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追风筝的人》——全身心的爱与被辜负

「书评」《追风筝的人》——全身心的爱与被辜负

(这篇书评存在关键情节透露)

记得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借阅过这本书,却一直没有读完。利用两周琐碎的时间,看完了这本小说。

书中故事以时间的顺序向前推进,如潺潺流水,时而平静,时而汹涌时而澎湃,点滴之中,却可以体会到人性和情感的真实,洞悉到人生的无奈和命运的曲折。故事情节有隐喻,有前后呼应,友情、亲情、爱情、历史、战争、人性……总会有无数的瞬间触碰到内心的柔软,触碰到灵魂深处,让你泪流满面。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故事发生在阿富汗。在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前,这里是一个平静祥和的地方。我看到了童年的无忧无虑,还有比较闲适的慢生活。但这里也存在根深蒂固的主仆、种族、宗教差别观念。阿米尔和哈桑是一个是主人、一个是仆人,一个是普什图,一个是哈扎拉,一个是逊尼派,一个是什叶派,种种标签,让贫穷、身份和立场变得对立和尖锐起来。

在这样对立的关系中,这些年少无知的孩子的潜意识里早已被灌输了相应于自身社会地位的“应该”与“不应该”,一个哈扎拉仆人理应为主人尽忠,而高贵的普什图少爷不值得为一个卑贱的哈扎拉仆人冒任何风险。于是,哈桑为阿米尔全身心的付出,阿米尔只是全盘接受。

在我看来,哈桑对阿米尔全身心的付出和忠诚,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仆人,更多是懂得感恩,看重的是情义和陪伴。阿米尔却认为,他们背负不同的身份标签,他甚至不会说出这是他的朋友,以至于在哈桑为了阿米尔去追逐满足虚荣心来得到父爱的风筝,在路上遭遇阿塞夫的猥亵,阿米尔选择了躲在角落里默不作声,与哈桑勇敢拿弹弓为阿米尔赶走坏人阿塞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书评」《追风筝的人》——全身心的爱与被辜负

阿米尔和哈桑有过以下一段对话:

“我(哈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

“真的吗?你会那样做?”

“做什么?”

“如果我让你吃泥巴,你会吃吗?”

“如果你要求,我会的。不过我怀疑,你是否会让我这么做。你会吗,阿米尔少爷?”

哈桑的反问令阿米尔尴尬,他宁愿自己没有质疑哈桑的忠诚。

哈桑全身心的爱与付出,却总是被阿米尔所辜负。阿米尔从来都不会以平等的爱去回应他。在拿到风筝大赛的冠军以后,阿米尔得到了短暂的与父亲的交流,却也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他想远离哈桑,最后将手表和金钱放在哈桑的住处,试图栽赃陷害赶走哈桑。这其实也是阿米尔无法接受哈桑这样毫无保留的付出,他越能隐忍,越包容,阿米尔的良心就会不停地让他选择远离这一切。

在我们的情感关系中,也遇到类似情景。总是为一个人全身心的付出,那个人就会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们或许也曾对朋友或者爱人毫无保留,将自己的一切全身心的付出过。可最终,他们却没有把我们当成我们对待他们那样,仅仅是利用,或者把我们无聊时的陪伴。我们在看清之后,往往会觉得不值得,一直处于痛苦之中,对此人念念不忘。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犯贱心理。后来才明白,有些人根本不值得我们如此。

作者非常容易调动读者的情绪,在看到阿米尔对哈桑的所做作为时,我心里是气愤的。我在想,哈桑在面对作者的冷漠时,该是多么难过呀。阿米尔直到从美国再次回到家乡时,他甚至不想把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接回美国。阿米尔重新寻回“做好人的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他一直都没有实现自我救赎。“直到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这句话也在阿米尔身上得到了体现。

「书评」《追风筝的人》——全身心的爱与被辜负

当阿米尔重回故土,他得知塔利班看中了阿米尔的房子,成年的哈桑在家园危难之际,依旧选择守护着阿米尔的家被当街处死。他才知道直到最后哈桑的忠心没有变。“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守住了自己的誓言。

这时候,阿米尔心理开始转变,他爬上了和哈桑曾经去过的山头,找到了两个人刻字的树“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统治者”上面的字依旧存在,他希望两人的友谊能够停留在那一瞬间,他希望那些逝去的总会有一些纪念可以让他成为永恒,可是,时间很贪婪——有时候,它会独自吞噬所有的细节,也会让一切都改变。

同样,在阿米尔找到哈桑的儿子,始终没有想把她带回美国。直到有一天,索拉博自己跑出房间去看清真寺,阿米尔才再次恐惧失去,恐惧良心的谴责。于是,他历经千辛万苦,把索拉博带回家,不想再辜负哈桑。索拉博是哈桑生命的延续,拥有同样的头发和眼睛,同样会拉弹弓。而在最后情节中,索拉博在遭受心理创伤后,也因为追风筝得到了治愈,和阿米尔开始交流。

这时候,阿米尔喊出“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是阿米尔内心世界从狭隘、幼稚走向完整成熟的过程。很多人在年少懵懂时,做过一些让自己后悔的卑劣事迹,伴随一生挥之不去。也或者曾经伤害过别人,被别人伤害,在人生中某个孤独的夜晚又被想起,难以释怀。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翻阅过去,回忆从前,曾经痛过的时刻似乎不会被遗忘,再次想起依旧清晰。有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了放下,与自己和解,而有的人终其一生都难忘痛苦。人生,正是这样一场与自己的博弈,过去的终究成为历史,放过自己,铭记教训,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也许能更加洒脱。

「书评」《追风筝的人》——全身心的爱与被辜负

正如阿米尔在最后所说: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

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我追。

我追。我追。

他原谅了自己,因为索拉博,他决定重新做一个好人,这样才不会辜负哈桑,不会辜负自己的人生。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付出,因为感情经不起时间和岁月的摧残。但我们却从来不会后悔。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里不是说要去盲目的爱。那些一味索取不懂的感恩的人是不值得付出的。对有些人而言,因为懂得,我们选择了慈悲,哪怕被辜负,我们也不会后悔自己的付出。

也许在某一天的将来,那个你为之付出的人会发现曾经有一个毫无保留的人对他,他也可以想起你的好,学会如何去爱别人。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愿我们的情感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回应。也希望能有那个一些人,成为你一生的羁绊,你们可为彼此“千千万万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