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如何贏世道人心?沒錢時借的講究,有錢時用的更懂人情世故

從錢莊幹雜活的夥計到大清首富,從一無所有到富可敵國,胡雪巖花了整整三十年的時間。要問在這三十年裡,胡雪巖沉澱下來的最接地氣的人生智慧是什麼?六個字可以概括,贏世道,贏人心。

從這個角度看胡雪巖,他可以做每個人的人生導師,咱們今天就通過幾個鮮活細緻的片段來聊一聊這樣的胡雪巖。

胡雪巖如何贏世道人心?沒錢時借的講究,有錢時用的更懂人情世故

五兩銀子

胡雪巖還是小夥計的時候,曾因朋友落難向人借過五兩銀子幫朋友渡難關,他這五兩銀子借的可以說是小事裡有大講究,錢財是錢財,情義是情義。

他這朋友是從老家來杭州謀事的,事沒謀到,人卻病倒在了客棧裡。因為囊中羞澀,小半個月下來,房租飯錢欠了不少,加之還要就醫買藥,弄的是沒五兩銀子出不了門。胡雪巖知道這事後,想幫但手裡又沒錢,於是就去平日有交情的另一夥計家借。

敲開人家的門,不巧,那夥計不在家,只有夥計的老婆在。

此時的胡雪巖雖然也是落魄之人,但身上卻並沒有窮酸潦倒氣,為了幫老家來的朋友儘快渡過難關,義字當頭,他大大方方地開了口。

那夥計的老婆人不錯,也是個重情義的婦人,一聽胡雪巖是為了幫朋友,沒有猶豫就拿出了五兩銀子。

胡雪巖接過五兩銀子後對那夥計的老婆說,感謝嫂子救難,但我眼下境況不好,這五兩銀子什麼時候能還上,還說不好,但請嫂子放心,這五兩銀子難不到我,我一定儘快還上。

說到這裡,胡雪巖從手上取下了一隻風藤鐲子,接著說,這鐲子是我孃的東西,雖不值幾個錢,但在我心裡的分量很重,嫂子你暫且收下這鐲子,它不算押頭,只算個憑證。

這隻鐲子其實就是胡雪巖向人家立下的借錢字據,這裡不僅有規矩,還有一份難得的講究。

日子過了不久,胡雪巖掙來了那五兩銀子,還錢的時候,那夥計的老婆要將鐲子還給胡雪巖,但胡雪巖沒有在那個時候拿回自己的鐲子。

他對那夥計的老婆說,嫂子,五兩銀子我是還上了,但五兩銀子裡的情義我還沒還上,所以這鐲子還得暫時放嫂子手裡。

這份講究在常人看來多少有些多此一舉,甚至刻意造作。但會不會做人,區別有時候恰恰就在這裡,只要真心實意,講人情永遠沒有多餘的時候,那多出來的一點就是人情世故下的高低之分。

胡雪巖如何贏世道人心?沒錢時借的講究,有錢時用的更懂人情世故

二十兩銀子

胡雪巖自己開錢莊,當掌櫃的,妙用二十兩銀子的故事曾廣為流傳,那是在他阜康錢莊剛開張的時候。

那二十兩銀子就像萬事俱備下那股看似平常,別人卻怎麼也引不來的小東風。

阜康錢莊開業在即時,胡雪巖找來錢莊總管劉慶生說,你馬上幫我立十六個存摺,每個存摺存二十兩銀子,共計三百二十兩,掛在我賬上。

聽到掌櫃的如此吩咐,劉慶生如坐雲裡,不知胡雪巖此舉意在何處。

待將這十六個二十兩銀子的存摺辦好後,胡雪巖這才跟劉慶生說出了其中的奧秘。胡雪巖告訴劉慶生,這些存摺都是給撫臺、藩臺眷屬們立的戶頭,存摺裡墊付的底金雖然只有區區二十兩銀子,但卻是放長線釣大魚的香餌。

撫臺、藩臺眷屬們都是什麼人?易被恩惠打動的婦人。這些婦人嘴裡、心裡都存不住事,把這二十兩銀子的殷勤摺子送過去,她們必定會替阜康錢莊宣揚,有這個順手好事,她們的私房錢跟著也會存進來。阜康錢莊看重的不是她們存銀的多少,而是她們的名頭。

想想看,撫臺、藩臺眷屬們都到阜康錢莊存銀,平日裡跟她們往來的達官貴人豈能不知。如此一來,阜康錢莊揚出去的場面就大了。場面大了,何愁沒有生意送上門來。

這就是先予後取,以予為取。

贏世道人心,有時候比的就是這先予的魄力,先予的巧勁。少了先予的魄力,沉浮社會往往是深陷一潭死水,難遇生機;而少了那份先予的巧勁,往往又是新門開來,無人喝彩。

胡雪巖如何贏世道人心?沒錢時借的講究,有錢時用的更懂人情世故

五百兩銀子

關於胡雪巖是如何發跡的?流傳最廣的說法是胡雪巖慧眼識英雄,還是錢莊跑街小夥計的時候,挪用了東家五百兩銀子從而助王有齡走上了康莊仕途。

還有的說,胡雪巖發跡源於他擅自做主給左宗棠的湘軍借了兩千兩銀子,事後左宗棠賞識他的魄力、為人,進而提攜他走上了紅頂商人的逆襲之路。

不管哪種說法是真實的,有一點是逃不過的,胡雪巖發跡一定是在一無所有下贏得了世道人心。

雖說五百兩銀子的軼事未必真實,但在五百兩銀子背後,他和王有齡的相協共進卻是不爭的事實。誠然在很長一段時間,胡雪巖的成功得益於王有齡這座靠山,但深入下去看,若沒有胡雪巖的錢財、人情世故上的大智慧,王有齡這座官場大山興許也很難立起來。

署理湖州知府,是王有齡宦海生涯的關鍵一步。為讓王有齡如願得到這個肥差,胡雪巖前前後後的周旋、打點,不光靠錢,更靠人情世故上的大智慧。

時任浙江巡撫黃宗漢是個官場汙吏,其人搞錢很會彎彎繞,沒點洞察人情世故的好眼力,一般人在他那裡很容易不得要領,吃閉門羹。

對王有齡來說,拿下這樣的人,進而在湖州知府任上游刃有餘,他的人情世故似乎不太夠用,必須指望胡雪巖。

這裡有兩三樁事很有意味,可以拿出來說一說。

第一樁,王有齡在胡雪巖的幫助下順利完成漕米解運的大難題後,按他的理解,黃宗漢論功行賞,應該把湖州知府的實缺放給自己了,可左等右等,黃宗漢那裡硬是沒有迴音。

但在胡雪巖看來,這太正常不過了,事情辦成了,錢還沒到位,那官場老鬼當然不會鬆口。

怎麼辦?只能乖乖餵食,而且還得是前面的事情辦得越漂亮,後面跟上的錢財越夠分量才好。

這就叫相得時必須益彰。

對此,王有齡的境界顯然不夠,他問胡雪巖,有解運漕米的大功在前,一萬兩銀子夠了吧?

胡雪巖說,別拿事功打折扣,還是兩萬兩為好。

果然,以王有齡的名義將兩萬兩銀子奉上後,黃宗漢痛快極了,不僅把湖州知府的肥缺放給了王有齡,而且還額外送了個驚喜,海運局坐辦一職也是你王有齡的了。

此時再想想胡雪巖這相得時必須益彰,內涵是不是深刻了許多。

第二樁。拿到湖州知府的實缺後,王有齡一刻不願等,想速速趕在五月初一前接任,為的什麼呢?除了想早日坐上這一肥缺,主要還是因為儘早上任,能趕上端午節的“節敬”。

在大清官場,以各種孝敬行賄賂之實是人盡皆知的官場潛規則。冬天有“炭敬”,夏天有“冰敬”,一年三大節還有“節敬”。

但胡雪巖卻告訴王有齡,銀錢有用完的一天,但交情得罪了就沒得救了。為什麼不把這好處留給前任呢?

照胡雪巖的說法,這叫“前半夜想想自己,後半夜想想別人。”

經胡雪巖這麼一點撥,王有齡豁然開朗。

第三樁。王有齡在任上,胡雪巖曾幫他收服過一個幹才,嵇鶴齡,此人後來幫王有齡平息了新城的民變。新城鬧民變時,巡撫黃宗漢曾給過承諾,民變平息之人當委以地方實缺。現如今,嵇鶴齡平息了民變,兌現諾言的時候到了,於是王有齡到巡撫衙門求見黃宗漢。

但見了面之後,王有齡剛提到此事,黃宗漢就把話題岔開了,跟著就聊到了胡雪巖的阜康錢莊。

黃宗漢對王有齡說,我有一萬兩銀子,過兩天拜託阜康錢莊幫我匯到京裡。

王有齡說,這事簡單,好辦。

此話一出,黃宗漢的臉色忽然一沉,跟著便端茶送客了。

王有齡不明就裡,回來問胡雪巖,這是為什麼呢?

胡雪巖笑而不語,隨即派人馬上匯劃了一萬兩銀子到京,完了又封了兩百兩銀子和一封信,差人送到了巡撫衙門。

一切辦妥後,胡雪巖對王有齡說,你現在可以去見巡撫了。

這就是中國的人情世故,遇老鬼,你得懂得其中的曲折晦澀。

胡雪巖如何贏世道人心?沒錢時借的講究,有錢時用的更懂人情世故

一萬兩銀子

胡雪巖“人雖出於商賈,卻有豪俠之概。”江湖上素有“東南大俠”的美譽。

行走江湖,別的大俠用的是刀槍劍戟,胡雪巖用的是手裡的銀子。細細品讀胡雪巖,這位東南大俠用銀子駕馭人的功夫很是了得,用銀子,他能買智、買勇、買貪、買愚。

在中國傳統智者那裡,可用之人幾乎就是這四類,智者、勇者、貪者、愚者。遇到有見地的智者,胡雪巖手裡的銀子就是錦上之花;遇到豪氣沖天的勇者,胡雪巖手裡的銀子就是兄弟義氣;遇到趨利無義的貪者,胡雪巖手裡的銀子就是黃金猛虎;遇到不惜命的愚者,胡雪巖手裡的銀子就是誠心實意。

總之,錢財銀兩在胡雪巖手裡,俠氣始終蓋著銅臭。

在此單說一事。

胡雪巖曾幫朝廷招安過一夥強匪,這夥強匪的頭目叫蹺腳長根,江湖上不易嚼爛的難纏角色。

拿下蹺腳長根,胡雪巖先是擺了一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好酒,因為仁、義、俠,胡雪巖酒桌上一向很拿人,這一場好酒喝下來,面上看,蹺腳長根似乎讓胡雪巖說服了。

但表面之下,這傢伙其實想的是先招安,再反水。

但胡雪巖隨後用一場賭局終結了蹺腳長根的這種想法,明明是穩贏一萬兩銀子的牌,胡雪巖最終卻以“和”牌推掉了,這一幕讓蹺腳長根覺得胡雪巖這個人“很上路”。

這還不是精彩之處。

待蹺腳長根將胡雪巖當成真朋友後,他以要安撫手下兄弟為由,提出要向胡雪巖借銀子。

胡雪巖問,你要借多少?萬把銀子我現成,再多也有,拿來只兩三天的事。

蹺腳長根說,要五千兩。

說完,蹺腳長根拿來紙筆,就要給胡雪巖寫借據。

趁著這空檔,胡雪巖吩咐手下備好了銀子,當蹺腳長根將寫好的借據遞過來的時候,胡雪巖隨手就燒了。他說,眼下我剛好在絲上賺了一票。今日既然是自己人,那就當有難同當,有福同享,這一萬兩銀子就當我給兄弟的分紅,拿去正好辦事。

五千兩已能買來的交情,胡雪巖卻執意要給一萬兩。

此票生絲生意,胡雪巖共賺十八萬兩銀子,但他一兩未留,盡數花在了智勇貪愚各色人等身上——

必不必要從不是他這種人所想。

忘掉得,才是真大氣的捨得之道!

說到這,有必要提一提胡雪巖為左宗棠西征借的那千萬兩之巨的銀子,那裡不光有他的利益,更有他的仁、義、俠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