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宋朝的小李白科考三敗!卻得皇帝親賜進士出身,被罵反覆小人

高宗下詔傳神器,嗣皇御殿猶揮涕。

當時獲綴鵷鷺行,百寮拜舞皆歔欷。

小臣疏賤亦何取,即日趨召登丹陛。

鳴呼!橋山歲晚松柏寒,殺身從死豈所難!

宋朝是一個文化朝氣蓬勃的巔峰時代,造就了一大批文學大家詩詞文人,重文輕武的基本國策卻給這個國家帶了面臨外來侵略而顯得羸弱的一個表象。在宋朝有傳言:“一個收復失地戰功彪炳的將軍班師回朝,還沒有一個狀元及第的場面風光”的說法。所以在宋朝進士出身對一個人地位是多麼的重要。

他是宋朝的小李白科考三敗!卻得皇帝親賜進士出身,被罵反覆小人


在宋高宗在位的36年裡朝政大權一直被以奸臣丞相秦檜為首主和派所把控,陸游因為力主抗金北伐,陸游一直被排擠和打壓,結果他的三次科考都與進士功名擦肩而過。陸游曾經這樣感嘆過“自卑薄命久病臨場,科場慘敗成了陸游心裡揮之不去的陰影。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宋孝宗即位彌補了陸游一生的遺憾!

上面的這首詩裡描述了陸游一生在經歷三敗考場之後,38歲時被宋孝宗賞識親賜進士出身的這樣一種情景。在詩中陸游講到高宗下詔禪位,孝宗即位,心中百感交集,激動得眼淚都流下來,百官也是激動得哽咽,自己當時有幸得到皇帝賞識和眾大臣參加上朝像鳥排列一樣的場面。孝宗皇帝就像黃帝一樣賢明,而自己沒機會表現才能,居然得到了孝宗的特別待遇恩賜進士出身。即位後不久就召見了自己。自己願意為宋孝宗堅貞不屈殺身從死赴湯蹈火。深深的表達了陸游對宋孝宗的感激之情。

他是宋朝的小李白科考三敗!卻得皇帝親賜進士出身,被罵反覆小人


陸游在晚年寫這首詩的時候賞識的他的宋孝宗已經死了,陸游經歷南宋四位皇帝,當時高宗孝宗已死光宗退位是陸游在宋明宗時期寫的,所以陸游回想起來當年的情景還是十分激動,並不是陸游為了向孝宗皇帝表決心,就算表決心也是對當時宋明宗表決心,說明陸游對孝宗賞識的感激之情是十分真摯的。孝宗皇帝即位知賢任能考核官員是當務之急,其中在官員推薦中陸游的口碑極佳便脫穎而出。

他是宋朝的小李白科考三敗!卻得皇帝親賜進士出身,被罵反覆小人


推薦人中周必大,是陸游的好友來往親密是經得起考驗的朋友。此人官至丞相封益國公。一次孝宗與他閒聊,問他本朝詩人中誰能比李白呀?周必大說當然是陸游。意思就是陸游在宋的地位相當於李白在唐朝的地位。從此陸游就有小李白的說法。說陸游是宋詩第一人,作為著名詩人是相當響亮的。而兩位同時推薦了陸游的還有史浩、黃祖舜。他這時調到了樞密院,中書省管文,樞密院管武,是最高的機關。陸游當編修之後,進入了南宋核心領導機構。兩人是他的頂頭上司史浩、黃黃祖舜都極力推薦了陸游,他,他們作為陸游上司推薦陸游最有發言權,說陸游善詞章諳典故史學詩學功夫都很高。而在這次推薦後,高宗皇帝決定單獨召見陸游。陸游才獲得了機會施展抱負與才華。

他是宋朝的小李白科考三敗!卻得皇帝親賜進士出身,被罵反覆小人


在當時孝宗皇帝決定單獨召見一個八品基層官員,說明對陸游是特殊的恩遇十分重視此人。陸游在這次召見當中對孝宗皇帝提出的很多問題都能胸有成竹對答如流。召見後孝宗非常欣賞陸游,稱為力學有聞,議論剴切。議論中肯,有主見。因此孝宗決定對陸游恩賜榮譽,賜進士出身,對陸游來講是天大榮耀。之前科場三敗,由於受到排擠打壓,對功名已經不抱希望。因而成了陸游終身遺憾。現在得到召見被孝宗皇帝彌補了這個遺憾。在當時是難得的榮耀天大殊榮。所以陸游自己說:”惟是科名之賜,近歲以來,少有此比,不試而與,尤為異恩。“意思說自己不經過科考得到皇帝恩賜進士出身的殊榮是很少有,沒有什麼能與此相比。這也顯示了皇帝的特殊信任這樣的大事,他一開始膽戰心驚不敢相信。寫了好幾封信推辭。陸游推辭真心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知道他對孝宗的感激是發自肺腑的。所以他說為了孝宗皇帝的知遇之恩,為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他是宋朝的小李白科考三敗!卻得皇帝親賜進士出身,被罵反覆小人


因此陸游懷著報答宋孝宗知遇之恩的激動心情,勤勉為政為朝廷出力獻策。而陸游一腔熱血顧不得官場的圓滑世故,在他剛剛受到孝宗皇帝恩賜進士出身不久,他就上奏彈劾孝宗皇帝心腹,熟知忠言逆耳陸游提出很多見解一度讓孝宗皇帝對陸游很反感,罵陸游是反覆無常的小人處處總與自己作對,陸游被貶逐出朝廷從而就這麼結束了陸游短暫的進士生涯!

總有一個人在堅持,總有一件事要完成。以詩為媒,馭歌而行。不喧譁,自有聲。—— 詩音傳媒

歡迎大家評論轉發!有不同見解暢所欲言讓我們互動起來!請關注點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