終。而在天正4年甲斐的僧侶教賀給長福寺的空陀的信中提到,就算是宿敵的武田信玄也常常評價謙信為“日本無雙的名將”。其天才的統率能力可見一斑。

對比中國歷史,我首先想到的是楚漢時期的韓信!果然天才都是相似的,連名字都有點類似[捂臉]

韓信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垓下破項羽。中國古代的軍神!

劉邦評價,“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蕭何評價,“至如信者,國士無雙......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英布評價,“使諸將,諸將獨患淮陰、彭越,今皆已死,餘不足畏也。”

顯然,從這些評價之中,大家可以看到一個公認的事實,即:韓信是超級軍事天才,是奪取天下的關鍵人物。所以,後世稱讚他為“兵仙”,用兵如仙,神出鬼沒,所向無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