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佛國新疆的前世今生——高昌回鶻(十)

千里佛國新疆的前世今生——高昌回鶻(十)

高昌國多種宗教並行,王室早期信奉摩尼教,後改信佛教,民眾則大多皈依佛教,同時亦有不少人信奉景教,拜火教、道教、薩滿教亦有信眾。高昌回鶻積極發展與周邊政權的關係,於遼太祖七年(913)入貢於遼。天贊三年(924),遼太祖西征,“遣兵逾流沙,拔浮圖城,盡取西鄙諸部”。隨後,遼於北庭置監國太師。遼聖宗於北庭築可敦城,屯以重兵,高昌回鶻遂為遼之屬邦(同時也稱臣於宋),遼設高昌大王府以羈縻之。不過,高昌回鶻與宋、遼的這種臣屬關係都只是形式上的,而實際上仍保有獨立地位。回鶻:原名回紇,是維吾爾族的祖先,遊牧於色楞格河流域。

在回鶻文書方面,除零星契約及文書外,主要的有回鶻文的《玄奘傳》,原譯本為10世紀中別失八里回鶻佛僧詳古舍利所譯,1930年在新疆出土,現已整理。《金光明經》(漢文譯者為唐高僧義淨)的回鶻文譯本(譯者同《玄奘傳》),是從漢文譯本轉譯的,另從梵文本添譯了好多處,成為研究古代維吾爾語和宗教(佛教)的基本材料。《烏古斯可汗傳說》,這是未經14世紀波斯史家拉施特·丁摻入伊斯蘭色彩的、維吾爾族最早有關其自己始祖的民間傳說。傳說寫成的時間大約在10世紀,地點在天山南路,為一佚名回鶻人的手稿,現收在拉得洛夫氏的《福樂智慧·導言》之中。

吐魯番古代各族人民在與疾病作鬥爭中,早有成熟的醫藥(如唐代的《西州續命湯》)。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高昌回鶻境內龜茲進奉使李延慶等36人到宋朝獻香藥。元代畏兀兒人軍醫月舉連赤海牙曾在合州(今四川合川)釣魚山,“奉命修麴藥以療師疫”。

高昌回鶻人在宗教信仰上,先信最早從波斯傳來的摩尼教,而後信佛教。所以,在今新疆吐魯番西的木頭溝或吐峪溝的牆壁上或廢墟內,已發現大量回鶻人的宗教壁畫,表現出與波斯文化融合的傾向。高昌回鶻人“樂多琵琶、箜篌”,“好遊賞,行者必抱樂器”。高昌壁畫中,經常有天堂中跳舞的畫面。塔里木盆地的戲劇表演,在漢代已產生,這由20世紀在吐魯番、哈密發現的譯成回鶻文的《彌勒會見記》抄本的殘卷、寫本①,以及近代在庫車出土的有關當時戲劇演出的場面和文物可以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