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第四计「以逸待劳」

三十六计又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汉名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第四计「以逸待劳」

【原文】困敌之势 不以战 损刚亦柔

以逸待劳的本意是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周亡后的战国时期,剩下的七国之中,秦、赵、燕三国都与北方胡人为邻。当时北方的匈奴部落逐渐强大起来。且常到赵国北部边境一带劫掠。匈奴骑兵数量多而精锐,赵国守军无法与之抗衡。当时的赵国名将李牧上任负责抵御匈奴后,在云中、雁门、代三地设置了郡,并且建起了抵御的长城。李牧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对匈奴采取防御为主、设法使敌军产生骄傲情绪的策略。李牧在长城及凸前地区修了很多烽火台,并派出很多细作去探察敌人的动静。并给军士们订立了严格的制度。他传令:“匈奴骑兵来时,要迅速进堡自守,有敢去捕捉匈奴者斩首”。因此,每次匈奴来犯李牧都会提前得知,烽火台立即举火报警。而李牧则从不迎战,坚决的坚壁清野,让军队收好畜产退入堡垒中坚守。同时李牧还每天宰杀牛羊,待士兵吃饱喝足之后,就带领他们练习骑射。长久下来,赵国这边的人畜都没有伤亡损失。而匈奴就以为他兵弱胆小,不敢出战,便不再把他放在眼里。

三十六计第四计「以逸待劳」

但是时间长了,赵王就认为李牧胆小怯战,遣使斥责他避战的行为。但李牧依然照旧行事。赵王怒而撤了他的职,换了边关镇守的将军。新到的将军每当匈奴来犯时,就率兵出战。结果是屡遭失败,损失惨重,边疆不宁,百姓无法耕收。一年后,赵王只得又派李牧去守边疆。李牧就对赵王说:“如果一定要我去的话,请允许我仍按老办法行事,我才敢领命。”赵王无奈答应了他。李牧重回边疆,规矩一切如前。渐渐地,匈奴以为他胆小怯战,对他毫无戒心了。而李牧则对军士们严格训练,直至他率领的部队军纪严明,个个马术精熟,勇敢善战。随后,在匈奴骄惰无备、赵军养精蓄锐后士气正旺的时候,李牧选出战车1300乘,战马15000匹,勇士十五万人,善射者十万人,对懈怠的匈奴发起了总攻。

为了引诱匈奴骑兵,李牧故意让百姓出城放牧。不久,就引来了匈奴小股来犯,试探着进攻。而李牧则佯装败退,丢下数十人。匈奴单于听说后,觉得正是大肆抢掠的时候,马上指挥大军南侵,长驱直入。李牧这边却不紧不慢摆出奇阵,从左右两翼包抄合围,大败匈奴。只此一战,李牧就率赵军消灭匈奴骑兵十余万。随后,李牧还率兵消灭了澹槛部,打败了东胡族,收降了林胡部族。这一系列战争,使匈奴单于引兵远遁,十多年再不敢犯赵国边境。

李牧破匈之战,先是坚壁清野,积极防御,为以后的破匈之战做好准备工作。然后故意示弱,从心理上麻痹匈奴,让对手产生轻敌的思想,从而争取到歼敌的有利战机。李牧是中国北方匈奴崛起后第一个与之大规模交锋的汉族将领,并一战取得了对匈之战的大捷,解除了赵国北部的严重压力,使赵国能腾出手来对抗强秦。同时,在此战中,李牧也创造了步兵大兵团围歼骑兵大兵团的奇迹,堪称战争史上的典范。

此计强调的是,对敌方处于劣势下,不一定只用进攻之法。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已,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所以,不可把以逸待劳的“待”字理解为消极被动的等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