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知識」喜得茅土

清嘉慶朝後,漢人官宦之家,常見用貓和五色土做圖案的裝飾板,寓意“喜得茅土”,入朝為官。

在古代,一直存在著“社稷祭祀”的制度,皇帝祭祀時用五色土築壇,東方代表青龍,西方代表白虎,北方代表玄龜,南方代表朱雀,中央代表黃麟。五色土是指青、紅、黃、白、黑五種顏色純天然土壤。五色土是華夏傳統文化的典型符號,數千年來被賦予無限美好的寓意。五色土也代表五方(東南西北中)及五行(金木水火土)。

「民俗知識」喜得茅土

五色土

皇帝在分封諸侯的時候,把某種顏色的土用茅草封包授予受封的人,作為分得某方土地的象徵。《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民俗知識」喜得茅土

後稱冊封諸侯為授茅土,“茅”和“貓”諧音。民間認為貓與土的和是祥瑞之兆。

「民俗知識」喜得茅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