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理財行業:宰客殺熟、無證上崗、不擇手段、捧高踩低……

10月充電季,現在加入見聞會員

每月可免費送5位好友會員資格

來源:華爾街見聞(ID:wallstreetcn),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華爾街見聞“見客計劃”,收錄您身邊的經濟大小事。


華爾街見聞草根調研徵集令,投稿發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本文投稿人是一名理財師,做這行一年有餘,看遍了行業亂象,站出來為大家揭露內幕。


看似高大上的頭銜,從業者卻連基本專業知識都缺乏。宰客殺熟、無證上崗、不擇手段、捧高踩低……為了拿到佣金,可謂用盡了手段。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理财行业:宰客杀熟、无证上岗、不择手段、捧高踩低……

做理財規劃師已一年有半。這裡寫一些親身經驗,而非人云亦云,讀者諸君或能有益。

01

行業亂象,很社會

1、就是業務員

初入行時,我不願被誤解宰熟;故而,除了少數幾位主動要求我推薦產品的,我只默默聯繫陌生人。往往得到的答覆是這樣的:哦,某某公司,我知道的,我那有業務員的。

沒人會說,“某某醫院,我知道的,我那有業務員的。”;也沒人會說,“某某律所,我知道的,我那有業務員的。”。一樣持證上崗,為什麼理財師不能象醫生、律師那樣受待見?因為你不專業。

2、無證上崗

所謂資產配置理念,半小時到1小時,基本可以講完。所謂產品,諸家大型的財富公司,基本類似。客戶若潛心學習,至多2年左右業餘時間,就會挑產品,專業水準不比理財師差。門檻太低。

更離譜的,這個行業,基本都是無證上崗。起碼的基金從業證、理財規劃師證都沒有。

有位同事沾沾自喜的宣稱,“其實我根本不懂金融,我就是賣關係。什麼我都賣的出去,只不過我現在賣的是理財,所以叫理財師。”真是一語中的。恬不知恥。

3、書讀的越多,越不適合

既然實質是跑業務,性格就要豁得出去。客戶不想買,也要一直勸,反覆聯繫。通俗地說,就是臉皮要厚。書讀得越多,越自重,也就越不適合。

4、心要狠

各家公司產品趨同。相對安全的產品,收益偏低,比如債權類產品,年化8%左右,客戶感覺缺乏吸引力,別家給到10%以上。這時就要祭出權益類,比如股權、二級市場,信誓旦旦保證不會虧,什麼騰訊入股、什麼證券金牛獎得主、什麼獨角獸、什麼賺幾倍穩穩的……血本無歸,那是客戶的事。投資是客戶做出的決定,你沒拿刀逼著他。賺進口袋的佣金才是現實的。

為了賺取高佣金,飛單那都不是事;法律上講,也就是欺詐。客戶發現後,一定要咬定,那就是某某公司產品,我們只能死不承認。

5、資源第一

即使你皮厚、心狠,這些必要條件都具備了,還是不能成為優秀的理財師,因為你沒有客戶,我們業內叫資源。私募100萬起投,信託300萬起投,我們的目標客戶基本都是千萬以上可投資產的。這些土豪們,到哪尋覓去?

6、剩者為王

如果你之前在銀行任職過,銀行的理財名單偷出來。或者你逢迎有術,上級願意給你掛單。不然,一入行,就至少每個月100萬的業績,很難完成。

這個行業是高流動性的。哪怕做到區域總經理,也隨時可能下課。我親眼目睹過一位,正在意氣風發地佈局未來,總部突然空降一位代替者,只因前半年的業績不如人意。解聘都用上《孫子兵法》了: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可若你生存下來了,那些離職同事籤進來的客戶,就會逐漸分到你的手上。

7、一顆棋子

入職前,公司會要求填一份調查問卷。列出10位千萬資產以上的熟人、朋友。同時,HR會用高底薪+高提成誘惑你:年薪百萬,迎娶白富美,就在眼前。其實,不過看中了你的人脈。

入職後,就天天催著你拜訪熟人、朋友。不擇手段、死皮賴臉。至於損傷你的人際關係,那是你的事,跟公司無關。招你來,就是為了壓榨你的人脈。壓榨不出了,好,滾吧,下一個。

02

客戶亂象,也很社會

1、跳單

我運氣不錯,一入行,就籤進兩筆,都是陌生客戶。還一直跟一位土豪友好互動;可投資產3000萬。半年時間,雖未見面,遠程幫他把關了幾份協議,避免了損失。

半年後,終於來拜訪我了。座駕陸虎,估值百萬吧。友好會談,做理財規劃。允諾先投500萬。過了幾天,老婆不同意,改為300萬。又過了幾天,不投了。為什麼呢?他一直都是交通銀行私行客戶。交行也有信託部門,交行信託。一聽他要撤資了,嚇壞了,趕緊說:我們也有信託,8%年化收益,安全的。之前,一直拿銀行理財忽悠他,只有5%年化收益。

而我,白忙一場。

2、拉皮條

一位土豪,在同事那投了2000萬,快到期了。同事問,續不續投的?土豪回答:有沒有玩得開的小姐妹?

另一位同事,晚上忽然聯繫我,要白給我一客戶。可投資產1000萬以上。為什麼白給我呢?因為我專業麼?因為我倆關係好麼?不是。那客戶,直接跟同事提出性要求。這位同事,長得挺好看。我決定坑他一把,推薦一筆股權。不過,對方一聽我這沙啞的男聲,就掛了電話。

3、耍大牌

初入行,就簽下了2位陌生客戶。後續,卻也有些波折。畢竟初入行,一些流程、細節,不熟悉。資金到賬晚了好幾天。這期間,我一直積極跟總部溝通;哪裡滯緩了,也一直及時跟客戶聯繫,彙報進展。事情雖解決了,客戶卻很不滿意。之後,我給他們分別寄了些禮品。有一位,冰釋前嫌。

還有一位,一直惡語相向。如果不是我,他還在把錢放銀行,吃3%不到的利息。投的那點錢,到我手上佣金不過1500。直接刪了他微信。老子不欠他的。

4、勢利眼

賣理財的很多都是勢利眼。

我也34歲的人了,業績不好,公司裡叫我小徐、小徐。業績好,絕不敢這麼叫。老子忍了。大多賣理財的缺乏教養,不跟他們一般見識。

之前我教書10年,轉行金融後,有幾位學生家長,主動跟我說,有好的產品可以推薦。公司活動,我就邀約了。看公司裡叫我小徐、小徐,也跟著叫小徐。以前叫我徐老師,現在叫我小徐。

不免想起《大話西遊》裡臺詞:以前叫人家小甜甜,現在叫人家牛夫人;前倨後恭,令人作嘔。

事後,微信直接刪除。這個錢,老子不掙了。

03

另一條路

1、專業

從入行第1天,我就把專業放在首位。每天工作6:00——24:00;一週只上7天班。那位3000萬土豪,雖然最終被銀行拉回去了;素不相識,願意來拜訪我,就因為我專業。

雖然這個行業,不需要多少專業知識。但我認為,專業總有顯露頭角的時機。不是認準某家公司產品,就可以萬事大吉了。爛公司不會有好產品;但好公司也會有爛產品。所以,專業的理財師把關護航,還是必要的。

此外,理財不等於買理財產品。整體資產結構的規劃,還是需要真正的專業知識,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移民、教育、養老……

為了提升專業知識,花費的時間不算,學費就繳了近3萬。

所以不惜代價,因為,老子不想看任何人的臉色。

2、兼職

理財規劃師這個行業,兼職才能做到真正的專業。

你不用背業績壓力。不用被公司趕著見客戶。不用死皮賴臉。這才可以保留尊嚴。沒有尊嚴的理財師,不會真正的專業。

你是兼職,你除了專業,沒有可依靠的。沒有公司的徒有其表、高大上又假大空的活動,幫你忽悠。除了專業,你沒有可以依靠的。

你只需憑藉專業知識,跟客戶推薦真正好的產品。而不用配合公司戰略、公司利益,推薦有害客戶的產品。

你可以同時代理幾家優秀公司。推薦最優的產品給客戶,而不是隻能侷限在某一家公司;客戶選擇餘地大大增加。

3、尊嚴

有些錢不要掙。不要吃惡眼人的飯,那樣,肚子會痛的。

華爾街見聞草根調研徵集令,投稿發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長按下圖,加入見聞會員,

閱讀更多專屬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