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红肉换成“它”餐后血糖不上升,糖尿病或能少吃药

能少吃药吗?

能!必须要管住嘴、吃对饭。

每个糖友都想少吃点药,但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一定要控制好饮食。只要饮食控制住了,血糖就会趋于平稳,药物自然会相应的减少。特别是在中国,80%的糖友伴有明显的餐后高血糖,这和饮食密切相关,这就更需要管住嘴。吃饭时,把红肉换成“它”,餐后血糖可能不升反降,糖尿病就能少吃药!

吃饭时,红肉换成“它”餐后血糖不上升,糖尿病或能少吃药

花生是一种日常常见的坚果类食物,很多人都十分喜欢吃。除了因为花生吃起来口感好,还具有一定保健功能。花生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健脑、美容护肤、抗衰老等等都有一定的功效。

吃饭时,红肉换成“它”餐后血糖不上升,糖尿病或能少吃药

少量的花生对糖尿病人帮助大:

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JeyaHcmy教授也列举了一项研究成果,共有356个受试对象,其中有203例患Ⅰ型糖尿病,153例患II型糖尿病,受试对象摄入低血糖指数食物(包括花生及其制品、糖麦薄片、全麦脆片,扁豆等)持续10周后,其糖化血红蛋白(HhAIc)降低至0.4%,果糖胺降低至0.2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的降低,对糖尿病人在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吃饭时,红肉换成“它”餐后血糖不上升,糖尿病或能少吃药

花生是一种对血糖影响很小的食物,因此被很多糖尿病人认为是一种很好的食物。确实,有研究发现,花生对预防糖尿病有一定的功效。如果在一顿饭中,把一份红肉换为一份花生的话,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会下降21%。这是因为进食花生后,会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使血糖不会快速升高。

另外,花生由于是一种高纤维食物,同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每天适量摄入对心血管具有很好保护作用,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以及便秘等疾病的发生。

吃饭时,红肉换成“它”餐后血糖不上升,糖尿病或能少吃药

糖尿病人一次吃多少花生合适?

虽然花生有助于降低血糖,但是,花生毕竟含油脂多,过多食用花生,身体内产生的热量增多,不利于控制糖尿病人体重,可能会加重病情,所以糖尿病人吃花生要适量,一天吃40克就够了。

吃饭时,红肉换成“它”餐后血糖不上升,糖尿病或能少吃药

糖尿病人应该怎么吃花生?

1、煮着吃

花生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生吃,也可油炸,或是炒熟,说是水煮,在诸多吃法中,以水煮的吃法最佳。水煮花生更好地保留了花生中原有的植物活性化合物,如植物固醇、皂角甙、白藜芦醇、抗氧化剂等,对防止营养不良,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具有显著作用。尤其是β—谷固醇有预防大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及心血管病的作用。

此外,其中的白藜芦醇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不仅能抵御癌症,还能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心肌梗死与脑梗塞。花生集营养、保健和防病功能于一身,对平衡膳食、改善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

吃饭时,红肉换成“它”餐后血糖不上升,糖尿病或能少吃药

2、花生壳煮水代茶喝

降脂、降压、还止咳

我们吃花生的时候,都是把花生壳丢掉的。殊不知,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来说,花生壳不但简单易得,便宜,效果更是惊人,是一味再好不过的“药”了。常用花生壳煮水代茶饮,还助于减慢心率,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简单来说,就是保护心脏、平稳血压,减少病痛。

吃饭时,红肉换成“它”餐后血糖不上升,糖尿病或能少吃药

3、花生衣不要丢

补血、健脾、提气色

中医认为,花生衣,甘、涩,平。入肺、脾、肝经。有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花生红衣能够补脾胃之气,有养血、止血的作用。花生造血功能强,具有止血和提升血小板的功能,且花生红衣的效果比花生米本身强50倍,所以吃花生最好连红衣一块吃。

吃饭时,红肉换成“它”餐后血糖不上升,糖尿病或能少吃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