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黑龍江日報評論員文章:爲「中國飯碗」提供最堅實保障

「重磅」黑龙江日报评论员文章:为“中国饭碗”提供最坚实保障

為“中國飯碗”提供最堅實保障

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黑龍江和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

“中國糧食!中國飯碗!”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農墾建三江管理局考察時,雙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長地說出這八個字,同時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洪範》八政,食為政首。民為國基,谷為民命。在總書記的心中,13億多中國人的飯碗何其沉甸甸,對黑龍江的期盼和囑託又何其深沉。

糧食安全一直是大問題,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曾經“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的北大荒,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作為共和國糧食安全的戰略基地進行開發建設。黑龍江作為農業大省和糧食主產區,長期以來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近些年來更是糧食總產量、商品量、調出量都保持全國第一,成為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保證“中國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為“中國飯碗”提供最堅實保障,是黑龍江的神聖職責和使命。

為“中國飯碗”提供最堅實保障,土地是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綠色農業發展,堅持用養結合、綜合施策,確保黑土地不減少、不退化。這是立足當下、惠澤子孫的戰略思想。綠色發展要想有可持續性,農業生產就不能竭澤而漁。只有守住今天的耕地,才能守住明天的飯碗。如果沒有不斷優化的耕地資源做支撐,“中國飯碗”裝“中國糧食”最終就將無從談起。我們必須加強資源保護,嚴守耕地“紅線”,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加大高標準基本農田保護和建設力度,持續開展中低產田改造和生產條件的改善,並不斷強化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機制,促進糧食生產能力的穩步提升。

為“中國飯碗”提供最堅實保障,農業現代化是方向,科技、人才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要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從北大荒到北大倉,從原生態到高科技,我省農墾趟出了一條依託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成功路子。從高空的衛星、低空的無人機到地面的各種現代農業數據傳感器,越來越智能的新技術正在逐漸應用到傳統農業中。科技,正在重新定義著“農耕技藝”的內涵。科技,正在成為“看天收”的剋星。我們要以實施鄉村戰略為契機,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做好科技興農、科技強農文章,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

為“中國飯碗”提供最堅實保障,綠色發展,要擺在優先位置。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強調:“要積極發展綠色食品產業,培育綠色生態農產品知名品牌。”“推動黑龍江由大糧倉變成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綠色發展,是新時代必須堅持的新發展理念之一。而綠色發展在農業上的體現更直接,人們的感受更強烈。面對消費者對優質、綠色、健康食品的旺盛需求,我省多年積累的綠色生態農業優勢,迎來了寶貴的“機遇”。我省綠色食品認證面積、產量、標準化生產水平、產品質量、市場網絡和品牌影響力等指標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聲名遠播。行百里者半九十。優勢和領先,不是我們驕傲的資本,而是我們繼續奮進的源泉。我們需要的是擊楫中流,更上層樓。

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築牢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的要求。保證“中國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是黑龍江的使命。生逢新時代,奮進正當時。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我們要充分發揮黑龍江農業這個得天獨厚的優勢,打好“壓艙石”“排頭兵”這張“王牌”,為“中國糧食”“中國飯碗”提供最堅實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