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嘖嘖,押井守親筆寫的007影評太666了

有賴極度繁榮的出版業,日本導演總能在影像之外,再留下眾多的文字。

繼上次選登了巖井俊二評論《燕尾蝶》之後,今天,我們又奉上了押井守的《007:大破天幕殺機》的影評。

非常犀利,非常開腦洞。

“一生追隨老闆的步伐”,就是邁向用過就被丟棄的第一步

文|押井守

譯|謝承翰、高詹燦

作者簡介:日本動畫編劇、導演、製片人。

嘖嘖嘖,押井守親筆寫的007影評太666了

過時卻又靠著慣性拍下來的《007》

《007:大破天幕殺機》是007系列電影的第23部作品,丹尼爾·克雷格是第3次飾演邦德,薩姆·門德斯則是初次執導該系列作品。

在中學時期,我對007是相當沉迷。對於當時的男學生來說,007是種令人嚮往的人物類型。007外表既帥氣,又隨身攜帶有相當多的道具,而且女人緣極佳,更可以享受冒險;甚至隸屬於某個組織這點同樣拉風十足。

007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既有組織後援,也能夠以個人身份自由發揮。除此之外,每當他接下一個任務,就又可以拿到改造的阿斯頓·馬丁跑車或是公文包炸彈等全新武器,這可真令人羨慕啊!

嘖嘖嘖,押井守親筆寫的007影評太666了

阿斯頓·馬丁跑車不會遲到

過去邦德的敵人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就是要對抗共產世界的陰謀。但若是開誠佈公地講出來,則會引起許多問題,因此編劇便虛構了一個名為“魔鬼黨”的詭異組織。在電影中為了與這虛構的邪惡組織對抗,不惜炸燬一兩座基地,甚至於讓數百名的無辜民眾因此犧牲。

如果挑明邦德對抗的敵人就是蘇聯,那麼整系列作品就會染上政治色彩,陷入探討究竟是自由主義較好,還是共產主義較好的麻煩處境。

日本人對組織總有著某種牴觸感,因此無法發展出堂堂正正的組織。由於對財務省、內閣情報調查室等組織只抱持著公務員的印象,以致發現不了什麼亮點。

嘖嘖嘖,押井守親筆寫的007影評太666了

日文化影響產生的公安九課,是表達立場的獨立部隊

《攻殼機動隊》當中的公安九課亦然。像我現在正在製作的《攻殼機動隊ARISE》是在講公安九課如何誕生。草薙素子是由軍隊製造的戰鬥生化人,原本是軍隊的“兵器”。電影將講述她如何表達自己並非道具的立場,併成為人類的過程。

而為了向軍方表達自己的立場,就只能打造一支屬於自己的部隊,最後她則成功建立起公安九課這支獨立部隊。由於要在日本這麼做就是會經過一些波折,因此最後才會形成獨立的組織。

而007系列雖然綿延拍了好些年頭,但是自某個時期開始,它已經漸漸不符合時代需求了。明明已經進入一個追求冒險的時代,007仍隸屬於老態龍鍾的組織,相較於他賭上性命的工作任務,卻除了使用公費之外,沒有其他好處可拿,在設定上已無亮點可言。

這部《007》是在講該隱與亞伯的故事

007有位名為M夫人的女性上司(朱迪·丹奇 飾)。我在M夫人初次登場時,曾經懷疑過“讓這種老太婆當上司真的沒問題嗎”,但是隨著集數增加,她的存在感也越來越強烈。

嘖嘖嘖,押井守親筆寫的007影評太666了

M夫人是007世界的“鐵娘子”

她的原型是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我想,之所以將邦德的頂頭上司M設定為女性,不知是否為因應時代所需?而最後也只有撒切爾夫人符合這個角色,她可是被譽為“鐵娘子”的人物呢。

她個性堅決,在片頭就已經有過“快開槍”“也許會射中邦德”“別廢話了,開槍”這樣的對話。但是這樣一位鐵娘子亦有其內心的弱點。

席爾瓦(哈維爾·巴登 飾)是詹姆斯·邦德的前任特工,也曾是MI6的王牌。但是他卻在某次事件被組織犧牲掉,就此墮入深淵。這個男人向MI6展開了多次恐怖攻擊,雖說其最終目的尚未明朗,但是與什麼顛覆世界秩序,甚至於實現社會主義等都沾不上邊。

嘖嘖嘖,押井守親筆寫的007影評太666了

席爾瓦的動機像是不受寵的孩子的報復

結果他圖的就是吸引M夫人的注意罷了。我想他的不滿就是“你居然敢把老子用過就棄”吧!而他的後繼者則是詹姆斯·邦德。也就是說,這是一段母親與兄弟倆的情感糾葛。

這就是一段不受母親接納的兒子,與受到母親接納的兒子之間的故事。他的想法是:為什麼你選了邦德,卻不要我呢?我也同樣為了你賭上性命、忍耐拷問,甚至為求自我了斷而搞到整張臉都毀容,都做到這種地步了,為什麼老媽你還是不要我了呢?

簡單扼要地來講,這就是一個心中感到不甘,而打算將母親殺死,自己也共赴黃泉的兒子。

由於自己被母親捨棄,因此對深受母親寵愛的詹姆斯·邦德恨得咬牙切齒。但是在此同時,他也對邦德的處境感同身受,認為對方總有一天也會跟自己一樣。

嘖嘖嘖,押井守親筆寫的007影評太666了

不同命的“兄弟倆”卻同樣有著百轉千回的複雜情緒

而邦德的心情也稍顯複雜,因為他在本片開場部分也被M夫人給捨棄過了。M夫人命令黑人女特工伊芙開槍,即便將邦德一起射死也沒關係。而事實上,子彈也真的命中了邦德,只不過這是部電影罷了,所以邦德又奇蹟般地復活了。

某天,這位放浪形骸,蓄著滿臉鬍子的兒子突然回到了組織,他與M夫人的對話就像是“媽,我回來了”“你跑哪去鬼混啦!你這敗家子”“既然都回家了,就先來幹活吧”。

這雖然不是該隱與亞伯,但同樣都是在描述母親與受寵的兒子,以及不受寵兒子之間的情感糾葛。我從來沒有看過這種《007》,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覺得本片很有趣。

嘖嘖嘖,押井守親筆寫的007影評太666了

這次邦女郎的存在感完全被M夫人蓋過

但是這次的邦德女郎卻太過低調,都沒給觀眾留下太多印象。在片頭誤射邦德的伊芙是這樣,於途中登場的美女賽菲茵亦是欠缺特點。

不過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這次的邦德女郎是M夫人啊!這位外表蒼老的M夫人是007系列承先啟後的終極邦德女郎。M這個字母代表著 Mother,《天幕殺機》也很好地把這一層意思拍了出來,完全可以稱為傑作。而就仔細品味電影的人來說,這部電影拍出了他們想看的點,自然能獲得極高評價。

詹姆斯·邦德是全世界最慘的臨時工

在肖恩·康納利時代,我就已經乖乖端坐在電影院觀賞《007》了。當時正值間諜題材電影的全盛時期。

不過間諜電影還是進入了飽和期冷戰結束後的間諜電影全都欠缺真實性,而除了《鍋匠,裁縫,士兵,間諜》之外,近期的間諜電影大多沒什麼存在價值。雖說現在的間諜電影做工精細,但是頂多就是

以基層戰鬥員作為主人公的動作電影罷了,譬如《極限特工》。《諜影重重》系列雖然拍得很棒,卻只是以底層的殺手作為主人公。間諜電影這個類型很難去符合時代需求。

除了故事情節、演員陣容、執導技巧等部分之外,究竟還要在哪個部分具備真實性呢?當然,《天幕殺機》的故事情節同樣也是荒誕無稽,譬如為了讓間諜大顯身手,讓他們在屋頂上飆車,或是去賭場賭博、與美女搞曖昧等等,該有的套路一個都沒有少。

嘖嘖嘖,押井守親筆寫的007影評太666了

《天幕殺機》彙集了間諜片的各種套路

而這部電影之所以會富有韻味,是因為演的是組織內部的故事。電影中呈現的是組織裡的管理層與被管理層的故事,即上司與下屬的故事。假如以上司與下屬各自如何因應對方作為觀影重點,那麼整部電影看起來又會截然不同。

當然啦,M夫人是上司,而007則是下屬。上司究竟能命令下屬做什麼事情,又可以強行要求下屬揹負多大的風險呢?由於身處諜報組織,因此就007的立場來說,即便他因此犧牲也無可厚非。以某種意思來說,他就算被用完就丟也沒得抱怨,因為他已經在這份合同上簽名了。

準確地說,他並不是正式員工,00編號的性質就像是臨時工。而作為交換,他也獲得了一張殺人執照。與電影導演相同,他只有在執行任務期間能夠獲得職權和預算。當工作結束後,他就暫時與組織沒有瓜葛,因此就可以跑去賭場賭賭錢,等到又有工作時,組織就會再將他叫去。

雖說如此,由於他的工作涉及國家機密,因此並沒有辭職的自由。也就像是在說,你是個臨時工,但是不能辭掉這份工作跑去其他地方上班。邦德沒有辦法自由選擇改去FSB(俄羅斯聯邦安全局),乃至於 CIA(美國中央情報局)上班。如果他這麼做,可就會被組織抹殺了。身為臨時工,卻沒有辦法自行離職,而且有隨時被組織單方面切割的可能性。

嘖嘖嘖,押井守親筆寫的007影評太666了

被組織“用完就扔”的邦德可以算是最慘員工了

也就是說,邦德是全天下受到最不合理待遇的員工

在以前的時代,組織會一肩扛下所有責任,個人則可以放手大幹一場;現在的時代則是整個逆轉,間諜可說是貨真價實的窮忙族。越是努力工作,則壽命也越短,而且只能夠憑藉個人能力去尋求活下來的機會,組織可不會給予任何保障。

以本片來說,組織也幾乎沒有給予邦德太多後援,頂多就是給了一點零用錢罷了,甚至只給他機票而已。即便如此,他還是要遠赴危險得不得了的地方出差,而且要自己想辦法活著回來。我想大概沒有比這更過分的勞資關係了吧!

除此之外,就算在任務中喪命也是沒辦法的事。在邦德與敵人近身肉搏時,傳出“或許會射中邦德”“射到也無妨,開槍”之類的對話。為什麼上司可以說到這種地步,而身為下屬的邦德也能夠接受呢?冷戰時代的間諜都是具有特定意識形態的戰士,但是現在的間諜可沒什麼意識形態啊。M夫人到底是以什麼作為根據,講出“死了也無所謂,動手吧”這種話呢?

在職場尋求親子關係的現代年輕人們

話說,007本人為何對電影中那極差的僱用條件甘之如飴呢?

我覺得既然組織都認為他已經中槍喪命了,那他大可與美女在南方島嶼逍遙快活啊。這種生活雖然缺少了冒險,但是活得可遠比過去還像個人了。

當007特地捨棄那逍遙自在的生活,趕回組織,身為上司的 M夫人卻完全沒有給予007任何援助,她給予007的只是某種母愛。

但是觀眾或許也向往著與這種上司的人際關係,否則《天幕殺機》就不可能會大受歡迎了。

想想007與M夫人、組織之間的關係,他別說是拿到鉅額報酬了,根本就是拿著低薪,同時每次的任務大多都得置之死地而後生。那麼為何007與M夫人的關係還能繼續維持呢?那是因為兩人是母子關係

嘖嘖嘖,押井守親筆寫的007影評太666了

邦德依然出生入死的關鍵是他看中的與M夫人形成的親子關係

我想搞不好所謂現代日本的勞資關係,對下屬而言,上司給予的回饋並不是薪資報酬,而是一種“濃密的情感連結”

在做工作方面的問卷調查時,常常會出現“你最想要的上司類型”“你理想中的上司”等問題。我想那是否是一種對父母親的期待呢?對於尚未獨立自主的兒子、女兒來說,都會希望父母能聽自己說話、信任自己,同時為自己扛責任。也就是說,他們會希望有個人物能為他們的自負心提供一個依憑。

如果一位上班族在公司沒有任何目標,最後或許也會只剩下那種宛如親子關係般的人際關係。我相信至少詹姆斯·邦德就是如此,他的人生除了想要被M夫人視為一個好兒子的想法之外,已經別無所求。如果不是如此,他早就會離開這種條件惡劣的職場,辭職不幹了。

嘖嘖嘖,押井守親筆寫的007影評太666了

MI6根本就是個黑心企業

我們可以說這就是這部電影所包裹的糖衣,也可以說觀眾都已知道《007》的世界就是如此,因此才沒有察覺到罷了。冷靜想想,MI6根本就是個黑心企業啊!

說到底,這個世界上普遍存在一種勞資形態,那就是員工迷上公司老闆的男子氣概,因而無法自公司離職。當一名員工針對“你為什麼要在條件這麼差的公司幹下去呢”的疑問,以“因為我想要一輩子跟隨這個老闆”來回答時,這名員工與老闆之間就是如假包換的親子關係了。而對這名員工來說,獲得老闆的認同就是所謂的自我實現了。這種公司要多少就有多少,特別是中小企業,大家都是這種形態。

而我本人則完全不覺得“電影導演的言行舉止要像是一名父親”。反之,我在拍攝現場的言行舉止更像是一名無可救藥的笨兒子。只要有我想做的事情時,就會死磨活纏地強逼對方說“我要做”,有時我甚至會躺在地上耍賴。

05

之所以搞恐怖攻擊,是想要母親正眼看看自己

在這部電影中,雖說看起來像是在對抗恐怖攻擊,但卻不太瞭解對方為何要策劃恐怖攻擊。而當觀眾抱持著“到底席爾瓦為什麼要策劃恐怖攻擊呢”的疑惑觀看電影,才發現他打著的是“殺死M夫人,自己也共赴黃泉”的餿主意。

為什麼就為了這點事,席爾瓦就要去搞啥恐怖攻擊呢?結果他就只是想要通過搞恐怖攻擊讓老媽困擾,卻大費周章地隨意使喚自己的手下。陪著他瞎忙的手下可真是困擾啊。

劇情可說是亂七八糟。之所以這種糟糕透頂的劇本能夠拍成電影,是因為觀眾對《007》這系列作品已經有基礎認知,如果沒有任何基礎就這樣搞只會被當成白痴。

嘖嘖嘖,押井守親筆寫的007影評太666了

既有架構下新的007故事卻顯得亂七八糟

由於《007》系列已經行之有年,觀眾也對其基礎部分存有認知,劇組也就可以隨意胡來了。這也是我常用的技巧。《福星小子》《機動警察》《攻殼機動隊》皆是如此。要在作品既有的架構當中實現某些事,這部分就歸編劇與導演管了。

雖然導演對劇本的意圖,乃至於真意能夠理解多少尚須打上一個問號,但是以這層意思來說,《天幕殺機》真的拍得很不錯。而我也常常會想,或許拍這部片的導演根本就沒有理解劇本所欲闡述的意圖呢。

顯而易見地,編劇抱持著某種意圖,那就是明確地建立起一個屬於母與子之間的故事構造。電影中有一幕是M夫人打開燈,等著滿臉鬍渣的詹姆斯·邦德歸來,就像是在說“怎麼這麼慢?是跑去哪裡鬼混了?這個笨兒子”。稍微想想,自然就能明白為何電影中會需要這一幕。

而且當M夫人終於在劇終處表現得一臉愧疚,感覺就像是在說“都是我的錯”時,完全就像是在拍一部情感片。我覺得編劇有著相當明顯的意圖。

嘖嘖嘖,押井守親筆寫的007影評太666了

英雄遲暮讓這部《007》尤為煽情

讓我們把這換成商場吧,就很像是一家企業獲得極大成功,完成了自身目標,因而得以自我實現之後,接下來就沒有其他目標了。像是索尼、豐田等企業已經成為日本首屈一指的頂尖企業,但是它們卻無法提出下一個目標。不管是對世人,還是對員工皆然。因此每位員工都只能坐吃等死。

公司裡面高層的CEO、總裁數量屈指可數,剩下的大量員工就只會是所謂的豐田員工、索尼員工,不外如是。即便去到外面,一旦自公司獨立,那麼身份就只會是個糟老頭子,因此也無法自公司離職。除了因經濟不景氣而難以離職之外,員工也會因為恐懼無法自我實現而不敢離職。

就這點斤兩,怎麼可能創造出革新的商品。如此一來,這些員工就只能接受一些亂七八糟的命令,譬如M夫人命令邦德去死,邦德就真的會去死。而相對地,員工則可以獲得隸屬於龐大組織的安心感。

但實際情況是公司逐漸無法給予員工保護以及保障了。員工何時被炒魷魚都不奇怪。就連這種宛如詹姆斯·邦德般的自我實現,似乎也越來越難在大企業通用了。

詹姆斯·邦德是無能者

我覺得,《天幕殺機》雖說努力符合時代要求,結果產生的卻是極為畸形的自我實現。該說那是下屬與上司之間的人際連結呢?或是某種共同性與一體感呢?總之,隱藏於其中的安心感便是詹姆斯·邦德的自我實現了。

基本上,詹姆斯·邦德是個無能者,假如他離開了諜報部門(雖說他無法離開啦),就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做了。除了有賭博的才能、一身好本領之外,他可說是一無所有。此外他只剩下到處釋放荷爾蒙的功能了。

嘖嘖嘖,押井守親筆寫的007影評太666了

離開諜報部門,邦德便成了無能者

當M夫人在電影中不幸遇害,結尾的部分又來了一位繼任者——M先生。但他可是個男人,因此無法對007使用相同手段,那麼007接下來又該如何是好呢?

當然007也可以收拾心情,重新出發,但是即便否定自己至今與上司之間那股類似一體感的連結,接下來也沒有冷戰這個意識形態了,而007又該以什麼東西作為自身目標呢?

容我再順便說上一句,沒想到這種企劃居然會通過呢。我想這是因為此企劃與製片人想要讓《007》系列重新開始的願望一致的緣故。或許以這層意思來說,此企劃是一口氣通過了縫隙。而這也是我很常使用的手段。

製片人其實真的很頭痛,即便再歹戲拖棚地拍攝《007》系列的續作,就中長期來看,票房也只會越來越差。因此才會想要在某個部分重新開始。以某種意思來說,《007》其實是張安全牌,因為這個系列到現在還是很能吸引觀眾,所以也才能一直拍下來。除了在演員陣容上做出調整,也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去改變了。

嘖嘖嘖,押井守親筆寫的007影評太666了

克雷格不是《007》的主角,邦德才是

而丹尼爾·克雷格雖然是位不錯的演員,卻與過去的味道有著明顯的差異。而此企劃也許是湊巧與製片人的願望不謀而合。《天幕殺機》可說是一部由“我們來拍M的故事吧”的點子,以及製片人的想法勉強合成的作品。

不過在提到《007》系列時,我還是不會將這部作品與《金手指》《霹靂彈》《俄羅斯之戀》等作品相提並論。《天幕殺機》果然還是部一次性的作品呀。

【本文節選自導演押井守所著《我每天只工作3小時》,略有刪節,該書近期被由後浪出版公司與四川人民出版社引進並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