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的记忆——喜宴与丧宴

关于吃的记忆——喜宴与丧宴

死与生是人世最大的两件事情,从婴儿呱呱坠地时无喜无悲的啼哭,到至亲与世长辞时亲人们悲悲戚戚的哀鸣,死与生相似之处,大抵就在于此吧。

哦不对,至少在我家乡,死与生还有一件相似的事情,那就是办宴席。婴儿的满月宴,与亲人的送别宴,同样隆而重之,亲朋好友从四面八方赶来赴宴,推杯换盏,大快朵颐,用丰盛的美食来迎接新生儿,告诉TA,这个世界是富足的,你不会挨饿;或者送别亡者,让TA相信,在世的亲人们也丰衣足食,不用饥餐露宿。

这是我的理解。在古代,生男生女分为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单是看名字,就知道父母更重视什么了。所以,弄璋之喜自然要大办特办,弄瓦之喜则得过且过,甚或没有。如今,至少在我家乡,这种差别对待已经没有了。尤其在独生子女的时代,无论生儿生女,满月宴都办的一视同仁。

而丧礼,则从春秋时代起,就有着争议。孔子说,慎终追远,而墨子则反对厚葬。在许多年中,我更加支持墨子,直到我在成年后亲自参与一次丧葬仪式,才发现,原来隆重的仪式,丰盛的宴席,确实能够让逝者的离去更受人重视,否则,就真的是黄土一堆草埋了,连个响都听不到。当然,隆重、丰盛都要有度,这个度就是一切都是真挚的,从心出发的事情,与攀比、虚荣无关。

我的二爷爷,活了83岁,见过了许多丧礼的他,在去世前,明确要求儿女们为他办一个热闹的丧礼。我的爹爹和姑姑们,便为他请了一班唢呐匠,热热闹闹的吹了大半夜,震耳欲聋的唢呐声十里八乡都能听得见。那时,趟在棺材里的二爷爷一定是喜欢的,我相信。

既然是宴自然少不了美食和酒水。在我小时候,不管什么样的宴席,通常都是由主家请亲朋或者好友中的资深美食家——也就是饭做得好吃的人——来当主厨,本家人当小工和服务生,为了操持这样的宴席,主家往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是像我家一样人丁兴旺的大家族,找人帮忙自然不费吹灰之力。而那些小门小户,则只能四处求人,且必须要等到农闲时才能办宴席。

可是,喜宴可以等到农闲,丧事却得看天时。因而,许多人家在农忙时父母去世,只好披麻戴孝,在村子里四处求人帮忙,这个时候,是一定要脱帽下跪行礼以示尊重的(在我家乡,不能带孝帽进入别人家中)。而被求到的人家,无论多忙,也会去帮忙。

不过,近几年,这种麻烦就没有了,喜宴一般是去饭店办,而丧宴则请专门办宴席的团队开着大拖车到村里来办,停在空地上。这种车从里边看起来,就像一个大饭店,非常富丽堂皇,冬天有暖气,夏天有风扇,最大的可以放得下几十桌宴席,坐几百号人,厨师、小工和服务生都包了,而宴席之后,他们会把场地打扫的干干净净,让你看不出来这里曾经有过一次酒宴。

我家乡的丧宴分为两大宴,两小宴。在出殡前一天中午,远道而来的亲朋就要由本家招待食宿,这种宴席不用丰盛,只要不让客人挨饿就可。而晚上则要隆重大半,外面唢呐锣鼓震天,宴席酒水饮料络绎不绝。

晚宴后,孝子们抱着丧者的灵牌,唢呐匠在前面吹吹打打,一路走向村口的庙前烧纸祭祀。走到村中间的十字路口,会有乡亲们在路边围观,这时,唢呐匠们会拿出自己的绝活,卖力的表演一番。

出殡当天早上的早餐过去一直是粉汤油糕,如今也保留了下来。吃完早餐后,就是拆灵棚送葬了,而此时,也是孝子贤孙们最后一次见到长辈的面容。这个放在冰柜中的身体,也是最后一次见到日光,然后,就要进入到棺材中,随着灵车一路走到泥土里,这是真正的与世长辞。

等送葬队伍回来后,唢呐们也已经功成身退,而宴席的负责人才要大显身手。这是整个丧葬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顿宴席,对于主家来说,这顿宴席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在乡间的风评,绝对马虎不得。

如今,我家乡的宴席也与时俱进,引进了小龙虾、麻辣香锅这些大菜,不过也只有年轻人和孩子喜欢,老人们大多都不会碰这些吃食。

而随着酒阑人散,一次丧宴也就告一段落,一个人一生的使命也算彻底的完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