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如何赢世道人心?没钱时借的讲究,有钱时用的更懂人情世故

从钱庄干杂活的伙计到大清首富,从一无所有到富可敌国,胡雪岩花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要问在这三十年里,胡雪岩沉淀下来的最接地气的人生智慧是什么?六个字可以概括,赢世道,赢人心。

从这个角度看胡雪岩,他可以做每个人的人生导师,咱们今天就通过几个鲜活细致的片段来聊一聊这样的胡雪岩。

胡雪岩如何赢世道人心?没钱时借的讲究,有钱时用的更懂人情世故

五两银子

胡雪岩还是小伙计的时候,曾因朋友落难向人借过五两银子帮朋友渡难关,他这五两银子借的可以说是小事里有大讲究,钱财是钱财,情义是情义。

他这朋友是从老家来杭州谋事的,事没谋到,人却病倒在了客栈里。因为囊中羞涩,小半个月下来,房租饭钱欠了不少,加之还要就医买药,弄的是没五两银子出不了门。胡雪岩知道这事后,想帮但手里又没钱,于是就去平日有交情的另一伙计家借。

敲开人家的门,不巧,那伙计不在家,只有伙计的老婆在。

此时的胡雪岩虽然也是落魄之人,但身上却并没有穷酸潦倒气,为了帮老家来的朋友尽快渡过难关,义字当头,他大大方方地开了口。

那伙计的老婆人不错,也是个重情义的妇人,一听胡雪岩是为了帮朋友,没有犹豫就拿出了五两银子。

胡雪岩接过五两银子后对那伙计的老婆说,感谢嫂子救难,但我眼下境况不好,这五两银子什么时候能还上,还说不好,但请嫂子放心,这五两银子难不到我,我一定尽快还上。

说到这里,胡雪岩从手上取下了一只风藤镯子,接着说,这镯子是我娘的东西,虽不值几个钱,但在我心里的分量很重,嫂子你暂且收下这镯子,它不算押头,只算个凭证。

这只镯子其实就是胡雪岩向人家立下的借钱字据,这里不仅有规矩,还有一份难得的讲究。

日子过了不久,胡雪岩挣来了那五两银子,还钱的时候,那伙计的老婆要将镯子还给胡雪岩,但胡雪岩没有在那个时候拿回自己的镯子。

他对那伙计的老婆说,嫂子,五两银子我是还上了,但五两银子里的情义我还没还上,所以这镯子还得暂时放嫂子手里。

这份讲究在常人看来多少有些多此一举,甚至刻意造作。但会不会做人,区别有时候恰恰就在这里,只要真心实意,讲人情永远没有多余的时候,那多出来的一点就是人情世故下的高低之分。

胡雪岩如何赢世道人心?没钱时借的讲究,有钱时用的更懂人情世故

二十两银子

胡雪岩自己开钱庄,当掌柜的,妙用二十两银子的故事曾广为流传,那是在他阜康钱庄刚开张的时候。

那二十两银子就像万事俱备下那股看似平常,别人却怎么也引不来的小东风。

阜康钱庄开业在即时,胡雪岩找来钱庄总管刘庆生说,你马上帮我立十六个存折,每个存折存二十两银子,共计三百二十两,挂在我账上。

听到掌柜的如此吩咐,刘庆生如坐云里,不知胡雪岩此举意在何处。

待将这十六个二十两银子的存折办好后,胡雪岩这才跟刘庆生说出了其中的奥秘。胡雪岩告诉刘庆生,这些存折都是给抚台、藩台眷属们立的户头,存折里垫付的底金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两银子,但却是放长线钓大鱼的香饵。

抚台、藩台眷属们都是什么人?易被恩惠打动的妇人。这些妇人嘴里、心里都存不住事,把这二十两银子的殷勤折子送过去,她们必定会替阜康钱庄宣扬,有这个顺手好事,她们的私房钱跟着也会存进来。阜康钱庄看重的不是她们存银的多少,而是她们的名头。

想想看,抚台、藩台眷属们都到阜康钱庄存银,平日里跟她们往来的达官贵人岂能不知。如此一来,阜康钱庄扬出去的场面就大了。场面大了,何愁没有生意送上门来。

这就是先予后取,以予为取。

赢世道人心,有时候比的就是这先予的魄力,先予的巧劲。少了先予的魄力,沉浮社会往往是深陷一潭死水,难遇生机;而少了那份先予的巧劲,往往又是新门开来,无人喝彩。

胡雪岩如何赢世道人心?没钱时借的讲究,有钱时用的更懂人情世故

五百两银子

关于胡雪岩是如何发迹的?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胡雪岩慧眼识英雄,还是钱庄跑街小伙计的时候,挪用了东家五百两银子从而助王有龄走上了康庄仕途。

还有的说,胡雪岩发迹源于他擅自做主给左宗棠的湘军借了两千两银子,事后左宗棠赏识他的魄力、为人,进而提携他走上了红顶商人的逆袭之路。

不管哪种说法是真实的,有一点是逃不过的,胡雪岩发迹一定是在一无所有下赢得了世道人心。

虽说五百两银子的轶事未必真实,但在五百两银子背后,他和王有龄的相协共进却是不争的事实。诚然在很长一段时间,胡雪岩的成功得益于王有龄这座靠山,但深入下去看,若没有胡雪岩的钱财、人情世故上的大智慧,王有龄这座官场大山兴许也很难立起来。

署理湖州知府,是王有龄宦海生涯的关键一步。为让王有龄如愿得到这个肥差,胡雪岩前前后后的周旋、打点,不光靠钱,更靠人情世故上的大智慧。

时任浙江巡抚黄宗汉是个官场污吏,其人搞钱很会弯弯绕,没点洞察人情世故的好眼力,一般人在他那里很容易不得要领,吃闭门羹。

对王有龄来说,拿下这样的人,进而在湖州知府任上游刃有余,他的人情世故似乎不太够用,必须指望胡雪岩。

这里有两三桩事很有意味,可以拿出来说一说。

第一桩,王有龄在胡雪岩的帮助下顺利完成漕米解运的大难题后,按他的理解,黄宗汉论功行赏,应该把湖州知府的实缺放给自己了,可左等右等,黄宗汉那里硬是没有回音。

但在胡雪岩看来,这太正常不过了,事情办成了,钱还没到位,那官场老鬼当然不会松口。

怎么办?只能乖乖喂食,而且还得是前面的事情办得越漂亮,后面跟上的钱财越够分量才好。

这就叫相得时必须益彰。

对此,王有龄的境界显然不够,他问胡雪岩,有解运漕米的大功在前,一万两银子够了吧?

胡雪岩说,别拿事功打折扣,还是两万两为好。

果然,以王有龄的名义将两万两银子奉上后,黄宗汉痛快极了,不仅把湖州知府的肥缺放给了王有龄,而且还额外送了个惊喜,海运局坐办一职也是你王有龄的了。

此时再想想胡雪岩这相得时必须益彰,内涵是不是深刻了许多。

第二桩。拿到湖州知府的实缺后,王有龄一刻不愿等,想速速赶在五月初一前接任,为的什么呢?除了想早日坐上这一肥缺,主要还是因为尽早上任,能赶上端午节的“节敬”。

在大清官场,以各种孝敬行贿赂之实是人尽皆知的官场潜规则。冬天有“炭敬”,夏天有“冰敬”,一年三大节还有“节敬”。

但胡雪岩却告诉王有龄,银钱有用完的一天,但交情得罪了就没得救了。为什么不把这好处留给前任呢?

照胡雪岩的说法,这叫“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经胡雪岩这么一点拨,王有龄豁然开朗。

第三桩。王有龄在任上,胡雪岩曾帮他收服过一个干才,嵇鹤龄,此人后来帮王有龄平息了新城的民变。新城闹民变时,巡抚黄宗汉曾给过承诺,民变平息之人当委以地方实缺。现如今,嵇鹤龄平息了民变,兑现诺言的时候到了,于是王有龄到巡抚衙门求见黄宗汉。

但见了面之后,王有龄刚提到此事,黄宗汉就把话题岔开了,跟着就聊到了胡雪岩的阜康钱庄。

黄宗汉对王有龄说,我有一万两银子,过两天拜托阜康钱庄帮我汇到京里。

王有龄说,这事简单,好办。

此话一出,黄宗汉的脸色忽然一沉,跟着便端茶送客了。

王有龄不明就里,回来问胡雪岩,这是为什么呢?

胡雪岩笑而不语,随即派人马上汇划了一万两银子到京,完了又封了两百两银子和一封信,差人送到了巡抚衙门。

一切办妥后,胡雪岩对王有龄说,你现在可以去见巡抚了。

这就是中国的人情世故,遇老鬼,你得懂得其中的曲折晦涩。

胡雪岩如何赢世道人心?没钱时借的讲究,有钱时用的更懂人情世故

一万两银子

胡雪岩“人虽出于商贾,却有豪侠之概。”江湖上素有“东南大侠”的美誉。

行走江湖,别的大侠用的是刀枪剑戟,胡雪岩用的是手里的银子。细细品读胡雪岩,这位东南大侠用银子驾驭人的功夫很是了得,用银子,他能买智、买勇、买贪、买愚。

在中国传统智者那里,可用之人几乎就是这四类,智者、勇者、贪者、愚者。遇到有见地的智者,胡雪岩手里的银子就是锦上之花;遇到豪气冲天的勇者,胡雪岩手里的银子就是兄弟义气;遇到趋利无义的贪者,胡雪岩手里的银子就是黄金猛虎;遇到不惜命的愚者,胡雪岩手里的银子就是诚心实意。

总之,钱财银两在胡雪岩手里,侠气始终盖着铜臭。

在此单说一事。

胡雪岩曾帮朝廷招安过一伙强匪,这伙强匪的头目叫跷脚长根,江湖上不易嚼烂的难缠角色。

拿下跷脚长根,胡雪岩先是摆了一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好酒,因为仁、义、侠,胡雪岩酒桌上一向很拿人,这一场好酒喝下来,面上看,跷脚长根似乎让胡雪岩说服了。

但表面之下,这家伙其实想的是先招安,再反水。

但胡雪岩随后用一场赌局终结了跷脚长根的这种想法,明明是稳赢一万两银子的牌,胡雪岩最终却以“和”牌推掉了,这一幕让跷脚长根觉得胡雪岩这个人“很上路”。

这还不是精彩之处。

待跷脚长根将胡雪岩当成真朋友后,他以要安抚手下兄弟为由,提出要向胡雪岩借银子。

胡雪岩问,你要借多少?万把银子我现成,再多也有,拿来只两三天的事。

跷脚长根说,要五千两。

说完,跷脚长根拿来纸笔,就要给胡雪岩写借据。

趁着这空档,胡雪岩吩咐手下备好了银子,当跷脚长根将写好的借据递过来的时候,胡雪岩随手就烧了。他说,眼下我刚好在丝上赚了一票。今日既然是自己人,那就当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这一万两银子就当我给兄弟的分红,拿去正好办事。

五千两已能买来的交情,胡雪岩却执意要给一万两。

此票生丝生意,胡雪岩共赚十八万两银子,但他一两未留,尽数花在了智勇贪愚各色人等身上——

必不必要从不是他这种人所想。

忘掉得,才是真大气的舍得之道!

说到这,有必要提一提胡雪岩为左宗棠西征借的那千万两之巨的银子,那里不光有他的利益,更有他的仁、义、侠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