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山又稱祖宗山入首方位亦作入手

祖山又稱祖宗山入首方位亦作入手

祖山,又稱祖宗山,指龍脈發源處的山。按距離結穴之處的遠近,依次可分為太祖山、太宗山、少祖山、少宗山、父母山。根據古人《山法全書》一書定義太祖山為:太祖者,最高之山,為一方發脈之祖,群龍之所從者是也。大者為一郡之主,或數邑之祖,兩旁必有兩大水夾之。又云:祖宗父母者,自己一龍之山也。 尋龍望勢,先觀祖宗父母。結穴聚氣深厚與否,全賴祖山形勢,此可溯源於傳統的世襲制、門第觀。祖宗尊顯,兒孫榮貴,祖德 高尚,其子嗣亦必立身正直,有乃父乃祖之風。

祖山又稱祖宗山入首方位亦作入手

太祖山欲其高大聳拔,瑞方厚望,氣脈悠長,方顯聚勢深厚。少祖山位於結穴處與太祖山之中,是聚氣的關鍵,要奇特秀麗,方正開展,如果欹斜不正,孤露嶙峋,瘦峭破碎,臃腫粗惡,皆非結穴之象。劉基《堪輿漫興》雲;“近穴名為少祖山,此山吉凶最相關,開睜展翅為祥瑞,低小孤單力必慳。”父母山更近穴場,以前後相連,相生而不相剋為佳。祖宗山與穴場之哼應,須自穴場看去節節增高。如果一重低似一重,名為退龍,縱有結穴,亦福澤不長,子嗣貧窮。

《山法全書》雲:“太袓少袓是辨大地之用,祖宗山是辨中地之用,父母山則是小地之用也。”

祖山又稱祖宗山入首方位亦作入手


入首方位,亦作入手,指龍脈融氣入穴的形勢與方位。風水師於垣局中察脈之到頭止處,故曰入首。風水家認為,龍脈入首處肥豐圓滿,生氣充融者,即是發富發貴之真龍。龍脈來得綿遠者,發福亦綿遠;龍脈來得短促者,發福也短促。

祖山又稱祖宗山入首方位亦作入手


入首方位,與穴局生旺亦須相配。坎龍坐戌,艮龍坐申,兌龍坐亥,震龍坐寅,巽龍坐卯,離龍坐巳,坤龍坐酉,兌龍坐亥,幹龍坐子。為犯龍上八煞,其龍變假,輕減富貴,重則破家絕嗣。回龍入首者,謂翻身顧祖之回龍到頭,若得下砂逆轉,明堂端正,亦可結佳穴。

潛龍入首者,謂龍脈到頭,形潛於平地,結穴之地當於高一寸者為山,低一寸者為水之隱隱隆隆中細辯窩凹鉗口,有眾水環繞,方為真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