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体能与足球(三)

第三回 春风携雨过江南,早有新芽尽旧寒

前两回讲到了体能训练在足球运动中的作用,以及中外之间还未抹平的差距,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欧洲足球因职业化早且完善,包括体能训练在内的各项工作更为系统完善,中欧之间鸿沟短时间还未能一时填平,但随着中国职业足球的演进,加上来自足球强国的理念,体能训练的目的性和科学性得以愈加受关注。

放眼全球,感慨先进足球万千。着眼近前,春风早绿黄河畔,体能训练的重视早已提上鲁能足球的日程,那便以鲁能的变化来看中国足球的默默改变。

议体能与足球(三)

议体能与足球(三)

提起鲁能的体能训练,马加特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作为前鲁能主教练,在帮助鲁能逃离保级圈走入正轨后,便和平分手。但这段执教经历,一度被业界赞誉给中国足球带来的深远的影响。在马加特上任初期,便多次传出队内戴琳、赵明剑在训练和比赛中消极而给予处罚的消息,在工作的一开始就将训练的积极性作为任用球员的标准之一。在马加特接手之前,鲁能一度被冠之“散步队”的称号,在德国人铁血般地“独裁”下,之前并未受关注的金敬道、王彤等训练积极、跑动多的球员予以重视,而平日里懒散的球员无法得到上场机会,经过这样一番重视,鲁能在当届的跑动距离明显提升,甚至在场均高速跑距离排名中超首位(尽管跑动距离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好处,但对于鲁能善于抓机会的球队来讲,多跑动意味着能更多地创造机会)。

议体能与足球(三)

在精神意志上,马加特将重视训练的理念带入鲁能,在日常训练,尤其是球队冬训上,高强度和紧迫性被融入工作之中。在集训期间,除了90分钟的对抗赛,还有爬楼梯、沙滩跑、变速跑等以增强体能为主的训练方法,而且由一开始的一日两练慢慢提升至七练一歇。通过马加特的魔鬼训练洗礼,鲁能球员体现在场上的是全场不知疲倦的奔跑和一刻不停的高压逼抢。即便在马加特卸任后,这一点依旧烙印在鲁能身上无法抹去。

议体能与足球(三)

本土教练李霄鹏上任后,依旧坚持马加特重视体能训练的理念,尤其是前全北现代体能教练法比奥的加入,将鲁能的训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法比奥的加盟,带来的并非是单单的体能训练方案,他将在韩国K联赛时的执教经验带到中国,一改国内传统的先体能训练再技战术训练的模式,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再利用大数据的支持进行分析调整。在全北工作期间,法比奥便被称赞在帮助30岁以上年龄球员上颇具心得,根据高年龄段球员的恢复能力差的特点,制定合理且相对温和的方案,崔鹏迎来复苏与他的独到之处离不开关系。

议体能与足球(三)

比起马加特更注重无球跑动训练,法比奥将工作重心放到体能与对抗的结合上,加快队内训练的节奏,通过有球对抗到达体能训练和技术提升的目的,短时间高强度也是目前欧洲流行的训练模式。以赛季前全队在广州的冬训为例,除了有伤病的队员进行单独的康复训练。在不到2小时的训练课中,大部分队员遵循着先进行绕杆跑等多项体能训练,然后再进行多打少等不同的队内对抗,对抗的前提是保证出球速度和快节奏。

议体能与足球(三)

如果说马加特带来了重视体能的理念,法比奥则是将更先进的模式融入球队。为一线队源源不断提供球员的鲁能足校,同样关注各年龄段球员的体能问题,低年龄段的体能训练与成年队还是存在不同,青少年各年龄段的身体状况是不同的,而且在有着良好的恢复能力的同时,又不适合强度过高的压力,对于低年龄球员的训练必须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如今鲁能足校加入了包括视频分析师大卫·佩雷拉、体能训练师诺努·卡多索等多个部门的外教,他们有着常年在欧美职业球队工作的经历。在加入鲁能足校的教练团队后,通过小球员数据库的建立,分析每位球员身体技术上的优缺点,然后再制定不同年龄段不同球员的具体训练计划,这就需要各部门之间有效的联系,形成一个系统完善的训练体系。

议体能与足球(三)

更科学,更完善,多方面的体能训练,在当今成为足球发展的一个必由之径,以鲁能的改变可以看到中国足球在体能训练上从之前的马马虎虎开始向更专业更全面的转变,或许对于中国足球来讲,何尝不是一个积极的开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