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风雨物流路,一朝成名天下知!京东物流“中国方案”来了

时间回到2007年,刘强东下定决心自建物流,这个需要持续不断重金投入的项目,让京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饱受外界的猜测和质疑。彼时对于电子商务来说,在轻资产和重资产的争论上,怎么看都是喜欢轻资产的人更多一些。

十年风雨物流路,一朝成名天下知!京东物流“中国方案”来了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2018年10月18日,坐标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会盛大开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供应链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而复杂与多元化的中国供应链场景恰巧给中国物流企业提供了模式创新及应用科技的机会,此时加快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的建设再合适不过了。

就像京东物流CEO王振辉说的那样,"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搭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这件事上,京东物流一直在全力进行着,并且加入进来的伙伴越来越多。

十年风雨物流路,一朝成名天下知!京东物流“中国方案”来了

可能提起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给人的感觉还是太过遥远,但实际上城市物流就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场景。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世界上就是有些人能更早的看到问题并做出相应对策,刘强东和京东物流无疑就是这样的存在。

"我们的目标是在全球构建双48小时通路,实现中国48小时通达全球,并提升世界其他国家本地物流时效,实现当地48小时送达,帮助中国制造通向全球,全球商品进入中国。"王振辉说。实际上不止在国内,像开通211限时达服务的曼谷,"上午下单,下午送达"已经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而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美国等地也在逐渐跟上。

十年风雨物流路,一朝成名天下知!京东物流“中国方案”来了

只靠配送说话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技术在物流中所处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智慧系统、无人技术、数字供应链,京东物流把它们当作是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得以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直在用这些能力输出解决方案。

峰会上,京东物流一口气发布了京东供应链、京东快递、京东冷链、京东快运、京东跨境、京东云仓六大产品以提供一体化的方案,同时京东物流也正式开启了个人快递业务。

十年风雨物流路,一朝成名天下知!京东物流“中国方案”来了

个人快递战场上早已遍布玩家,作为后来者的京东快递看起来机会不多。但就像京东快递主打的"更便捷、更安全、更丰富"理念一样,高品质和差异化的服务将成为京东快递的"新打法"。北上广三地先行,30~50个核心城市明年加入,最后推广全国,届时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消费者们将体验到跨城当日送达及1小时上门取件的优质服务。

除此之外,率先提出地下管廊等物流建设规划的京东物流,凭借十余年的基础建设和供应链深耕,早已具备解决智能城市下物流问题的能力。也正因如此,京东物流联合南开大学、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等九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城市智能物流研究院(雄安)。

十年风雨物流路,一朝成名天下知!京东物流“中国方案”来了

这一切的背后,是京东十年来的不断努力。

2007年,刘强东做出自建仓配一体物流体系的战略性决策,这个时候京东刚获得第一笔融资,此时此刻这一重大决定的做出,刘强东所要面对的内外部压力可想而知。

2009年,买下1400亩地用于物流建设,京东开始推进全国范围的自建仓储网络布局。

2010年,仅仅过去三年,京东当日达、211限时达已经在部分城市实现。

2011年,京东C轮融资的15亿美元被刘强东全部用于自建物流中去。

2014年,京东自营干线运输车队正式投入运营,北京到上海仅需18-20个小时,上海的 "亚洲一号"现代化物流中心正式使用并成为当时国内最先进的仓库。

十年风雨物流路,一朝成名天下知!京东物流“中国方案”来了

2015年,"京东到家"正式启动。

2016年,京东推出"京准达"服务。

2017年,京东推出"精准送达"服务,七座城市,30分钟内送达。

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被认为 "将持续亏损""难以盈利"到2017年12月份实现盈利,再到城市智能物流研究院(雄安)的成立,京东物流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