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园朴初学堂:行走的国学课堂

基层科协工作人员常感叹: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是“高射炮打蚊子”缺乏抓手,科学传播手段展板、画廊、大篷车“老三样”没有创新。与此同时,科学普及与青少年教育联合不紧密,科学课往往只停留在课程表中,中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有名无实”,群众获得感差,科普工作难见实效。要提高基层科普公共服务水平,扩大科普资源基层供给,科普与青少年科技教育必须打破围墙:一方面要把社会科普资源引进来,让科技教育纳入学校的整体教育;另一方面要带学生走出去,让研学旅行成为一门真正的校外课程。近年来,太湖县科协以“科普+研学”思路重点抓好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五千年文博园转型升级,在实践中共同打造“朴初学堂”研学旅行品牌,工作亮点频现。

文博园朴初学堂:行走的国学课堂

10月13日至14日,中国研学旅行(武汉)高峰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的教育界和旅游界的专家围绕研学旅行展开研讨。五千年文博园“朴初学堂”研学旅行经验在大会上做交流,一时成为论坛热点。

文博园专家严敬群在论坛上做题为《行走中的国学课堂——五千年文博园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理论及实践》专题报告,并针对当前研学旅游“只游不学”、组织随意性、课程效果考核不健全、无规范流程和标准等痛点问题,呼吁要重视教育短板——实践教育,打造研学旅行标准和精品课程,推动研学旅行行业及相关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真正做到“学中行、行中学”,知行合一。

文博园朴初学堂:行走的国学课堂

五千年文博园是安徽省科协授予的“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是安徽省教育厅和安徽省旅游局首批“安徽省研学旅行基地”,基地依托国家文化产业基地、国家4A旅游景区五千年文博园打造“朴初学堂”研学旅行品牌,开发了成熟的研学线路、课程手册和和后期考核评价保障体系,累计接待研学旅行10万人次以上,成为安徽省研学旅行的标杆。县科协以“五个一”赋能文博园,即共建一个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共办一个朴初科协大讲堂、共享一支科技辅导员队伍、共创一个科普研学专家微信交流群、共谋一个科普研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着力解决科普资源不足、科普人才不足、科普支撑不足问题,参与时代出版传媒、安徽教育出版社《行走中的国学课堂(五千年文博园研学旅行教程)》一书编制,与湖北省黄梅县教育局、黄梅县研学旅行办公室程超群、楚龙研学王茵等同仁探讨交流;多次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陈庆军、程波涛、张帆等教授专家研讨文博园项目发展及文创产品开发方向,成功引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科学家徐宁教授在朴初学堂为研学旅行同学讲科普,结合花亭湖水文化科普博览园积极探索设立王浩院士工作站,为文博园“科普+研学”项目推进及创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总投资超5000万元的沉浸式激光巨幕黄梅戏科普剧《新天仙配》正在打磨,未来,文博园还将继续秉持“科普+研学+传承”路线打造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课堂和中华传统文化普及首选平台。(县科协 五千年文博园)

文博园朴初学堂:行走的国学课堂

文博园朴初学堂:行走的国学课堂

文博园朴初学堂:行走的国学课堂

文博园朴初学堂:行走的国学课堂

文博园朴初学堂:行走的国学课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