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院在津研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合川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谢宝红出席并发言

全国法院在津研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合川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谢宝红出席并发言

全国法院在津研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合川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谢宝红出席并发言

全国法院在津研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10月11日至12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召开“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切实发挥人民法院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研讨会,推动全国法院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合川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谢宝红出席研讨会并发言。

谢院长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全国法院在津研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合川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谢宝红出席并发言

合川法院积极顺应社会治理新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互联网时代的深刻内涵和实现方式,从创新解纷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的需求出发,探索“互联网+多元化解”的解纷模式,建设了一个解纷平台——合舟共济e+平台,推动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和综合防治。

一、线上平台融通、互联共享

发挥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的优势,服务群众解纷、服务调解工作、服务法官办案,力促实现“一个平台解纷、一致规制共治、一套数据共享”。

“一个平台解纷”。平台汇聚各类解纷资源,网上联通了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公证、仲裁和诉讼,能够满足各类解纷需求。平台还联通重庆法院“易诉”“易审”平台和重庆市司法局“巴渝和事佬”等网上纠纷化解平台,提供各种解纷方式,为人民群众解纷提供“全流程”服务,实现“一站式”办理。

“一致规则共治”。“类案指引”列举婚姻家庭、劳动争议、民间借贷、交通事故等6类常见纠纷的特点、所涉及的法律问题等,为调解员规范开展工作提供参考。点击“在线工具”,可进行诉调计算,输入时间、金额等,当事人可了解赔偿类案件可能涉及的医疗费、营养费等各类赔偿项目、赔偿标准。“参考案例”列举了上述几类纠纷的裁判案例和调解案例,帮助当事人选择更经济、更省时省力的方式协商解决矛盾。

“一套数据共享”。平台依托互联网和人民法院专网“两张网”,在确保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建立内外网“互联通道”,所有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当事人若想申请诉讼,并可一键申请法院进行立案登记。平台还对纠纷调解的数量、类型、调解成功的总量、申请司法确认的数量进行归纳统计,科学合理评估调解员和调解组织的工作数量和效果。

二、线下机制共建、诉调对接

传承“枫桥经验”中依靠社会力量参与和共治的理念,强化司法主动参与,强化与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组织衔接,实现更专业、更快捷化解矛盾。

健全工作体系,推进“纠纷分层递进化解”。建立以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为核心、以对接平台为支点、以各领域调解员为延伸的“1+3+N”工作体系,打通保险、金融、物业、道路交通事故、家事等纠纷常见常发领域调解力量与法院的工作对接。

健全诉调对接机制,提升调解工作质量。

合川法院已在区交警支队、纠纷发生较多的3个镇街建立诉调对接工作室,法官助理定期前往指导调解。法院还加强对基层调解组织、调解人员的专题业务培训,引导调解人员将法律规定、审判规则与行业准则、乡约民俗结合起来,依法依规开展调解工作。

支持基层自治团体建设,培育多元共治土壤。选取典型案例编撰以案释法系列读本——《身边的法律故事》,走进村社、学校、企业发放读本开展普法宣传。为合川小沔镇“老兵说法团”等编写普法教材,通过自治团体宣扬政策法规等,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三、夯实基础、强化保障

将多元化解工作与繁简分流、巡回审判等工作相结合,调整法院内部工作力量安排,强化工作保障。

组建快审中心。专职诉前分流、诉调对接、“简案”速裁和解纷平台建设,提升案件处理效率。

健全巡回审判体系。

依托建立在各镇街的便民联络点开展诉前调解、诉调对接、巡回审判、普法宣传,整合法庭干警、村社干部、便民诉讼联络员等各种解纷力量,延伸诉调对接工作触角和覆盖面,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