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比例質押NO,高質押再融資NO!上市公司被迫主動「降槓桿」

金證券記者 張賀

股票大比例質押導致的爆倉風險正在逐步減弱,《金證券》記者注意到,在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不得不主動“降槓桿”,股票質押業務規模明顯縮水。

質押新規倒逼業務收縮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滬深兩市股票質押初始交易金額與購回交易的差額達1438億元,股票質押業務規模整體負增長。

“抵押品市值縮水加上質押率下降,導致業務負增長”,上海某券商人士對《金證券》記者透露,自己所在的公司,上半年新增股權質押融出資金不僅為負數,而且比去年同期少了近百億。他判斷,在監管收緊、股市波動和上市公司主動壓縮等多重因素下,未來股票質押融資的規模將進一步縮減。

此前有數據顯示,在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發生過股權質押的比例高達97%,“無股不押”隱藏了巨大風險,股權質押強平導致股價閃崩也成為A股大跌的催化劑。

“監管意識到了股權質押風險,上半年就開始嚴控這塊業務”,上述券商人士對《金證券》記者說,今年3月12日起,股權質押新規開始落實,行業發生了深刻變化,“新規之前,金融機構爭搶這項業務,為股東等融資方提供各種便利;新規之後,各金融中介機構大幅提升業務標準,股權質押融資變得越來越難。”

股權質押新規規定,股票質押率上限不得超過60%,單一證券公司、單一資管產品作為融出方接受單隻A股股票質押比例分別不得超過30%、15%,單隻A股股票市場整體質押比例不超過50%。

除了場內的股權質押在收緊,場外的股權質押業務也在收緊。《金證券》記者瞭解到,今年5月證券業協會發布通知,要求證券公司、證券公司子公司及其管理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或定向資產管理客戶,不得作為融出方參與場外股權質押交易;不得提供上市公司股票質押融資的第三方中介服務;存續合約可以延期購回,期限不超過1年。

缺錢公司不得不主動降槓桿

質押新規在抬高交易門檻的同時,也縮減了資金的使用範圍,使得企業股東的股權質押融資受限,為了籌錢,不少上市公司股東不得不另想辦法。

江蘇一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對《金證券》記者說,在去槓桿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大股東越來越缺錢,但要麼股權質押比例已經太高,無法再質押;要麼融入方要求太苛刻,融入資金要存放券商指定銀行的專用賬戶,不給短融長用。他透露,由於質押難度加大,不僅不少民企的股東計劃轉讓部分股權,甚至有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籌劃轉讓控制權。

在發債融資、質押融資無法操作的前提下,也有上市公司開始積極籌劃發行可轉債、配股等股權融資,但重要股東的質押風險,也成為再融資審核的關注重點。

證監會發行監管部8月24日披露的再融資反饋意見顯示,該部在核查喜臨門再融資方案時重點關注了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高比例股權質押一事,要求公司補充披露質押所獲資金用途、是否會導致控制權變更等情況。而據上證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已有39家公司在再融資反饋意見環節被問及質押事項,佔發行監管部同期發出再融資反饋意見的三分之一。

“質押融資不了,希望通過資本市場再融資;但資本市場再融資,又要降低質押比例,否則過不了發審委這關。”江蘇某上市公司大股東對《金證券》記者表示,這也是近期不少缺錢的公司解除股權質押的最主要原因。

記者注意到,8月有多家上市公司發佈股東解除股權質押的公告,其中不少是提前解押。如三維股份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葉繼躍於8月16日將其質押給工行三門支行的1000萬股股份提前解除質押並辦理完成相關手續,此次解除質押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7.88%,該筆質押原到期日為2022年9月30日。再如,鼎龍股份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共同實際控制人之一朱雙全於8月16日將1481.4萬股股份提前解押,該筆股份解押後,朱雙全便無質押及凍結股份。

“不管出於什麼目的,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上市公司大股東轉讓股權、解除質押,都是在降槓桿,對資本市場的整體穩定絕對是一件好事。”上述券商人士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