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外學生每天必須走10000步,否則將扣除體育成績的10%

“你今天走了一萬步嗎?”

這是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校園裡,

學生們最近常見的對話。

這源於廣外體育部開發了一套“課外鍛鍊管理系統”,這是被稱為“一個為了讓大家走出宿舍而煞費苦心的小程序”,於4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

通過這套系統,廣外對考核學生戶外運動提出了新要求:每週鍛鍊需要達標五次;每天的達標標準為,當天步數要達到10000步以上,或者當天在安裝有藍牙發射器的體育場館鍛鍊不少於40分鐘。沒有完成者,將扣除體育成績的10%。

廣外學生每天必須走10000步,否則將扣除體育成績的10%

生活在校園裡,每天走一萬步,

一些學生認為這是件極難的事,

有人說想搖晃手機來過關

在大學生身體素質繼續呈下滑趨勢的背景下,如何喚起學生主動鍛鍊的熱情?廣外體育系副主任丘樂威教授對記者說,這套系統並非是要強迫學生去做戶外運動,而是要在校園形成熱愛運動的氛圍。

初衷:鼓勵學生別宅著

玩了一晚上手遊,廣外的學生郭平(化名)意猶未盡,想再玩下去,但這樣的話明早的課就沒法上了。他在一個“代課微信群“發佈了上課時間、地點,表明願意出40元找人代上課。這種生活對他而言,已是常態。

當別的同學中午回到宿舍,那才是郭平起床的時間。上了兩年大學,郭平感覺反應能力不如以前,別人說的話要重複一遍才能聽清楚,常常背疼胃痛,這都是晝夜顛倒、吃飯不規律導致的。

很多學生存在同樣問題,去年8月發佈的《中國學生體質監測發展歷程》顯示,我國大學生體質依然呈現下降趨勢。早些年教育部發布的30年來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變化情況也表明,大學生在爆發力、耐力、力量等項目的表現不如中學生,這源於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自主性不強。

廣外推出的“課外鍛鍊管理系統”所針對的,就是郭平這類宅男群體,讓他們從宿舍走出來。系統通過數據採集來完成對大一大二學生課外運動的考核。學生一天的步數會上傳到後臺統計,一萬步以上則當天達標。從4月2日到4月10日的統計情況來看,這套系統已經由1.1萬名用戶,單日訪問最高人數為0.9萬人,累計採訪用戶運動數據近12萬條。

廣外學生每天必須走10000步,否則將扣除體育成績的10%

學生在網球場打網球。

廣外學生每天必須走10000步,否則將扣除體育成績的10%

廣外在網球場等運動場所安裝了簽到點。

為了不把戶外運動侷限在走路或者跑步,學生當天在安裝有藍牙發射器的體育場館鍛鍊不少於40分鐘也可以達標,廣外在體育館、籃球場、網球場等運動場所安裝了簽到點。學生通過手機簽到後,40分鐘後再簽出,可以代替一天一萬步的要求,完成當天的考核。

對於一天一萬步的標準,廣外體育部表示,他們對一小時慢步走做了實驗,一小時漫步走,基本在5000步左右。他們還找了學生分兩批做了調研,第一批調取了各學院共30名學生過去一個月微信運動的步數,發現學生平均步數每天在8300步左右。第二批找了20名學生做了一週的步數監控,觀察學生每天具體活動和步數的關係。而鍛鍊不少於40分鐘的標準,則是根據教育部每天鍛鍊一小時的要求,除去了學生往返運動場所的時間(約20分鐘)制定出來的。

改變:願意下樓吃飯了 想偷懶有“解鎖方式”

周邊的同學很多在朋友圈曬步數,這似乎成為擺脫“宅男宅女”形象的一種標誌。郭平說:“每天一萬步挺難的,難在抽出時間,我這個作息情況尤其難”。不過他感到,系統上線後自己有一些改變:“以前有外賣,自己不願意下樓,現在願意去拿了。”

昨日中午,在廣外大學城校區的圖書館裡,通過課外鍛鍊系統簽到的大一女生黃婧(化名)說,“我從來不覺得一天一萬步是一件難事,我的同學都可以做到,每天上課下課,在生活區教學區往返,很容易達標呀。”

不過如果內心沒有鍛鍊的熱情,這套系統很容易被學生矇混過關。比如學生可以在籃球場簽到,40分鐘後再簽出,但這40分鐘內,他不一定在打籃球,也可能在玩手機。

對於一天一萬步的看法,一部分學生的看法體現在一些口口相傳的段子裡。一名學生在社交媒體上說:“為了一萬步,我邊做作業邊搖手機,我累了,我媽帶上我的手機就上了跑步機,我媽累了,我爸把我手機放在褲袋裡開始練動感單車,一人讀廣外,全家做運動。”當然也有學生說,宿舍要排個值班制度,每天一個人帶著所有人的手機去校園晃悠。這反映了高校要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是一個系統工程。

效果:操場人數增加了 並非強制而是鼓勵

為了突破每週只上兩節體育課的侷限,廣外2015年就開始嘗試將課外鍛鍊納入體育課程評價當中,當時要求學生每週鍛鍊三次,每次半小時以上,由各體育班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設立小組長,建立微信群,學生將課外體育鍛煉截圖、視頻上傳到微信群,有小組長對課外體育鍛煉進行考勤。這套辦法初期起到很大作用,學生們的體制監測結果也因此有所提高。但後期監管存在難度,有些學生一個學期都用一張截圖來糊弄,辦法開始失靈。於是廣外投入30萬元開發了這套系統。

當然,針對這套系統,有學生提出種種糊弄的方式,廣外體育部對此心知肚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體育部副主任丘樂威教授表示,規章制度都不能杜絕作弊情況,廣外開發的這套系統並不是一個強迫學生鍛鍊的系統。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需要老師課內引導,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同時還需要對體育課程進行改革,真正做到課內外一體,讓學生在課內學習技能,課外有感興趣的內容可練,也要學校保障充足的場地,這不是一個系統上線就能改變的。

丘樂威說,這套系統的作用在於,讓一些愛運動的學生更熱愛運動,讓一些有興趣運動的同學願意開始花時間運動。“先影響一小部分同學,再由這部分同學影響更多的同學。未來我們也會聯合團委、學生會在校內把課外體育鍛煉的氛圍營造起來,讓更多的同學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

丘樂威告訴記者,這套系統上線後還是取得一些效果的,操場上學生明顯增加了,“我一直認為,校園操場上沒有年輕人,那還能叫大學嗎?”

廣外為了“宅男宅女”可真是操碎了心!

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