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urity Token那些事儿(二)政策篇

Security Token那些事儿(二)政策篇


上一篇提到,Security Token是区块链从业者关注的重要趋势,它将交易数字化从货币层面,扩大到了资产所有权层面。而如何将Security Token纳入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并制定新的监管政策,是各国政府需要面对的挑战。

美国对Security Token的监管

美国一度将参与数字货币交易视作非法行为。并且,由于华尔街大鳄们的阻拦,美国证监会(SEC)对Security Token的监管也甚是苛刻。这一态度直到2016年后才有所转变,可以说是市场倒逼了监管的优化。

2017年是ICO集中爆发的一年:伴随着以太坊ERC20发币的普及,2017年通过ICO方式募集的资金高达70亿美元,相比2016年,融资金额暴涨了28倍。快速发展同时,ICO背后的诸多问题也一一显现出来:募资金额不合理、资金使用不透明、中心化交易所安全漏洞致使投资者资产被盗失,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7月,美国证监会SEC提出,要对Security Token和 Utility Token进行监管,要求凡是具有证券属性的Security Token都必须在相关部门注册,涉及Security Token的交易所也需要进行注册。同年11月份,SEC发表声明:“现阶段发行的大部分Token都具有证券属性,需要接受SEC监管。”

SEC对Security Token的监管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监管证券的推广渠道

SEC要求,所有证券不能在报纸、杂志、公共网站、电视以及广播等公共媒体上进行宣传;同时,以广告或者以宣传目的展开的研讨会也被禁止。这项规定从源头上抑制了虚假夸大的宣传,保障了投资人的利益,有利于整个行业生态的良性建设。

二、审核证券购买人的资质

SEC要求,证券购买者必须是合格投资者,并且发行者要对其合格投资者的身份与资质进行验证。对购买人资质的审核虽然缩小了募资范围,降低了项目参与度,但更有利于市场监管。合格投资者相比无经验散户,更具有理性的投资眼光和分辨能力,有利于市场的稳健发展。

三、主动披露项目信息

SEC要求,公司对拥有财产、项目业务目的、发行的证券,公司管理等进行介绍;同时要求独立会计事务所对其金融报表进行审核。除了来自联邦层面不同机构的监管外,美国各州对Security Token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也有不同的监管立场,并颁布相关州条例。

综上,美国政府关于通证经济的监管制度有两大特点:

一、从形式上看,既有联邦法规,又有各州规则;

二、从内容来看,既注重对通证业务开展者的资质审核,又对交易流程进行了监管,同时辅以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和保护;

这些措施对于通证行业的起步、发展、和风险防范,都大有裨益。

中国政府对Security Token的监管

相对于美国已将Security Token纳入现行证券监管体系,中国政府对数字货币的法制化监管格局还未定型。

中国在支持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的同时,明令禁止数字货币ICO活动。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正式定性ICO是非法集资,并明确禁止任何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国内不少数字货币交易所也被随之勒令停止。

“9.4事件”导致币圈泡沫突然瓦解,国内ICO活动停止后,部分交易所将业务转到海外。但逐利热度并未消失,比如,2018年第一季度ICO市场研究调查报告显示,ICO行业总收入约61.8亿美元,仅2018年一季度就有412个项目筹集到资金,合计金额高达33亿美元。

之后,监管又深入到支付结算端。这点在主要互联网公司的结算政策趋严上,可见一斑。据蚂蚁金服透露,支付宝对于涉嫌虚拟货币交易的个人账户,会根据情节严重性采取限制账户收款功能,甚至永久限制收款等处理。2018年8月,腾讯表示,已清理所有虚拟币交易的商户号。此外百度也封禁了币圈吧、数字货币吧、虚拟货币吧等贴吧。

各国对Token监管的态度不尽相同。澳大利亚等国家同美国类似,将数字货币纳入现有的证券监管体系,延续了原有的证券监管模式。日本,马耳他等国对数字货币持更积极监管的态度,承认数字货币在该地区的合法地位,并通过严格详细的政策,对数字货币交易进行管理。

长远来看,全球金融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虚拟货币正逐渐改变传统支付业务、财务流程以及个人/组织参与经济活动的模式;因此必将置于各国政府的监管范畴之内。在此大背景下,我们有理由期待,针对Security Token的更成熟、更符合各国国情的监管体系将日趋完善,并推动区块链和数字货币迈向良性发展的下一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