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健康產業成「必爭之地」 成都怎麼做?

医药健康产业成“必争之地” 成都怎么做?

醫藥健康產業是目前世界各國爭奪最激烈、最重要的戰略制高點產業之一。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及成都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均對醫藥健康產業做出重要部署。成都提出,要全力打造世界級醫藥健康產業,力爭產業規模2020年達到5000億元、2025年突破萬億元。

成都醫藥健康產業推進情況如何?

目前還存在哪些問題?

下一步如何繼續發力?

24日上午,成都市醫藥健康產業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一結束,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一行就馬不停蹄地率隊來到四川西嬋整形美容醫院、大華韓藝整形美容醫院、四川米蘭柏羽醫學美容醫院、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現場辦公推進成都市醫美產業發展。下午,成都市醫藥健康產業推進領導小組會議又相繼召開,系統分析了成都醫藥健康產業推進情況、存在問題和下一步舉措。

三個“必問題”

上午的現場辦公中,羅強一行詳細瞭解了三家專業整形美容醫院的規模、營收情況、設備和材料進口國產比例、上下游企業等,幾個熱點成了“必問題”。

問題1:市外、省外顧客佔多大比例?

三家醫美機構本地客源佔比相差不大,都在六成左右,其餘四成中,省內顧客又佔到多數。醫美機構一名負責人介紹,成都醫美行業整體規模目前不及北京上海,位居全國第三,“但成都醫美行業市場成熟度是最高的,業內有一個比較權威的調查,每100人中對醫美的接受度,成都是最高的。”

問題2:顧客的投訴率高嗎?是什麼原因?

三家醫美機構給出的答案基本一致:千分之五左右。“其中很多投訴是主觀不滿意,而非醫療事故類的投訴。”一家機構負責人解釋。

問題3:對成都的政策還有什麼意見建議?

專業保險,正是一家醫美機構負責人的建議。他認為目前法規、政策對行業的監管已經相對完善,行業需要保險公司進入,一來是可以通過保險增加顧客的信心,二來保險公司設定的條款,可以把一些不正規的材料、技術擋在門外,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我們要進一步發展,吸引更多的市外、省外愛美人士到成都來變美。”在瞭解到投訴率數據後,羅強提出,“千分之五的比例,對保險業來說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領域,有保險企業進入,對保險公司、醫美機構、顧客和市場監管來說都有好處。”

用脂肪幹細胞代替玻尿酸

在華西口腔醫院,科室主任、口腔再生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負責人田衛東教授詳細介紹了實驗室的脂肪幹細胞脂肪外泌體牙齒再生器官3D打印等前沿科技成果和項目,“很多技術我們都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專利”。

医药健康产业成“必争之地” 成都怎么做?

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中)在華西口腔醫院與專家交談。

田衛東介紹,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潛能細胞,醫學界稱其為“萬能細胞”。未來可以用脂肪幹細胞培育脂肪,再植入到需要整形、美容的部位。“比現在用的玻尿酸、硅膠類材料好得多,在行業內會起到顛覆性的效果。”

医药健康产业成“必争之地” 成都怎么做?

華西口腔醫院醫療美容科在頜面部整形美容領域已處於全國領先地位。羅強一行與科室、實驗室的多位專家交談,探討先進技術走出實驗室,產學研結合的可能性和路徑,以及在高校開設醫美專業、培養專業人才的方式。

“要把我們積累的科研技術能量充分釋放出來,醫工結合,應用到臨床上去。在這方面,你們儘可以提要求,我們合力把華西口腔的醫療美容做好。”

上午的現場會後,下午又舉行了成都市醫藥健康產業推進領導小組會議,系統分析了成都醫藥健康產業推進情況、存在問題和下一步舉措。

医药健康产业成“必争之地” 成都怎么做?

成都市醫藥健康產業推進領導小組會議現場

成績

各類指標增長均超20%

今年以來,成都醫藥健康產業實現良好發展態勢。一組數據可以直觀地看出:

1-6月,全市規模以上生物醫藥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收入295.1億元,增長22.9%;實現利稅66.3億元,同比增長26.5%;全市完成醫藥工業投資74.8億元,同比增長23.7%。

1-7月,全市完成醫藥工業投資89.7億元,增長25.7%。

1-7月,全市新簽約引進賽諾菲、海思科等49個醫藥健康重大項目,協議總投資655.5億元,投資額增長26.1%

医药健康产业成“必争之地” 成都怎么做?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效果圖

醫藥健康重點企業發展迅速。

省市共安排6518萬元生物醫藥產業資金用於支持企業新藥研發、技改升級等;

1-6月,科倫、百裕、苑東等49戶企業主營收入增速超過40%

全市生物醫藥產業資本規模擴張較快,新登記戶數1556戶,增長61.9%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成都狠抓”醫美之都”建設。引進項目中,艾爾建中國創新中心計劃今年底開業,自由之丘高端醫美人才培訓中心已完成方案編制。截止目前,成都市醫美機構達311家,較2016年增加152家。

按照規劃,今年成都將力爭生物醫藥規上工業主營收入和醫藥工業投資全年雙增長20%。

問題

發展規模偏小、產業鏈配套率不足

羅強肯定了成都醫藥健康產業取得的成績,尤其是各類指標增長都在20%以上,發展速度快、質量高,但同時指出,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市醫藥健康產業發展還存在發展規模偏小、產業鏈本地配套率不足等問題。

“我上午到醫美企業去看,每一臺設備價格都很高,幾十萬上百萬一臺,但沒有一臺是成都造的,很多還是國外造的。”羅強說,醫藥健康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廠商缺失,尤其是醫療美容產業鏈條不夠完善醫美藥品器械等製造環節短板突出

“當前,全國正處於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各個城市都在抓產業轉型升級,醫藥健康產業已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羅強分析了北京、武漢等城市產業發展,指出要科學制定戰術策略,對標先進城市,要繼續加力加勁抓好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確保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方向

7大重點方面加快醫藥健康產業發展

會議提出,下一步將從7大重點方面加快醫藥健康產業發展。

1

一要加強統籌,完善政策。

進一步加強統籌、完善招商投促等方面政策,聚焦重點。各個區(市)縣要聚焦重點領域,發揮優勢,突出主業。

2

二要抓好重大項目推進。

要加強在建項目管理,切實強化已簽約項目要幫助協調解決困難問題,促進項目儘快開工,做好招商引資,進一步聚焦生物技術、醫療美容、醫療服務、互聯網醫療、醫藥商貿等重點領域。

3

三要抓好重點企業培育。

加強培育前30戶企業,強化對高成長潛力企業的要素保障,培育一批領軍企業、小巨人企業、獨角獸企業,要鼓勵創新企業加大前沿產品以及新藥研發、報批。

4

四要抓好產業載體建設。

建好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成都醫學城等載體建設,築巢引鳳,做好平臺建設。

5

五要抓好產業融合發展。

特別是打造三產融合發展新格局,包括中醫藥等。一、二、三產業聯動,特別是“互聯網+”醫療、醫療大數據等新經濟產業發展。

6

六要抓好產業生態圈構建。

以打造世界級醫藥健康產業為目標,進一步細化落實產業攻堅計劃,加快完善人才、金融、功能區等產業生態體系。

7

七要加力加勁抓好醫美產業。

吸引更多企業投資成都,做好醫美小鎮、特色街區建設;還要支持醫美品牌發展,引導產業集團化發展。此外還要重視醫美人才培養、醫美保險等保障;要強化行業監管,制定行業標準,加大監管力度,擴大宣傳,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氛圍。

市領導範毅、劉筱柳、劉烈東參加會議。

轉自:蓉城政事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

微博:@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

官網:www.cdbiotow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