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世態固然炎涼,然朋友如酒熱心腸

王勃:世態固然炎涼,然朋友如酒熱心腸

文 / 劉春燕

初唐朋友圈裡,能用詩文耍酷,還能收穫一堆友情的,那說明人家是真酷。

這個牛掰的人物,千百年來響徹華夏大地,他就是--我們逢秋水和落日時,便能順口吟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主人,初唐四傑之冠王勃。

都說人越有才朋友越少,也許是恃才傲物的緣故吧。

但是對於王勃這樣的天才來說,短短的人生路,還真是不少朋友關鍵時刻相助。無論被貶還是鋃鐺入獄,都不乏友人相助。

王勃:世態固然炎涼,然朋友如酒熱心腸

我們先看看這個天才到底多有料。按照世間流行的套路,如此牛叉的人物,必須有個神話般的經歷與之相配。

據《舊唐書》中記載王勃六歲即為神童。十歲時,便飽覽六經,相當於修完了碩士課程。到十二歲至十四歲時,王勃就更不得了了,又從文學轉向醫學,跟隨神醫曹元先後學習了《周易》《黃帝內經》《難經》等醫學名著,並對“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匱之數”多有領悟,相當於又獲得了醫學博士……

十六歲時,科試及第,被授予朝散郎官職。雖然這個“朝散郎”的官不大,只相當於現在國家級文聯、作協委員,但一個青少年就當了朝廷的命官,入在沛王府,真真的年少有為,家家傳頌:生子若如王子安。未冠而仕,成就了少年得志的佳話。

這可不是普通人的開掛人生,自此王勃信心滿滿,隨時隨地都要秀一把才情。少年得志容易忘我,畢竟年少無知江湖險惡。

王勃入府不久,沛王李賢與英王李哲鬥雞,王勃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討伐英王的鬥雞,以此為沛王助興,雖已入仕,童心未退。

不料此文傳到唐高宗手中,在皇族中見慣兄弟廝殺,對手足之情異常敏感,唐高宗認為此篇意在挑撥離間,欽命將他逐出長安。他憑著自己的才情和苦心經營剛剛打通的仕途,就這樣毀於一旦。

“福不雙生,禍不單行”。咸亨二年秋冬,二十一歲的王勃自漂泊地四川返回長安,參加第二次高考。

他的朋友凌季友當時為虢州司法,覺得虢州中藥材豐富,而他又曾是醫學博士,就為他在虢州謀得一個參軍之職。

就在任職期間,有個叫曹達的官奴犯了罪。因為私交甚好,他就將曹達藏匿起來。可事後又怕走漏風聲連累自己,竟一衝動將曹達殺死滅口。

成也朋友,敗也朋友。為了兄弟肝膽相照,觸動法律;為了自己打翻友誼的小船,犯了死罪。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正待死刑,巧遇皇恩大赦。在朋友和家人的斡旋下,僅坐牢三年,撿回一條命。卻連帶自己的老父親被貶至交址(今越南),為自己的性命埋下禍根。

王勃:世態固然炎涼,然朋友如酒熱心腸

王勃的才情就是老天爺賞飯吃的那種,經過監獄的錘鍊和沉澱,詩文更出彩了,人情味也越來越重。

在《上百里昌言疏》中,王勃這樣表達了對父親的內疚心情:“如勃尚何言哉!辱親可謂深矣。誠宜灰身粉骨,以謝君父……嗟乎!此勃之罪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矣。”從中可體會到身為孝子的王勃內心強烈的羞愧和自責。

出獄後,王勃在家裡停留了一年多,這時朝廷宣佈恢復他的舊職,碰巧好友杜少府(全名已不詳)也正要奔赴任地。

這麼多年,好友不離不棄。在被貶時不但沒有落井下石,還傾囊相助。我,王勃,豈是薄情寡義之人。

世態固然炎涼,然朋友如酒熱心腸。

送別之時,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雲煙霧遙望著五津。正如你守望著我。

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

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溼佩巾。

王勃已離去1342年,但是這篇送別詩在人間從未停止傳頌。

它的獨特之處,就在於一洗以往送別詩悲酸哀傷的情調,用質樸而警策的語言,抒發壯闊豪邁的胸懷,意境高遠,感情深摯,調入初唐,已啟盛唐,實為贈別詩之奇葩。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更是膾炙人口的名句。它雖從曹植《贈白馬王彪》“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變化而來,但更為精煉概括,生動形象,表現了一種積極樂觀的博大胸懷,具有一股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

真正的朋友從不是來拆臺的,在那個一分手就幾乎等於死別的年代,所有的豪情都化為了那句話:只要有我在,天涯海角也只是咫尺。

王勃:世態固然炎涼,然朋友如酒熱心腸

世界最近的距離不是我在你對面,而是我們天各一方心卻未曾分離。

一句話,一輩子。這就是友情。王勃把送別寫得滿滿人情味。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晚輩杜甫說那些嗤笑“四傑”的人只能“身與名俱滅”,而“四傑”卻像萬古長流的江河,他們的美名永遠不會泯滅,尤其是被推崇為四傑之首的王勃。

然而,在他二十六歲時,不幸落水身亡。也許,作為生命,王勃只是一現的曇花。但作為詩人,他則像一輪光芒四射的朝陽,照開大唐詩歌的浮雲,開啟了一片文化新氣象。

更多教育問題,請關注有書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