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新时代的中德关系”:双边关系必须放在多边关系中考虑

会议|“新时代的中德关系”:双边关系必须放在多边关系中考虑

9月23日,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德语国家分会、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德国研究》杂志编辑部、同济大学中德校园、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共同协办的第六届中德论坛——“新时代的中德关系”国际会议在同济大学召开。

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院院士、上海欧美同学会留德语国家分会会长吴志强教授致辞。吴志强表示,中德两国均身处新时代的前沿,双方的合作对于新挑战、新问题的应对具有积极的全球意义。中德论坛是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和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联合打造的一个高端学术平台,从2013年开始到今天,我们始终针对中国和德国当下以及未来长远的发展展开高端讨论和论坛对话。我们已经不再是从德国、中国单边或只是中德双边的视野来看待中德关系,而是站在全球视野下来观察中德未来的发展,为此,我们邀请了中国、德国、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专家学者,每次会议都有非常精彩的观点,对于两国政治界、经济界、文化界、科技界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今天我们探索新时代的中德关系,它不仅仅包括我们中国的新时代,也包括整个世界的新时代。这几年来,我们感到整个世界从理念到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在一个新时代的前沿。在此背景下,中德合作就变得特别有全球的意义。

德国波恩大学副校长施坦方·科内曼教授在致辞中对同济大学全方位对德交流所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期待德国波恩大学与同济大学升级两校之间已有的“中德论坛”等合作机制,共同携手为推动中德关系不断向前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来自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德国汉堡赫尔穆特-施密特大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等高校和机构的共70余名专家学者前来参会。论坛围绕“德国默克尔4.0政府的对华政策”“中德关系当前热点议题”“中德人文交流”和“中德关系与中欧关系”等四个议题展开。

  • 德国默克尔4.0政府的对华政策

论坛第一单元的主题为“德国默克尔4.0政府的对华政策”,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教授主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崔洪建作主题为“德国对华关系的三重身份”的报告,介绍了德国作为欧洲主导者、欧盟政治经济稳定与团结的维护者、西方价值观的捍卫者,在处理对华外交过程中的角色权衡。他强调,中德双方都应当赋予其双边关系更多的特殊性,共同致力于推动两国双边关系向前发展。

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教授在“默克尔对华政策的新选择及其局限性”报告中表示,德国对华政策需要处理国家自主性与超国家机构之间的矛盾,如何在不损害欧盟及美国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德国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胡春春副教授在报告中对“默克尔新政府是否有以及是否需要中国战略”这一问题进行解答。他强调,“战略”这一概念在中、德、美等国的语境之下具有不同的意义。他表示,西方的战略思想是一种规范性的理想模型,而中国的战略思想是时势型。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芮悟峰在“新时代的中德关系:机遇与挑战”报告中,探讨现阶段德国政府对华外交面临的诸多挑战,尤其是德国对于中国这一日益强大的竞争对手对其企业进行“大举收购”的深度忧虑。

德国汉堡赫尔穆特-施密特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米歇尔·施塔克教授对本单元的报告进行了点评。他认为,在中德外交关系的问题上,中德关系走向并不是由德国外交部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德国各界在国际舞台的大量经验,在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这样的中德之间合作关系框架。我们两国双边关系必须放在多边关系中来考虑,我们必须关注整个国际秩序结构的变化,这是我们讲双边关系之前需要考量的。

  • 中德关系当前热点议题

会议的第二单元围绕“中德关系中的热点议题”展开,芮悟峰主持本单元讨论。

德国波恩大学政治学系蒂尔曼·迈尔教授认为,德国乃至欧洲各界应当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尤其应从经济方面入手谋求共同发展。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移民研究所所长宋全成教授在“中德两国在难民问题上合作的可能性”的报告中,介绍了德国和欧盟在难民问题上面临的挑战以及德国化解难民危机的经验。他强调,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同样会面临难民问题,因此,中德、中欧双方在这一领域具有合作的潜能。

米歇尔·施塔克探讨了中德安全合作的前景:中德在地区争端与安全政策方面拥有诸多共同利益,双方在安全领域的交流、对话与合作有助于两国共同应对一系列挑战。

德国汉堡赫尔穆特-施密特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研究人员丹·克劳塞围绕“联合国维和体系下的中德合作”这一主题,表示中德两国在理念和价值观方面有着诸多相同点,双方在联合国维和体系下的积极协作将有助于维和目标的实现。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朱宇方博士在“中国在德投资情况及德方反应”的报告中提到,“德国制造”的品牌吸引力、欧元-人民币的汇率变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投资业发展日益成熟等因素是中国在德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朱宇方表示,针对中国直接投资在利益、经济秩序、政治和价值观等层面的潜在影响,德国政界和经济界基于各自立场做出了不同的研判,双方由此产生态度差异,而未来中德在企业并购领域的摩擦可能将成为一个新的常态。

德国波恩大学欧洲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卢德格·库恩哈特教授对本单元报告进行了评论。他表示,最近这几年中,中德两国在认知方面其实有很多区别,不同国家的观念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些影响了双方之间的信任建立,也引起了很多矛盾。我们需要思想上的交流来满足政治方面的需求和双边关系的促进。经济方面,我们欧洲对“一带一路”的想法也能够促进今后两国关系的发展。此外,我们希望在军事、民事以及经济方面的合作达到一个平衡。而且,经济上的互补合作与竞争,也涉及到规则和调控的问题。双方如何参与国际性合作,这方面我们需要有创新性的方案。

  • 中德人文交流

会议第三单元的主题为“中德人文交流”,由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董琦研究员主持。董琦对中德人文交流的机制建设和实践动态做了简要介绍,并期待各位专家的交流与探讨能为今后的中德人文交流注入新理念、指明新路径。

施坦方·科内曼做“大学视角下的中国作为伙伴国”的报告,对中德高等教育合作动态以及“精英倡议计划”“双一流建设”等教育发展战略进行了对比。他表示,众多德国高校已经将中国视为其战略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伙伴,波恩大学对华合作也取得一系列成果。但同时中德高校合作还存在高层决策的不透明、合作落实不到位、学科覆盖不均衡等问题。

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黄颖在报告中从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不同侧面分析了中国形象在德国的演变及其原因。

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亨德里克·沃内索尔格在“歌德与孔子:德中关系中的软实力”的报告中,对软实力的构成、形成及其具体影响做了阐释,重点介绍了近年中国在德留学生规模的扩大、孔子学院的迅速发展对于中国在德软实力的提升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司马涛从“如何促进中德相互认知”这一问题出发,结合学科、教育、媒体等不同方面探讨双方认知差异的成因,强调对于对象国的考察应当古今结合,尤其要关注历史对于现代的持续影响。

胡春春对本单元报告进行了评论。中国知识很重要,汉学很重要,目前汉学在德国的发展还有很多局限性,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同时也需要我们逐步改善德国的中国形象。文化是我们促进双方交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我们双方文化学院已经有合作的平台,双方的合作有着非常良好的基础。通过高校之间的合作和新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相信我们一定在软实力方面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 中德关系与中欧关系

本次会议的第四单元以“中德关系与中欧关系”为主题,由米歇尔·施塔克主持。

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基金会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德国波恩大学欧洲一体化研究中心永久研究员米歇尔·盖勒做“危机10年(2008-2018)背景下的欧盟团结与未来”报告,对欧盟的凝聚力构成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认为,欧盟应对未来各项发展任务的关键要素是提升成员国间彼此信任度、独立承担责任以及成员间的互相团结。

卢德格·库恩哈特做“德国在欧盟内的当前与原则性挑战”的报告。他表示,欧元区改革、西巴尔干半岛问题以及难民危机构成了欧盟未来阶段发展过程中的三大挑战。

郑春荣在“德国在中欧关系中的角色”的报告中,对中德关系与中欧关系如何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德国应从相互尊重、追求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等理念出发,在中欧关系中发挥正能量,真正起到引领中欧关系发展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查建国 仝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