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國學館:真正「上帝」一詞出自古代中國

正道國學館:真正“上帝”一詞出自古代中國

■有人以為“上帝”是來自於西方的宗教信仰,這其實是一種誤解。真正“上帝”一詞出自古代中國,是昊天上帝或皇天上帝,也是上天、天帝、天父、皇天、老天爺等的正式稱謂。用一句話來概括,先秦上古時期的“上帝”泛指主宰天地宇宙的神靈。

正道國學館:真正“上帝”一詞出自古代中國

■經考古發現,在殷墟出土的甲骨中已有“帝受我佑”的說法,大概的意思是“上帝接受我的祈禱,保佑我。”因為甲骨主要記載的是商代時期,所以據此推斷,古人信仰的“上帝”要比西方的“上帝”早了一千多年。“上”好理解,“帝”是什麼意思呢?甲骨文裡的“帝”字象花蒂之形,蒂落生果,表示有造物之德。“天”有生育萬物之功,所以稱為“帝”,“帝”其實是“天”的別名。正是由對“天”的崇拜開始,形成了中國文化的根源。

正道國學館:真正“上帝”一詞出自古代中國

■“五經”中出現的“上帝”有86次之多。《尚書》載:“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這句話帶有濃厚的人格神色彩,後期儒家信仰中這一色彩逐漸消亡,僅僅被視為哲學上的無形無名的本體,稱為“理”;而人格神的“上帝信仰”則為道教所繼承,發展為“玉皇大帝”。

正道國學館:真正“上帝”一詞出自古代中國

■明朝末期,英國傳教士利瑪竇來華傳教,他把YHWH譯作“上帝”、“天主”,還借用古代文言創造了“聖母”(原為皇太后的尊稱)、“聖經”(原指儒家經典)等詞彙。正是在這些傳教士的推動下,使我們現在理解的“上帝”一詞迅速傳播開來。

■世界範圍內,基督教的傳播非常迅速。《耶穌在北京》一書甚至預言:未來30年內,中國可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成為基督徒,由此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基督國家之一。有些學者認為這樣很不妥:西方的教主喬裝成中國的“上帝”進入中國,並信之行之推而廣之,這是最大的“去中國化”。

正道國學館:真正“上帝”一詞出自古代中國

■對“上帝”的崇拜在西方歷久不衰,究其原因,哲學家帕斯卡爾一語道破,他說:“人的心中有一個洞,除了上帝沒有什麼東西能填滿它”。林語堂先生認為,老子和耶穌在精神上是兄弟。在愛與謙卑的訓言上,老子與耶穌竟然有著驚人的相似,老子說:“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耶穌說:“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做你們的傭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正道國學館:真正“上帝”一詞出自古代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