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无崖子收集的天下武学典籍,两百年后没想到落在这个人的手上

无崖子在琅環福地收集了无数的武学典籍,这些典籍造就了后来对天下武学无所不窥的王语嫣。不过这些典籍最终的归宿如何,又经历了哪些变迁呢?羽菱君这一期来扯扯这些武学典籍的传承与变迁的故事。

当年无崖子收集的天下武学典籍,两百年后没想到落在这个人的手上

在扯这些武学典籍的变迁之前,还是要先来扯扯这些武学典籍的由来,说说无崖子为何要收集这些典籍。

典籍由来

当年逍遥派灵鹫宫中,大师姐天山童姥和小师妹李秋水皆对掌门人无崖子产生了爱意,不过无崖子却只对妩媚多姿的李秋水动了情。无崖子与李秋水两人为了能够双宿双栖,远离逍遥派门规和天山童姥的诸多阻碍,决定远走高飞。他们从天山来到了大理,起初是想寻找当年师傅逍遥子所说的“长春不老谷”,可惜始终未得仙迹,最后落居在无量山,并在那里建了一处“琅環福地”。

无崖子之道号为“无崖”,当是出自《庄子》中的“知也无崖”,意为对知识的无尽探求。因而无崖子对天下各门之学涉猎极广,琴棋书画、算数韬略、医卜星相、奇门五行等等无所不窥,也是无所不精。对天下武学的探究同样如此,真正称得上是学究天人。他和李秋水搜集了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学典籍藏于“琅環福地”,其中就唯缺少林的《易筋经》、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六脉神剑”等绝世武学秘笈而已。两人在这里,情深爱重,时而月下对剑,时而花前赋诗,欢好弥笃。不久还生下了一女,就是后来的王夫人李青萝。

当年无崖子收集的天下武学典籍,两百年后没想到落在这个人的手上

可惜这一切在无崖子看到李秋水的妹妹之后发生了变化,无崖子爱上了他的这个只有十三岁的小姨子,并为她雕刻了一尊玉像,从此痴迷于玉像冷落了李秋水。李秋水为了引起无崖子对她的注意,竟然找了一批俊男寻欢取乐,更勾搭上了无崖子的弟子丁春秋,无崖子一怒之下要清理门户,却被丁春秋趁其不备用毒打下了山崖。而他收藏的那些武学典籍,也被李秋水和丁春秋带着李青萝尽数搬到苏州的曼陀山庄,并在那里修建了一处“琅嬛玉洞”,典藏其中。后来的王语嫣因之得窥天下武学。(注:这是根据新修版设定,按老版是王夫人自己从琅環福地搬回,并在路上遇到了段正淳)

自此无崖子收藏的武学典籍便藏书在了“琅環玉洞”,不过其中的一些典籍,也被慕容博偷了不少到他们慕容家参合庄内典藏武学的“还施水阁”之中。

在新修版《天龙八部》结局,王语嫣回到疯了的慕容复身边。慕容复整天疯言疯语说自己是皇帝,为了不在大宋朝惹祸上身,王语嫣和阿碧把慕容复带到了大理,此后一直生活在大理,段誉不时的接济她们。阿碧是慕容家的女婢,但她有另外一个身份却是“函谷八友”之一康广陵的弟子,康广陵是辩聪先生苏星河的弟子,那无崖子其实是阿碧的太师祖。

她们带着慕容复来到大理,虽然大理是段誉的,但慕容复整天疯言疯语,为了不惹是非,她们远离了人群聚居之地,王语嫣外公外婆曾经所居的“琅環福地”就成了他们避世安居的地方。与他们随行的还有曼陀山庄“琅環玉洞”和参合庄“还施水阁”里的所有武学典籍,也被尽数搬回了这里。这些典籍当年被李青萝(王夫人)从这里带到姑苏,又被她的女儿从姑苏搬回这里,也算是叶落归根了。“琅嬛福地”又成了天下各门各派各行各道典籍的会集之处,同样也为后世的一个奇才提供了一个学身之所。

当年无崖子收集的天下武学典籍,两百年后没想到落在这个人的手上

传承转折

王语嫣她们在琅環福地生活了大约几年之后,慕容复就疯死了。王语嫣被段誉接回大理王宫,与她完婚,并立她为大理国王后。而阿碧却不愿跟随王语嫣入宫,以为慕容复守墓和留守那些武学典籍之名留在了琅嬛福地。阿碧作为康广陵的弟子,最看家的本领就是音律,她在琅環福地,除了整理那些典籍,最重要的就是谱写乐谱和深研乐器。阿碧在这里终老,始终守护着那些武学典籍,也留下下了不少关于音律方面的著作。

前面说到的后世奇人,便是在后来有“东邪”之名的黄药师。黄药师出生在大理丽江,大约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因为学文时藐视孔孟之道,与他的父亲呕气,离家出走,因缘际遇,跟当年的段誉一样,来到琅環福地。并在这里,因之得以窥探天下武学,成就了他的一身之学。

不过黄药师在这里学到的几乎都是外家功夫,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逍遥派的,但因为典籍中并没有逍遥派内功修炼的武学,阿碧也不会逍遥派内功,因此黄药师也并没有机缘修炼得到逍遥派像“北冥神功”这些的内功心法。他的内功修炼法门主要来源典籍中其他门派的一些修炼方式,再加上他的个人感悟。这也是黄药师虽得逍遥派之学,却难以比拟无崖子等人的原因。

当年无崖子收集的天下武学典籍,两百年后没想到落在这个人的手上

而且黄药师是个自负清高之人,他为人处世自成一派,包括自己的武功也是一样。在他的观念里,自己以后行走江湖,所用的武功如果被人看出是师承哪门,那是相当没面子的事情。于是在他将这里的典籍充分消化之后,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和自己所悟的武理,竟然创出了自成一派的武学,并在此后行走江湖之时不断的总结磨合与升华,成就了日后享誉于江湖的“桃花岛武学”。

之后黄药师落居东海桃花岛,成为桃花岛主,开宗立派,开门收徒,他也将琅環福地所藏的典籍全部搬走。就这样,那些武学典籍自此便落户在了桃花岛。不过桃花岛在黄药师之后便没落了,这些典籍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最后传承

这里要再扯后世的一个人,这人便是阳顶天。阳顶天在连载版的《倚天屠龙记》里叫杨破天,他是杨过的入室弟子,杨过传了他“降龙十八掌”和桃花岛武学的“弹指神通”。阳顶天继承杨过遗志,以驱除蒙元的复国大业为己任,带领明教全面复兴。

当年无崖子收集的天下武学典籍,两百年后没想到落在这个人的手上

阳顶天手下有两个人,便是光明左右使的杨逍与范遥,两人合称“逍遥二仙”。他们两个人的名字为何便是恰好的“逍遥”二字呢,实际上是阳顶天为他们所改名而成的。这与当年无崖子的那些武学典籍,也是关系甚大。

黄药师的关门弟子程英与杨过一样,在襄阳城破之后便是以复国的抗元大业为志。因此她在知道杨过弟子阳顶天的抗元大计之后,便将保藏在桃花岛上的那些武学典籍全部送给了阳顶天,以助他抗元一臂之力。阳顶天将这些典籍运到了光明顶,并用这些典籍中武学传给了他手下的明教中人,明教也因此人才辈出。

阳顶天继任明教教主之后,为了抗元大计后继有人,也是为了选拔继任教主的候选之人,传命各地分坛挑选少年精英送往光明顶,由他亲自传授武功,培养成日后教中之栋梁。范遥和杨逍一样,都是从分坛被挑选出来送到光明顶的精英之人。他俩天赋出众,被阳顶天特别对待,传与绝学,特许他俩修炼藏在光明顶中自“琅環福地”而来的那些武学典籍。阳顶天有感于这些武功典籍乃是当年“逍遥派”掌门无崖子搜集而来,于是将杨范二人赐名“逍遥”,以记传承。范遥更是因之,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成就了他的博学之名。

当年无崖子收集的天下武学典籍,两百年后没想到落在这个人的手上

无崖子自己的江湖生涯并没引起多大的惊艳,但他终前所传的虚竹与他当年所收集的那些武学典籍,却为后世的武林造就了不少惊世之事,而且影响之深竟长达两百年之久。其中的传承与变迁,当真是知也无崖,传也无崖。

当年无崖子收集的天下武学典籍,两百年后没想到落在这个人的手上

当然了,以上大多都是羽菱君胡扯之言,纯属是个人为了寻求一个自认为合理的解释而开的脑洞。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