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经济能稳健增长,这个行业成关键

能源大省陕西将继续推动“大西安”发展,同时汽车产业将成为该省“工业调结构”的关键。

1月25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西安召开,陕西省代省长刘国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8年将继续“强关中、优陕北、兴陕南”的策略,同时推动汽车产量增长到80万辆,并为2021年汽车产能达到300万辆奠定基础。

GDP突破2万亿

刘国中在报告中提到,2017年陕西省经济增长好于预期目标,全省追赶超越的步伐明显加快,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1898.81亿元,增长8%,突破2万亿元大关。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006.39亿元、增长11.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30810元和10265元、增长8.3%和9.2%,全部迈上了新台阶。

2018年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研发投入占比达到2.4%。

刘国中在报告中提到,过去五年,陕西经济年均增长8.8%,总量由全国第16位前移至第15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在全国的位次高于经济总量排名。

目前陕西省仍处于“追赶超越”阶段,尽管陕西省GDP上两万亿,进一步确立了西北龙头地位,但从全国而言,陕西省仍排名中游。

目前陕西省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第一是产业结构还没有完全从依靠资源、能源,转化到发挥先进制造业的优势上来;第二是大西安的辐射能力仍较弱。

从区域发展来讲,尽管西安市占陕西省GDP总量30%左右,同时西安是人才密集、技术密集的城市,但西安的辐射能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在关中城市群建设中,其他城市与西安发展差距较大。基于上述问题,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两方面的思路。

首先,就区域发展而言,2018年将继续“强关中、优陕北、兴陕南”的策略。其中重点是持续推进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推动高科技产业园区配套协作,壮大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总部经济,加快打造全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策源地。其次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提出进一步做强汽车工业。

300万辆汽车产能计划

在2017年,陕西省汽车产量突破61万辆的基础上,2018年拟定的目标是增长到80万辆。同时,2018年陕西省将加快打造包括汽车在内的一批先进产业集群,并“围绕2021年产能达到300万辆目标,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汽车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张宝通认为,就区域经济而言,陕西省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将进一步做大以西安为中心,包括宝鸡等地区城市在内的关中城市群的发展。“陕北主要依靠能源化工,关中则在装备制造业上实力强大,而且汽车产业链完整,是装备制造业中占比较大的一块,把汽车制造业发展好了,可以推动关中城市群更有辐射力和竞争力。”张宝通说。

自2010年陕西省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8.7%后,该省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下滑。2016年,陕西工业增加值增长6.8%,比2010年下降11.9个百分点。尽管2017年陕西省工业增加值达到8.2%,实现2015年以来最好水平,但其中的问题依然突出。

陕西省统计局认为,主要问题是陕西工业内部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相对落后,而重工业又以能源化工为主,受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增长压力显著加大。

2016年陕西省规上工业总产值排名前十的行业中,煤炭产业占比仍达到10.7%,高居第一位,有色金属产业以7.1%的占比排名第二。而将在未来几年大力发展的汽车产业,2016年的占比仅5.4%,排名第8位。从2011年开始,陕西省一直处于“工业调结构”的转型过程中,即强调发展非能源产业。

陕西省统计局称,装备制造业是陕西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和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制造业发展和整体经济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

目前,陕西省汽车制造业已经在该省装备制造业中占比超过30%。因此,陕西省拟定的2021年300万辆汽车产能目标,实为推动该省工业调结构转型的重要一步。

2017年7月吉利汽车来到西安经开区落户,计划2020年建成生产,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物流配套 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的四大工艺厂房 ,配套的管理中心、生活配套区等各项辅助设施。

陕西经济能稳健增长,这个行业成关键

2017年12 月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投资400亿,在陕西西咸新区建立宝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及宝能汽车创新研究院。项目规划总产能100万辆,一期投资185亿元,计划2020年建成投产,预计年产整车50万辆、产值超过1000亿元。汽车创新研究院项目投资55亿元,将着力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研发高地。

陕西经济能稳健增长,这个行业成关键

2017年10月开沃新能源汽车西安智造基地项目计划在西安市高新区,建成以西安为中心,辐射中国大西北的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在陕总投资100亿元。

陕西经济能稳健增长,这个行业成关键

2018年1月11日,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扩产项目落地,总投资达20亿元,新建年产3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项目,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产值400亿元。刘振宇坦言,“我们决心把新能源汽车这个大旗抗到底。

陕西的汽车产业具备规模,产业优势明显。陕西省汽车发展规划目标明确提出:到2020年,陕汽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产销商用车20万辆;比亚迪产值将突破500亿元,轿车产销量将突破70万辆;法士特产值将达到300亿元,传动总成200万台以上;吉利汽车宝鸡项目产值力争向300亿元以上迈进。开沃集团布局西安,有利于区域内的汽车产业形成聚集效应。

为了以汽车产业为支柱的先进制造业早日成为推动陕西经济大发展的万亿产业集群,省政府出台了《推动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支持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中表示,为推动陕西省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尽快实现300万辆整车规模,将推出9条鼓励性措施,包括成立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40亿规模的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招商和扩能力度、对新能源车提供资金补助等等措施。

具体9条措施如下:

一、成立省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省长任组长,主管副省长任副组长,各市(区)、省级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二、设立省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总规模40亿元,用于支持汽车产业发展。

三、加大招商和扩能改造力度。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方式,由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直接奖补到各市(区)统筹安排。各市(区)每增加10万辆汽车,奖励1.2亿元;关键零部件重点项目,按投资额的2%予以奖补,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对引进世界知名品牌、中高档汽车企业的市(区),加大奖补力度。

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设立省汽车产业发展基金。省政府和企业同比例出资,鼓励金融机构、汽车企业、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引导已成立的7支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向汽车产业投资力度。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有关市(区)和省级部门提出支持项目清单,基金管理单位负责投资决策,每年投资规模不少于基金当年投放规模的20%。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授信额度不少于100亿元,对汽车重点项目、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汽车重点园区提供优惠贷款利率。

五、支持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我省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列入国家相关鼓励类产业目录,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认定为高新技术的企业,享受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汽车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支持省内汽车企业扩能提升、生产线优化等技术改造,对所需设备的投资按照相关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

六、支持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全省公交、出租、物流等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替换,对公共领域用车替换为新能源汽车的给予国家补贴标准30%的资金补贴。扩大甲醇、乙醇、氢燃料等汽车在全省推广应用。对于购买省内生产的甲醇、乙醇、氢燃料等汽车,重卡按每辆1万元补助,乘用车按每辆5000元补助。

七、优先保障汽车产业土地供给。对重大汽车项目省上统一调配建设用地指标,统筹协调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建立用地审查报批绿色通道,对重大整车项目用地,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实行“点供”。

八、加强人才保障。加大汽车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对汽车企业高管、高端技术人才,优先纳入我省相关人才计划,享受省、市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加强汽车人才培养,优先将重点汽车企业生产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纳入“三秦之光基层人才培养计划”,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九、营造汽车产业发展氛围。支持汽车产业创新中心、大型汽车实验场、汽车试验检测中心、智能网联汽车专用试车线路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和鼓励汽车博物馆、汽车小镇等建设。支持汽车产业园区交通、医院、学校、住房等生活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配套保障。加大宣传力度,举办“一带一路”汽车产业国际论坛、国际国内汽车赛事等活动,扩大我省汽车产业影响力。

根据陕西省政府报告显示,2018年陕西整车产量或达70万辆。总体上全省已投产和在建整车产能总计或可133万辆,汽车产业已经成为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中的第一大产业,陕西将成为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上的重要中高端制造业的产业基地。今后不仅仅是挖煤和出油的地方,更加凸显中高端先进制造业基地。智能终端产业、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产业等将是陕西的新好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